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臻于生长:品德教师应有的教学姿态

2015-01-20唐隽菁

中国德育 2014年22期
关键词:邮政品德资源

唐隽菁

听课,顾名思义,以听为主,听到了然后记录下来,就是听课笔记。我们学校有随堂听课,每天早上抽取教师、节次,我们也有听课笔记,学期结束都是要上交检查的。

今天随堂听课抽到的是品社课,而我那节正好没课,便拿上听课本,欣然前往。老师执教的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怎样和他联系》,真是太熟悉了。但凡到了四年级下学期,老师们都喜欢上这课,网上的优秀教案也很多,自然就成了“百吃不厌的香馍馍”。可是在课堂上,我却发现了一个奇怪景象:这样一个和孩子距离如此之近的话题,竟然没能激起他们一吐为快的欲望,泛起了一些涟漪之后,就归于平静了。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课后,翻开密密麻麻的听课笔记,我和品德团队的老师们一起探究其中的原委。

追问一:教师设问是否给儿童提供

敞亮的生长时空?

“疑是知之始”,纵观当下的品德课堂,大多是以老师设问展开的。

(听课随感)

这是老师在课上的4个中心设问,围绕着这4大问题,当然还有众多的追问予以支撑。将主问题提取出来后,我们不难发现,老师的心中已有一条线索,必须先说电信通信,再来谈及邮政通信,就是这两者的关注点也早已确定,前者一定要谈及美中不足,后者则一定要说出存在的必要。老师的设问全部是封闭的,具有明显导向性和暗示性。

自然,孩子们只能“心领神会”地循着老师设定的路线前行,但凡遇到不安分的,老师就会立即登场,将其打断,一番强拉硬拽,拖回来方可罢休。

这些没有生命力不能任其生长的设问,便成了这节课的硬伤。

经过一番讨论,我们重新调整了课堂思路:

教师设问 不同之处

1 前不久,有老师通知我明天要去常州上课。猜猜看,他会怎样与我联系?揭秘:展示EMS信封 自然引出两类通信方式,并加以理解。展示信封,是为理解邮政方式的优势做好铺垫。

2 电信通信是让我们之间“更远”了,还是“更近”了?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有其道理,“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得以训练。

3 你们写过信吗?哪些东西非寄不可? 之前的上课通知现在派上用场了。前后呼应。与生活无缝对接

4 你们收到过信吗?收到过老师写给你的信吗?如果你们能把信封写好,我就给你写封信。 实践比空谈更有价值。对于被电子产品重重包围的儿童来说,这是不可或缺的生活技能的训练。

同样是这位老师,在同年级的一个班,再上这节课时,儿童的课堂生存状态就呈现出了别样的风景。

当我们的设问为儿童提供敞亮的生长时空之后,他们便有了发现自我、展示自我和发展自我的机会,拥有独特的灵魂,成为“这一个”而非是“这一群”中的一个。

追问二:教师理答是否让思维迈出

坚实的生长足迹?

说起理答,其实就是教师在学生回答后进行的即时评价。可以说,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对话,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下一步的学习进程,也影响到学生对这节课甚至一门课的学习兴趣与态度。

【随堂听课记录】

师:电信通信和邮政通信这两类通信方式,你用得最多、最喜欢的方式是什么?为什么?

生1:我最喜欢用电信通信,电话号码一拨,就能联系到对方了,比写信快多了。

师:你喜欢用电信通信。

生2:我也喜欢用电信通信,不仅能写字,还能发表情、发电子照片,如果要寄过去的话,还要把照片冲洗出来才行,多麻烦呀。

师:可以发表情和电子照片,对吧?

生(齐声):对。

生3:寄信要花钱买邮票,还要找邮筒,电信通信经济实惠。

师:经济实惠。

……

师:电信还能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你们有没有这个感觉?

(听课随感)

“理答”就是“重复”吗?当然不是。“理答”之“理”有理解之意、理性之意、理想之意。最基本的理答是教师在听清、理解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所给予的评价;第二层次的评价就不能是“棒棒棒,你真棒!”之类的空洞无实际内容的评价,它应是理性的,符合逻辑规律的;理想的理答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发问的目的出发,使全体学生真正从老师的评价中得益,真正解决问题。

不难看出,理答应当以理解为基点,以儿童为中心,起到助推的效用。回到课堂,我们应该如何操作呢?我们给老师提出了浅显的3点建议:儿童说过的话,我们不说;回答中的疏漏,追问到底;想学生之未想,站得更高。

(再上这一课)

师:你们平时常用哪种通信方式?

生(齐声):电信通信。

师(出示调查图表):不仅仅你们喜欢用,这项调查显示,很多人都喜欢用电信通信。(故作不解)这是为什么?(提供支撑,拓展延伸)

生1:这样多方便呀,问作业打一个电话就行了。

师:你们呢?(实施转向,面向全体)

生2:使用电信通信,可以通过视频看到对方,可好玩啦!

师:我们班哪些同学也用过视频聊天功能?(许多学生纷纷举手)你们真是电信小达人呀!(引发互动,积极反应)

生3:电信通信不用买邮票、去邮局,既省钱又省时。

师:有人说电信通信让我们更“近”了,还有人说它让我们更“远”了,你们同意哪个观点?(转换思路,引发讨论)

生4:我认为电信通信让我们更近了。我妈妈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我们每天都通过视频聊天。

师:电信通信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了。谁想和他交流,谈谈你的看法?(边说,老师边退到教室一隅,让学生邀请学生,展开思维的碰撞)(以退为进,让出舞台)

经过议课,我们的老师有了明显的改变。他开始有意识要求自己不去重复学生的回答,要求自己关照全体、更要求自己向后退去从而将学生推至台前。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学生的思维在不断深入和精进,走向深邃走向独特。

追问三:课程资源是否在儿童心田

埋下了一颗种子?

“充分开发、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和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既然课程资源如此重要,那么哪些属于课程资源?课标中明确将其界定为“校内资源”“社区环境资源”“多种社会资源”这三类,也就是说,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都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就在我们身边。如此庞杂的资源,自然不可能一股脑儿全部搬入课堂,此时,老师的选择尤为重要。

这节课,老师从课外选用了哪些课程资源?

(随堂听课记录)

课程资源 目的

1 报纸:《亲情在叹息:手机越来越猖狂地隔开了你我》 说明电信通信阻隔了亲情

2 网络名言: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说明这一现象极为普遍,引发学生回望生活

3 一封信 引导学生体会信给人带来的亲切感

4 广告:邮政广告 了解邮政通信的作用

(听课随感)

我们来从观者的角度、从儿童的角度,逐一解读这些资源是否具有存在的价值。

资源1、2是同时出示的,“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吗?”孩子们做出如下回答:“外出点餐,爸爸一直在玩手机。”“表哥在吃年夜饭时玩手机游戏,连饭都顾不上吃,爷爷很生气。”孩子们的话语中都有一个字“玩”,都涉及了一个内容“玩手机游戏”,试问:手机游戏是手机的通信功能吗?非也。老师选用的资源硬是将儿童带离了跑道。而孩子们由此想出的解决办法自然是五花八门:“让妈妈把手机上的游戏都删了”“规定玩手机的时间”

资源3是教师收到的一封信,老师让孩子们说说“如果你收到这封信,会有什么感觉”,就显得牵强附会、强人所难了,自然是听不到真话的。

资源4所传递的信息极为复杂,有新年贺卡、有邮寄蛋糕、有EMS、有刷邮政储蓄卡购物等,这与老师想渗透的“情感传递”有多少关联?

我们重新选择和调整了课堂中呈现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 使用次数 目的

1 EMS:通知书 2 第1次用是引出各种通信方式

第2次用是说明邮政通信更为正式

2 通信方式使用习惯调查数据 1 作为佐证资料,说明“英雄所见略同”

3 感动中国邮递员王顺友—中国邮政广告形象片 1 充分说明邮政通信存在的必要性:“情系万家,信达天下”

种子的力量在于生长。真正有价值的小学品德教学应该体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过程,如果将这种内在联系的延续性视为生命过程,那么,课堂上所呈现的课程资源就是“种子”,当这些经过老师精挑细选、直指课程目标、能够激发儿童最持久的兴趣、提供最有价值的经验、蕴含最有力量的思想的种子播撒在儿童所有经验这一丰富土壤后,自然就会发芽、生长。

“臻于生长”,让品德教学从儿童的立场出发成为现实,让德育顺应儿童成为可能,让德育与儿童共同生长真正实现!■

责任编辑/齐 欣

猜你喜欢

邮政品德资源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我给资源分分类
USPS美国邮政
USPS 美国邮政署
好学者贤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邮政进化史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