APP下载

我已经长大,请让我作主!

2015-01-20格格

大众健康 2014年1期
关键词:出发点灌输权威

格格

“我爱我的父母,但是他们不停的希望我按照他们的想法去生活,选工作要听他们的,选恋人也要经过他们同意,这种被安排的状态我实在是受不了,每次我想告诉他们我的想法的时候,我都害怕惹他们生气、伤心,我该怎么办?”

在来访者邮件中,许多人都提到了关于“表达”的困惑,心里的话到了嘴边却说不出口,有时候心理明明难过的要命,却也无法告诉身边的人,强颜欢笑自己默默承受,究竟是什么堵住了我们的心声?为什么我们不敢表达真实的想法?

许多人说,因为我知道父母是为我好,所以不敢顶撞。如果不按照他们说的做就是对他们的伤害,我不能让父母伤心,才不敢说出最真实的想法。正是这样的担心,我们一次又一次选择了顺从,选择了沉默。可是满意了父母,自己内心依然不快乐。小时候还好,只要听父母的花至少对自己没有坏处,可是当我们慢慢长大,思想不断成熟,我们早已经有了自我意识判断,为自己做主的需要也体现了出来,再次遭遇父母的强势,矛盾就突然变得尖锐了。

从小到大,一直以来许多人与父母的相处模式就是父母说什么,他做什么,在家长的权威式教育下,很多孩子不善于表达,因为自己身边的所有事情都被家长确定了,有不同的想法时只好默不作声。可是如今你长大了,父母眼中的你却还是孩子。他们依旧觉得你很需要保护,需要为你遮风挡雨,所以他们才会迫不及待的帮你安排学业、工作甚至感情。

许多孩子习惯于沉默作为无声的抵抗,实际上我们心里思来想去,翻江倒海的时候,别人是根本不知道的。作为父母,你一直以来都顺从他们意见,他们也就习惯于忽略你的主观想法,毕竟他们总是认为自己的出发点永远是好的,所以也习惯了替你做决定。有时候父母觉得你不吱声,就是一种默认一种听从。

打破这种僵局最好的方式就是你要向父母证明,你有信心并且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的生活,你已经长大,对工作恋爱有自己的思考和选择,他们对你未来的担心和忧虑,你非常理解并且感谢,但是更要让父母知道,父母陪你的时间毕竟有限,以后的路还是需要你一个人去探索,他们的保护只会让你变得更加软弱。

面对同一件事情,你们的选择是不同的,但是出发点却是相同。比如父母强烈要求你考公务员,他们的目的不是逼着你学习让你痛苦,而是希望给你一份无忧的生活保障,而你拒绝参加考试,正是认为自己可以在其他方面努力,也为自己创造无虑的未来。只要你可以晓之以强动之以理,让他们看到你心里已经有了明确的打算,有了认真的分析,不是盲目的冲动的叛逆的反对他们的时候,相信父母也能够开始理解你,学会换位思考。

如果害怕冲突就不去表达的话,矛盾不会消失。而且当你越害怕遭到父母的否定时就越不敢表达,还没有想好怎么说,自己先把所有的不良后果都想了一遍,在脑海中不断强化哪些负面结果的影响,自然更没有信心说你想说的话。道理可能很多人明白,但是真正和父母沟通的时候,多数都没法正常进行,甚至一不小心就变成争吵,两败俱伤。其实两代人对事情的理解是不同的,在父母面前,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的原因是我们进入一个误区,与父母意见不同并不代表一种伤害,父母也不是真的冥顽不灵,毫不在意你的想法。面对父母的权威,我们就学会以柔克刚,不要硬碰硬的顶撞。

在父母眼中,孩子是长不大的,这也是许多家长陷入的情感误区。他们觉得给予你再多的保护都不够,可却忽略了最关键的解决办法是让孩子懂得如何保护自己。要证明自己已经长大需要一个过程。小的时候,父母不厌其烦的给我们灌输各种各样的知识与想法,现在,我们就要努力向父母灌输这样的想法:我已经长大,我可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我理解你们的爱护,但我更需要你们的支持与理解。

想一想如果父母变成了你的孩子,你怎么教会他们理解你。当他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也许我们的表达也就轻松自如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出发点灌输权威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有必要的灌输教育
做好基层工会工作的几点体会
张添翼:德育应坚持“最少灌输”原则
化妆品市场信息权威发布
化妆品市场信息权威发布
灌输理论的当代境遇及其改进
评“灌输论”的学术论争
解绝对值不等式的两个出发点
再说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