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点法教学《林黛玉进贾府》
2015-01-19李思衡
李思衡
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我说:“同学们,《红楼梦》一书自问世以来,古有脂砚斋,今有王蒙、冯其庸等学者都作过评点,今天我们也学做一回评点者。我们先体会、借鉴一下学者们的评点方法。”我向学生简单介绍了一下评点法的相关内容。
幻灯投影:
评点法,就是在读书时,把理解、感悟随时随地记在书的空白处的读书方法。“点”就是对阅读材料的有关字、词、句、精彩语段做的各种符号(圈圈或点点) 。“评”就是对阅读材料的字、词、句、段、篇的理解、概括、感悟和评价。“点”与“评”要紧密结合,相辅相成,达到吻合一致。评语要求简短,三言两语,随手批出。
之后我对学生进行如何评点文本的方法指导。幻灯投影王蒙先生评点的相关文本内容及其评点。
幻灯投影:
文本内容: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评点:黛玉的气韵神情与众各别:“罥烟眉”,清、淡、秀;“含情目”,性灵之光;“愁、娇、泪”,使人顿生爱怜,并暗示其悲剧命运。
师:哪位同学尝试参悟一下,王蒙先生是如何评点这一段话的?
生:王蒙先生先用“黛玉的气韵神情与众各别”对这段话进行内容概括,然后重点抓住“罥烟眉”和“含情目”分析其表现出来的特点,抓住“愁、娇、泪”三个词语分析其作用。
师:这位同学参悟得很到位。评点时,我们可以用抓关键词语或句子的方法,或概括其内容;或分析其作用;或分析其言外之意;当然,我们也可以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感受,像这段话中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脂砚斋的评点就是“奇眉妙眉,奇想妙想”。下面我们就牛刀小试,请从文本中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所说的话语中任选几句,在细读评点中体悟人物语言的丰富内涵,并将你的评点写在文本的空白处。
学生细读文本,评点人物语言。教师巡视指导。
(10分钟后)
师:大部分同学都作了评点,全班交流一下。
生1:我评点的是林黛玉说的“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这句话,我的评点是:这句话写出了林黛玉的谨慎、心细、敏感的性格特点,同时也照应了小说开头写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这句话。
师:你怎么看出她“谨慎、小心、心细、敏感”性格特点?
生:评点这段话时,我注意到小说前面的一段话:“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黛玉回答贾宝玉和回答贾母的问话截然不同,说明她从贾母的话中听出了贾母不满意她对读书问话的回答,她意识到了自己回答的不妥,因此,回答宝玉时便改了口,由此看出她的这一性格特点。
师:分析得很有道理,能够对比分析,给我们提示了一种评点时的分析方法,就是——
生(齐说):对比法。
师:对,刚才这位同学就是运用了对比法,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哪位同学继续读一下你的评点?
生2:我评点的是“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这段话,我的评点是:“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这一句夸奖了林黛玉长得漂亮,“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这句话不仅夸奖了林黛玉,也夸奖了这时在贾母面前的三春姊妹,可以看出她讨好贾母、善于奉承、圆滑、精明的特点。
生3:前面是喜,后面忽然就悲,哭起来,表面是写王熙凤同情黛玉的遭遇,实际上写她很会装,突出她善于机变的一面。
生4:王熙凤的这番话,贾母、王夫人、邢夫人听着都受用,还能体现她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特点。
师:我们再细读一遍,再品一品,她是怎么夸林黛玉漂亮的?谁朗读一下有关的语句?
生5:朗读得比较平淡。
师:朗读时,我们要注意重读哪几个有表现力的词语?
生6:真、才。
师:对,抓住这两个关键词,再读一读,能读出什么味来?
生7(朗读后):更加突出黛玉的貌美、妩媚,有对黛玉美貌的赞叹和羡慕。
生8:“真”字,表示以前对天下有这样标致的人物表示怀疑,“才”字表示以前从未见过,现在终于眼见为实。
师:这位同学用重音轻读的方法真正读出了这两个词语的言外之意,这两个字表明这不只是赞叹了,简直是在惊叹了。我们不得不佩服王熙凤的这种得体而又高超的说话艺术,作者用高超的语言艺术把这个能说会道、八面玲珑的人物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好,再接着交流评点内容。
生9:我评点的是“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这段话。我的评点是:这段话可以看出王熙凤对黛玉的关心体贴,为人处世的精明、做事的周全。
生10:前面称“妹妹”,后边又变成“林姑娘”,还可以看出她前面是以嫂子的身份说话,后边又是以管家大奶奶的身份说话,表现出她身份的转变,突显她在贾府的地位。
师:抓住称呼来评点,阅读得很仔细。
生11:老师,我不同意前面同学说这是对黛玉的关心体贴,我们看,她问的那一串问题,问得太急,如果是关心,应该每一次问完了之后,等待黛玉的回答,应该是一问一答,而这里,只有问,没有答,说明王熙凤表面上关心黛玉,实际上是问给别人听,貌似关心,实际是在走过场,讨好贾母而已。
师:分析得很精辟,看到了王熙凤骨子里的东西。我们说初次见面这些问话里面应该有关心,但更多的成分是表演。我们看一下王蒙先生的评点。
幻灯投影:
不等回答,先提一串问题:一、急脾气。二、是关心的表示,也是走过场。三、在“老祖宗”面前可以连珠炮般地说话提问,也是份儿、格儿。四、通过关心人显示自己的全面性、细致性、责任性。
师:可以看出王蒙先生理解得更为全面,可以参考他的评点修改完善一下自己的评点。好,我们接着谈评点。
生12:我评点的这段话是黛玉进贾府说的比较长的一段,讲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先讲自己的病史,再讲神奇的经历,然后讲了和尚的话,要想病好开的药方,最后黛玉自己对和尚药方的评价。
师:对话语内容的概括评点很准确,我们看这一段话,有没有更深层次的作用?
学生沉默不语。
师:我们先看众人的问话是什么?
生(齐答):“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
师:根据这个问题,林黛玉按照常规应该怎样回答?
生13: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所以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
师:很准确,那为什么作者偏要林黛玉回答问话的过程中,有一些内容跑偏呢?跑偏的这些内容是否可以删掉?不能删掉的话,有什么作用呢?请大家再细读文本,对看似跑偏的这些内容再深入作一评点。
学生细读文本,有的主动展开讨论,有的迅速评点。
生14:我对“总不许见哭声”这一句的评点是:哭声,照应了小说第一回的木石前盟内容,还泪以报答绛珠仙草的甘露灌溉之恩。
师:评点时学会联系小说的前后文,充分利用我们第一节课介绍的内容,课堂学习善于倾听、记录,值得学习。哪位同学还有其它评点?
生15:不能删掉,这些话重点暗示了黛玉的命运。
师:什么命运?
生16:悲剧命运。因为这里讲一概不能见“外姓亲友之人,方可平安了此一生”,而林黛玉这时来到了贾府,见到了除父母之外的其他人,这预示了她人生的不平安开始了,也就是悲剧命运的开始。
师:评点有理有据,也很深刻,读出了对人物命运的暗示作用,这里可以说是作者的匠心所在。这节课我们运用评点法鉴赏了文本的人物语言,评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阅读文本时咬文嚼字、含英咀华带来的魅力,学会了品赏文本的语言要在“细”字上下功夫;评点中我们读出了人物的性格,读出了言外之意,读出了作者的匠心独运,也领悟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运用艺术。阿尔卑斯山路上有一个标语:“慢慢走,欣赏啊!”我把它改一下用在我们以后的阅读上,就是“慢慢读,评点着,收获着”。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语文评点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课题编号2013JG09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青岛市城阳第三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