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与禅定

2015-01-19杨翼风

少林与太极 2014年12期
关键词:练习者心意太极拳

杨翼风

一、前言

太极拳是中国古老的武术与健身运动,其在武术与健身的功效,长期以来经过中外古今诸多的探讨,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但太极拳对练习者心灵的影响却是从来少有着墨,然而这种以用意为主,并由意领导动作,从而带动气的运动,却是可以养成练习者的专注力、身体松柔度,同时又可以调整练习者呼吸状态的一种训练,是初习禅定者一种很好的辅助运动。而且因太极拳可以养成练习者的专注力,故亦可视为是一种禅定。

初习禅定者往往因为呼吸状态不佳与身体过于僵硬,须先调身以及调整呼吸状态,才能使坐禅顺利进行。人在坐禅时需要盘腿及身体放松,如此的坐姿才能持久,所以须先调身。此外,坐禅时,因为身体没有动作,呼吸与心念的状况很容易影响内心的状态。呼吸不顺所带来的不舒适感与粗糙的呼吸动作,会使心无法平静。而众多心念充斥的内心,也会使心意无法集中,只能使人不自主的从这个心念跳到另一个心念,在众多的心念中游走,形成所谓的“散乱”。所以初期的坐禅,常常因为前述原因而效果不彰,导致无法持续的坐禅下去。此时若能有一些方法来改进身心与呼吸的状态,将可有效地改善前述状况的发生。

改善呼吸状态、增加身体松柔度及专注力若要同时进行,所依据的方法必须要能符合以下的原则:即是在可以增进身体的松柔度与呼吸机能的情况下,又不会鼓噪内心,让心亢奋高举,而失掉了安定。一般可以增加身体松柔度的,大概都是运动。而运动中可以改良呼吸状态,又能不鼓噪内心,甚至可以养成专注力的,就是一些一般大家所认知的养生运动。养生运动大多动作缓慢、松静柔和,且是以用意为主。心意在动作之前发动,由意领导动作,从而引领气的运转与流动,使得细胞间的氧气交换能够得以顺利的进行,致使呼吸状况能因而改善。而运动中的缓慢动作,不但不会鼓噪内心,反而可使练习者的心,不但可以在缓慢的韵律中容易的观察到自己的心念状态(因为缓慢的动作可让心念放松不紧张,因此练习者得以有余裕观察自心),又可以学习将心一直紧随着不断变化的动作上,而练成专注,这是因为心只要脱离动作,动作就会忘失;同时缓慢松柔的动作,不致造成呼吸的急促,还可随着动作要领,形成深长的呼吸(所谓气沉丹田即是此意),养成所谓的腹式呼吸法。养生运动中,以太极拳的动作要领最为繁复,而且动作节节相扣。因此,不独对身体有正面的作用,其紧紧相扣的动作,也紧扣者练习者的心。使练习者在练习过程中,为了做到要领正确、动作确实,而必须学习将心紧紧地跟着动作,因而可以养成专注力,在这种情况之下,禅定寓于运动之中,因此太极拳被视为一种动中禅。

二、禅的意义

在佛教尚未出现前,“禅”的思想已出现于印度古代的《吠陀经》与《奥义书》。吠陀经是婆罗门教的根本经典,内容包含对神的赞颂和祭祀用的咒语。《奥义书》则是进一步发挥与说明《吠陀经典》的思想,《奥义书》中认为,若要断灭轮回,证入梵我一同,就要采用瑜珈的方法修行。瑜珈Yoga是由梵文音译而来,是“结合”与“相应”的意思。就是说藉由静坐调息来控制自己的心念,以使精神能专注而达于梵我合一的境地。佛教修行亦是强调从心地下手,藉由禅修达到控制、调整及转化心念的目的。因此禅修是佛教与其它宗教共通的功课。只是佛教是要藉由禅修的方法,达到摆脱世间各种烦恼执着,而进入“空性”,并从而了解原来诸法本性空寂,世间万相不过如梦如幻的“实相”,进而达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所言:“无颠倒梦想、究竟涅盘”的境地。而其它如婆罗门教或印度教,则是要藉由禅修将个人的小我融入宇宙的大我。

根据一般的说法,佛教在两汉之时即经西域传到了中国。但佛教的经典则是到东汉末年才开始译出,当时主要的译经者包含安世高与支娄迦谶。安世高所译大多属小乘禅观之法,而支娄迦谶所译如《首楞严三昧经》、《般舟三昧经》则属大乘禅经。从此以后,禅学随着佛教在中国开展,深深的与中国文化融合,终至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禅的梵文为dhyana历来翻成定、思惟修或功德丛林。隋朝智者大师在其所著的《释禅波罗蜜》中言:“禅是外国之言,此间翻则不定。今略出三翻:一摩诃衍论中翻禅,秦言思惟修。二举例往翻。如檀波罗密,此言布施。禅波罗密,此言定度。故知用定以翻禅。三阿毗昙中,用功德丛林以翻禅。”定是指心安住不散乱。思惟则是一种在静定中沈思的状态,不是指一般日常生活中的思考活动。因此,后亦有人将禅翻成静虑。

“静”是指心不受色声香味触法等尘境的影响而能安住于一处(此之一处,可以是身体上的部位,如丹田、眉间等(但若专注于身体上的部位,常会因心念过于执着,而易产生禅病),亦可是佛号、咒语等,或其它任何外境上),不使散乱。如此心因专注一境上,其它念头都被忽略,心即能保持稳定,而能获得初步定力,因此“静”即“定”义。此外,“静”因有安住之义,因此“静”亦为“止”义,这是因为心若能安住,则躁动的心即能获得止息。但是此安住说来容易,却是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达成。人一般念头极多,且生灭变异不断,就如瀑布般汹涌澎湃,所以极难专一致志的做任何事,中国成语“心猿意马”中,以躁动的猿猴及难以驯服的野马,来比喻人心念的焦躁和散乱,是极为恰当的比喻。因此在初期调伏心念时,首先要将心的主要注意力系于一外缘上(如前述),其它的念头即将之忽略。这就像在一间吵杂的房间里,有人在敲木鱼,没有专注力的人,心会被所有的声音吸引,而无法清楚的听见木鱼的声音。而专注的人,注意力却是可以放在木鱼声上,而会忽略其它的声音,是以能清楚的听见木鱼的声音。

“虑”即是思惟。但这里的思惟,不是普通的思考活动,而是指心在静定中,依某种方法,细细而专注的在特定而有约束的范畴里观照。因此“虑”又与“观”同义。不同的观法,代表不同的思惟活动。这些依照“观”法的思惟活动若能建立,有助于调整我们的思想架构,并脱离一般的惯性思惟。依佛教的说法就是可以调整知见与心的状态,例如小乘的五停心观即属此类。

三、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中国武术包含甚广,一般大概可区分为外家与内家拳术两类。外家拳术,劲力外放、动作快速、窜蹦跳跃、动作上下起伏甚大。而内家拳动作缓慢,劲力之发放由外露改为内蕴,大多只是在意念上运作而已。内家拳因为不用力发劲,因此不需闭气,为一种有氧运动,体内氧气可随着动作的全身周转而达于全身。同时又因为动作缓慢放松,不需强大的肌肉爆发力,即使老人小孩亦可练习,因此成为一种养生运动。太极拳即是中国武术中之一种内家拳术,在长久的发展中,已形成杨、陈、孙、吴、武等几个主要派别。各派虽然动作不一,但均是在太极拳的运动原则与规律下所创建的。

根据可考的太极拳历史,太极拳正式出现于世,是在明末清初,由河南温县陈家沟的陈王廷所创。后经不断的改进,而形成陈式太极拳。清末时,河北永年人杨露禅(1799~1872年)将在陈家沟所学之陈式太极拳,依据自己的练拳心得,改编为杨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最大的不同即在于:陈式太极拳动作编篡的理念,仍然较偏技击层面,因此每式动作均要发劲。发劲时,劲力快速而刚强;不发劲时,则圆活松柔,是以动作中,刚柔对比非常明显。而在杨式太极拳中,则所有的发劲动作都以意念进行,并不实际发劲。拳架是在松柔缓慢的节奏上开展,因此呼吸频率不会有强烈的改变,而且随着外在动作的开合,会导致横隔膜的收缩与放松,而渐渐形成腹式呼吸。一点也没有血脉贲张及气息急促的弊病。反而陈式太极拳因为要发劲,拳式在配合发劲的状况之下,时有闭气的情况发生,因此,练拳时及练拳后呼吸无法维持稳定,而有喘息的情况发生,体能的负荷也因此相对较大,身体不佳及年纪长者,并不适合练习;同时,随着发劲,心念也无法全然放松,因此陈式太极拳虽隶属太极拳,却不符合禅修中对呼吸及心意的要求,并不适合作为一种可以达到静虑效果的运动。

(一)太极拳的运动原则-以意识领导动作,从而带动内气的周转

太极拳运动是一种以意与运动结合的锻炼方法,肢体的动作不过是意识的外部表现,所谓“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在太极拳运动中,主要是以内在的意识,领导身体的动作,因此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培养出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虽然精神高度的集中于动作上,但因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的动作极为松柔缓慢,只要一式接着一式,以不间断的专注意识领导着动作即可,不须精神紧张。因此,虽然内在专注,却又能外示安逸松静,一派安舒。但要在练拳的动态当中长时间的维持同等强度的注意力,这也是不容易做到的。在太极拳中是以饶富变化的动作,来维持练习者的注意力,不使散失。太极拳因为是运动,在练习拳架的过程中动作不停的变化,使得练习者的注意力不是紧盯着一个不变的对象上,因而容易思绪纷飞。练习者的心意因为要照顾到不断产生的变化,而且每一个变化的过程又不长,使练习者的心因此必须紧紧的与身体相连。即使思绪偶而飞走了,也能在稍后拉回,不然下面的动作就接不上。又因为每一个动作的变化都不长,因此练习者的心被变化吸引,而不致因为单调而陷入杂乱与昏沉,这就与坐禅不同。坐禅时,因为心只系在一外缘上,身体没有动作,纯粹依靠心意本身的凝聚。对于初学者而言,心意很容易被心中其它的念头所吸引,而形成所谓的散乱;或是因为心意集中的对象,单调没有变化,以致注意力无法维持而导致昏沉。因此对于初习坐禅,常因散乱与昏沉而无法持续练习下去、或日常生活中,常苦于心思纷乱,又无意练习坐禅、或久习坐禅,动静不平衡,需要运动调身,但所需的运动,要能使心不躁动、亢奋,还能在运动中继续维持心的平静,不会影响日常坐禅进行的人们而言,太极拳无疑是一个可以兼顾以上各种需求的选择,练习太极拳不但可以增强练习者的注意力,又能在练身中保持心性的安静。

当太极拳已练得松静自然、动作正确连贯时,练习者一般就会体察到内气随着动作流转的现象。(此内气,根据中研院动物研究所陈章波用科学的语言来阐述就是“力在液相中的传递”)。这是因为当心能在平静没有太多的杂思中照顾身体的每一个动作时,意识已没有紧张的状态;又因意识要主动调控各个动作,因此精神虽平静却不致太松懈。在这既不紧张、又不松懈的情况下,气的传递才会顺利而不会中断。此外,因为太极拳讲究打拳时不用力,因此肌肉不会紧张,所以气在体内传递的信息容易被察觉。由此看来,太极拳可以说是一种以心意领导动作、动作引导气的意气运动。这使得练习者吸进来的氧气(此即所谓的外呼吸),可以随着气在血液中的传递,顺利经由微血管的扩散作用与细胞进行气体的交换(此即所谓的内呼吸)。这样的训练可以让练习者因为身体与意识的放松而造成气血的通路-经络-可以通畅,进而使得体内氧气的交换状态顺利而无障碍,内外呼吸作用顺利的进行,器官的获氧充足,而身体的状况也就因而得以改善。这是练习太极拳可以对练习者内外呼吸状态与功能改善的原因。

(二)太极拳的要领

太极拳的要领极多,因本文是以杨式太极拳为模板而进行的一项研究,因此以杨式太极拳传人杨澄甫(1883~1936年)所传的《太极拳说十要》为主要参考。杨澄甫是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的孙子,其太极拳是由露禅的三子建侯(即澄甫之父)所传。杨澄甫在〈太极拳说十要〉中列举了演练太极拳的十大要领,即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腰、分虚实、沈肩墬肘、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等,杨澄甫在《太极拳说十要》中并对每一要领详细批注(详细内容请参考《太极拳说十要》)。

此外,除了《太极拳说十要》中所列举的十个要领外,根据《十三势行功心解》,另可归纳出三个要领:(一)中正安舒(二)往来有折迭(三)螺旋运动。太极拳的身法,依十三势行功心解是要“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这是说在太极拳中,身躯要保持中正,不能随意前俯、后仰、左歪、右斜而失去重心,因为身体中正,才能让各式的动作不会变形走样。此外,太极拳运劲的方法是要像抽丝一般,我们在抽丝时,丝是在旋转的状态之中,所以抽丝的方式是直抽于旋转之中。这种意象在太极拳中的表达,就成为肢体在动作开展时是以螺旋旋转的方式。除了动作要旋转缠绕,每一式的转换间也要做到“往复须有折迭,进退须有转换”。因为动作“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这使得练习者在练习太极拳时要注意,凡动作要向上、下、前、后、左、右时,均需先反向回复一点,此一点主要在意念上着墨,动作上不需表达的太为明显。这样的练习太极拳,不仅每一式的动作贯串流畅、没有断续,同时也让太极拳在各式的转换,也是以旋转的方式进行。所以“运劲如抽丝”及“往复须有折迭,进退须有转换”就成为达成太极拳是以意领导而节节贯串的一种螺旋运动的运动要领。

太极拳的要领很多,主要是要实现太极拳是以专注的意识领导动作,达到可以让内气在全身周转的原则。依据中国医学,气血运行的道路为经络。“经络分布周身,内连五脏六腑,外连四肢、肌肤、五官,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联络网,联系人体内外各部分而起作用”;因此经络在体内并不是以直线进行,而是迂回婉转的。太极拳是在为达到让内气在体内运行无碍的思惟下所建立的一种运动方式。内气是要靠意念引导,因此在引导过程中,专注的意识是不可缺少的-动中求静。要让内气在体内灵活运行无滞,身体就必须放松,保持自然不用力的状态-虚灵顶劲、涵胸拔背、松腰、沉肩墬肘、用意不用力、中正安舒等。太极拳动作的进行须以螺旋缠绕的方式,前进和后退亦要以圆弧进行,才能让内气在体内迂回婉转的经络中顺利运行-螺旋运动、往来有折迭。动作一但发动,就要一式接一式不能中断,所谓一动无有不动。内气才能如长江大河般滔滔不绝的流动-相连不断、上下相随、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同时,动作要有开合,一开一和才能催动内气不断的运转-内外相合。再来,动作转换时,虚实要分明,内气才会随动作的虚实而左右不停的转换、流动-分虚实。所有的要领就是在这样的思惟下创建的。《拳论》中对太极拳的阐述亦能呼应这里的说法:

“太极拳者,一举动周身具要轻灵,尤要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腿而脚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若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间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在意,不在外面而在内也。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锉之之意。斯其根自断,乃攘之速之而无碍。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原注云:此系武当山张三丰老师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武艺之末也。”

如此,练习者在这些要领的规范下,将身心活动依照要领来运作。时时不断的将心意调整,使之就在这个规范下思惟及安住,才能正确的领导动作的进行。而动作正确了之后,并配合外在动作的开合转换,气才能随着心意与动作在内部随之鼓荡,同时无障碍的运转全身,这样意气才能转换灵活。一如武式太极拳祖师武禹襄(1812~1880年)在《十三式行功心解》中说:“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也需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气遍身躯之谓)。”

(三)太极拳与禅定的关系

心要达到静虑,不一定非要坐禅,行住坐卧都可以是练习禅定的时机。只是在身体不动的坐禅状态下,人一般较易专心地对付心念的躁动,但其它如行住卧亦有方法让心静默思惟,只是对于初学而言,当身体有动作时,心念较不易凝聚。但反过来说却也因为有身体的动作,训练的过程较为有趣,因此容易持续的练习下去,在不知不觉中就锻炼了对身心的基本控制力。以动作的方式来练习静虑,依据前述,太极拳无疑是一个好的方法。这是因为太极拳运动具有极多的规则,这些规则都是可以约束身心,使身心的活动不能逾越某种范畴。练习者在练习过程中,要将身心安住在要领中,不能放逸是“静”。随着太极拳缓慢悠然的韵律,使心慢慢的结合其韵律,不急不躁,在安静中依据要领思考,以正确的领导动作是“虑”。武禹襄先生在《太极十三式行功心解》中对于太极拳的心意应如何规范?及如何以心意领导动作?有简短但精要的说明:“神如补鼠之猫,静如山岳,动如江河。”又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沈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在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牵动往来,气贴背而敛入脊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此即是说:练习者的心意要像捕鼠猫般的全神贯注,但外表看起来又并不紧张;而且心要先启动,身体才跟着动。如此,因有专注的心,动作才能环节相扣,不会错乱、忘失。又因心的专注,精神才能安静,而显出安逸之态。武式之说,虽然不是从禅定的角度来看太极拳。但其对练太极拳心意的要求,却隐隐合于“禅”义-静虑。因此,我们可以说,基于对太极拳练习者在身心方面的要求:要以心意为先,动作为后,且心要专注的方面来看,说太极拳是一种“动中禅”,是不为过的。但是太极拳毕竟是一种运动,其目的是要促进身心健康。在太极拳运动中,虽然可以训练专注的意识,但意识主要是照顾动作,因此心念只是安注在身体的动作上,并未向心的深层去观照,这与坐禅(以佛教的坐禅而言)的真正目的还是有一段差距。坐禅主要是要让心远离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的运作范围与所认知的世界后,能进入深层的内心,乃至有机会突破无明,而悟入没有生灭的境界中。所以太极拳虽说是一种动中禅,但仅只针对其有收摄练习者的心在动作上-静,而练习者为让自己的动作符合太极拳理而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思惟,使依拳理思考,动作才能正确-虑,这两方面而言,是符合“禅”静虑之意。并不是说太极拳在动中的“静虑”,可以达到与坐禅一般的深度与效果。

四、结语

综合前述,太极拳是一种可以帮助建立思惟方法、养成专注力以及调整身体状态的健身禅定运动,惟在练习太极拳时所能训练精神专注的深度,不若坐禅,但却是较富趣味,也能达到健身养生的功效。禅坐中,由于精神只专注于一外缘上,专注的对象没有变化。因此对于初习坐禅的人,要对一个没有变化的对象,维持同等强度的专注力,是有一定的难度。而在太极拳中,练习者是将注意力贯注于不断变化的动作上,因为注意的对象有改变,同时注意力的强度亦能随着动作的转变而改变,对于没有机会练习坐禅的人们,太极拳无疑是一项能达成初步收摄心念、奠定精神贯注基础的好方法。可是对于有意深度禅修的人们,太极拳因静虑的深度有限,只能成为禅修的前行法,帮助练习者学习初步的收摄散乱的意念。此外,对于长期静坐的修行人而言,太极拳可以成为一种调身的良好运动方法,因为此法不但不会增长的人的好胜心,还会改善呼吸状态与维持心的安定,是辅助坐禅进行的良好助缘。同时,相对西式运动而言,太极拳较没有运动伤害,因此建议生活在繁忙事务中的现代人,去学习这种动中禅,使在运动中,也能获得心灵的改善及提升的效果,而不仅仅只是生理的调整与情绪的抒发而已。期能在身心都能获得改善的情况下,增进生活及生命的质量。

猜你喜欢

练习者心意太极拳
小学生初学跳长绳小妙招
“小垫子”在横箱屈腿腾越教学中的运用
最好的礼物,最美的心意
新年心意满礼物大搜罗
光影视界
欢愉节日
42式太极拳
冰上瑜伽
“绳子拉吊法”
陈式太极拳传人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