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按摩有助面瘫患者康复
2015-01-19郭锦华
郭锦华
面瘫的主要原因是面神经炎,这是一种面神经的非细菌性非化脓性炎症,也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因局部受风寒或着凉而起病,故通常认为可能是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因受风寒而发生痉挛,导致面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而致病。
面瘫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理疗、针灸、磁疗等。轻、中度面瘫患者经积极治疗,多可恢复。重症患者恢复多不完全。主要遗留的症状为抬眉不完全或没有恢复、上睑下垂、鳄鱼泪及面肌痉挛等。这往往是毁容性的,因此应积极治疗。除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有选择地、综合性地应用上述治疗方法外,如在急性期能够配合自我按摩和表情肌康复训练,则可促使面瘫早日恢复。
沿着肌肉方向
自我按摩
枕额肌额腹 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沿着枕额肌额腹的方向从眉弓向头顶及从头顶向眉弓方向轻轻地按摩。按摩时可以轻轻地从眉弓处向头顶发际处推拉,或缓慢地揉搓。
眼轮匝肌 大部分面瘫患者表现为闭眼功能障碍及流泪。可先让患者闭眼,再用指腹沿着上下眼睑或眶下缘间的凹陷处按摩。在上、下眼睑上从内向外,再从外向内轻轻地推拉,有助于上眼睑功能恢复。这种方法亦有助于闭眼。
提上唇肌 提上唇肌又称上唇方肌,起源于眶下孔上方、眶下缘的上颌部,一部分肌纤维向下进入上唇外侧皮肤。因此,按摩时应在患侧的上口轮匝肌向鼻翼旁及颧部按摩,然后沿着鼻唇沟或口角上向颧部按摩。用拇指或食指和中指指腹按揉颧部或沿着肌肉方向推拉按摩治疗。
颧肌 颧肌分为颧大肌、颧小肌,起于颧骨止于口角,主要上提及向外拉口角。可沿着肌纤维,由口角旁向颧骨方向推拉或按揉。
口轮匝肌 用食指及拇指的指腹,沿着患侧口角向人中沟方向,然后沿着人中沟向口角方向按摩。下口轮匝肌的按摩方法是:用食指及拇指指腹,沿着患侧口角向中心方向,然后再向患侧口角方向按摩。
下唇方肌 用拇指指腹从口角下方向内侧及向下轻轻按摩、推拉,有助于下唇方肌、颏肌、三角肌功能的恢复。
每日进行表情肌康复训练
患侧面部表情肌能运动后,进行有效的表情肌康复训练可明显地提高疗效,促进整个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恢复正常。在训练时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选择下述的治疗方法,每日训练2~3次,每个动作训练10~20次。具体训练方法如下:
抬眉训练 在失用型、轻、中度病变型面瘫中,枕额肌额腹的运动功能最容易恢复。可嘱患者上提健侧与患侧的眉目,有助于抬眉运动功能的恢复。
闭眼训练 训练闭眼时,嘱患者开始时轻轻地闭眼,两眼同时闭合10~20次,如不能完全闭合眼睑,露白时可用食指的指腹沿着眶下缘轻轻按摩一下,然后再用力闭眼10次,有助于眼睑闭合功能的恢复。
另外,重度病变型面瘫出现下眼睑上提障碍及个别患者出现下眼睑轻度外翻时,可嘱患者闭眼,用拇指及食指的指腹,分别沿着下眼睑皮肤从内向外,再从外向内轻轻地推拉。有些患者在面部表情肌大部分恢复后,遗留上眼睑闭合不全,也采用上述方法按摩治疗,可避免或减轻恢复后的眼睑挛缩。
耸鼻训练 有少数患者不会耸鼻运动,在训练时应注意往鼻子方向用力。
示齿训练 示齿动作主要靠颧大、小肌、提口角肌及笑肌的收缩来完成。而这四块肌肉的运动功能障碍是引起口角歪斜的主要原因。嘱患者口角向两侧同时运动,避免只向一侧用力练成一种习惯性的口角偏斜运动。
努嘴训练 用力收缩口唇并向前努嘴,努嘴时要用力。口轮匝肌恢复后,患者能够鼓腮,刷牙漏水或进食流口水的症状随之消失。训练努嘴时同时训练了提上唇肌、下唇方肌及颏肌的运动功能。
鼓腮训练 鼓腮漏气时,用手上下捏住患侧口轮匝肌进行鼓腮训练。患者能够进行鼓腮运动,说明口轮匝肌及颊肌的运动功能可恢复正常,刷牙漏水、流口水及食滞症状消失。此方法有助于防治上唇方肌挛缩。
上述每个动作的训练是针对不同肌群的运动障碍设计的,因此在观察患者面部表情肌的运动障碍时,应针对受累的肌群进行训练。如果不能有效的判断受累肌群时,可按上述程序进行运动功能训练,也能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