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疑三探”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5-01-19李红雷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4年20期
关键词:荷塘想象探究

李红雷

孔子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对此解释说:“愤者,心之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其意思是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首先造成一种“愤”“悱”的状态。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知识认知结构等实际出发,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他们主动地提出疑问,探究解决疑问。这种教学方法,就是科学的“三疑三探”教学,它是一种积极的、双向的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最大区别,是由以前的教师“满堂教”变成了现在的学生“满堂学”。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过程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也不是以学生为太阳的纯粹发现式,而是在自我探究基础上的主动探究式。这种教学方式,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教学中的各种因素,使它们发挥积极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过程取得最优化的效果。

一、巧设疑境,激起兴趣的火花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教师可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我探究,以此来唤起学生极大的学习欲望。现在每节课只有40分钟,有的教师为了能有多一点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甚至已经放弃了课前导入这一环节,但是,精彩的设疑导入,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他们快速走进课本,与作者进行对话。而成功导语的设计,则需要教师精心安排和创造。

如,学习大诗人杜甫的《登高》时,课前可激发学生自己搜集有关杜甫的生平、经历,使学生深刻了解诗人坎坷的一生、忧国忧民的情怀;然后播放《登高》的配乐朗读,朗诵者苍凉悲壮的诵读,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情震撼;接下来让学生自己揣摩诗歌的情感,进一步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课堂教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又如,在讲解曹操的《短歌行》时,让学生了解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让他们自己去查资料解疑,并利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赤壁之战前曹操在船上宴请群臣时高诵此诗时的情景,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诗人渴慕贤才以求一统天下的博大胸怀。有声有色、有景有情的情境设置,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师课前的精彩设计,会使课堂教学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二、探究想象,让课文“活”起来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因为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三疑三探”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而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学生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学生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因此,将“探究想象,以诱达思”这股活水注入语文课堂,能使语文课堂处处燃烧着创新的火花。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的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时,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可让学生在小组内自己提出疑问,学生提得很精彩: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探究与想象,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等。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探究想象,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探究和想象,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了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又如,欣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可请学生自己去讨论感知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组合起来,想象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随着想象的驰骋,学生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生硬”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象中得到了复活。

三、以疑引思,活跃课堂气氛

“疑”是深入研究知识的起点,有“疑”,才有“思”;“思”而不解,才有“问”,有“究”;有“问”有“究”,才有所“得”。有“疑”才意味着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

教学生有“疑”,实质上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那么,何时启发激疑,引起学生思考,又何时进行画龙点睛的、揭析性的讲解呢?就是要抓住本质主要的知识、关键的内容,根据每课的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关键的时候、关键的地方进行启发激疑和揭示讲析,从而使学生在教师指导启发下“思”和“言”,使课堂活跃起来。

如,在讲解《石钟山记》时,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在文章最后说他写此文的目的之一是“而笑李渤之陋也”,李渤真的浅陋么?问题一提出,其他学生交头接耳,就顺势让学生小组内讨论发言。后来有的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的《春在堂笔记》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说法未必错,只是说得不全面罢了。对于这一说法,其他学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学生的大胆质疑使课堂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古人讲:“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方是进矣。”教师在教学中要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使学生在不断的设疑解疑中觉悟、成长。“三疑三探”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语文课堂处处绽放着精彩之花。endprint

猜你喜欢

荷塘想象探究
快乐的想象
设问引导探究
一生
荷塘里的“怪物”
四季的荷塘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小世玉智闯荷塘
荷塘蛙鸣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