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性消化不良分类及药物选择

2015-01-20韩咏霞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5年7期
关键词:奥美拉唑胃肠功能性

韩咏霞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患者反复性出现腹痛、早饱、腹胀、恶心、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反酸、烧心、嗳气等一系列症状。虽然症状多样,但缺少体征,实验室及辅助检查亦未能发现有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功能性消化不良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类是餐后不适综合征。临床特点是在进食普通量的食物后出现餐后饱胀感,或出现早饱而引起进食量明显减少,每周可发生多次。

第二类是上腹疼痛综合征。临床特点是每周至少出现1次上腹部疼痛,疼痛往往与进餐有关,大多是在餐后半个小时出现疼痛,疼痛部位局限,不扩散,不放射。部分上腹痛综合征患者还可出现恶心、呕吐、心口烧灼感或不同程度的反酸症状。

因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不仅限于一般诊断,还要根据临床特点区分类型,以便合理用药。无论是餐后不适综合征,还是上腹痛综合征,基础治疗药物都是抑酸剂,即西米替丁、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等H2受体拮抗剂,或是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通常以奥美拉唑为首选药物,每次20毫升,每日2次,疗程3~4个月。其他治疗药物的应用要按照类型而定。

1.以餐后不适为特点的功能性消化不良,需要在抑酸剂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促胃肠动力药,如胃复安、西沙比利、多潘立酮等。一般以西沙必利为首选药物,每次10毫升,每日3次于餐前用药,疗程3~4个月。如果单一促动力药效果不佳,可考虑加用胃肠动力调节剂,如曲美布汀、马来酸三甲氧苯丁氨酯等。研究表明,通过改善胃肠动力,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可使餐后饱胀感、早饱等症状显著缓解,进餐量明显增加。

2.以上腹疼痛为特点功能性消化不良,需要在抑酸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米索前列醇等。通常以硫糖铝为首选药物,每次1克,每日3~4次于餐前及睡前服用。如果疗效不佳,还可考虑加用调整胃肠道的药物,如非多托素、昂丹司琼等。研究表明,通过对胃黏膜的保护,减少不良反应及刺激,将有助于缓解和预防上腹部疼痛,减轻恶心、呕吐和烧心等症状。

3.据医学专家称:约有1/3至半数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焦虑抑郁相伴随,因此造成病情反复与迁延。因此,医生在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时还要注意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告诉患者要重视心理调节,保持乐观情绪。对伴随焦虑或抑郁者,应给予抗焦虑抑郁药物,如阿普唑仑、帕罗西汀等。一般是以帕罗西汀为首选药物,每次20毫升,每日1次,疗程应在半年以上。 【编辑:汐颜】

猜你喜欢

奥美拉唑胃肠功能性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莫沙必利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心理干预对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作用分析
亚洲丰系列功能性肥料
空腹
胃肠病糊上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