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打造散文品读教学的“好声音舞台”

2015-01-19李琳琳

语文教学之友 2014年12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荷塘散文

李琳琳

散文品读,可以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引发学生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共鸣乃至对人生、对生活的领悟和对美的体验与感知。如何让学生通过品读散文,正确表达自己的感悟和见解,发出非同凡响的“好声音”呢?笔者认为在散文品读教学的“舞台”上,教师应该扮演好以下几种角色:

一、当好专业的导演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活动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活动,教师要转换角色,当好导演,让学生成为品读舞台上自由发挥的学员。比如在《荷塘月色》的品读过程中,教师只负责交代文本背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示,从而达到对《荷塘月色》语言的品析、思想的感悟。学生沿着朱自清笔下的煤屑小路,静静地步向那片荷塘,目睹月色下的荷叶荷花,身沐如流水的月色,体会作者那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愁,这样就容易使美点集于一处,学生在诵读中就自然能领悟到朱自清先生的心灵感受,也留下了广阔的体悟空间。这样的教学思路,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自主品味来解读课文,力求调动学生的所能,让个性得到发挥,让思维撞击出智慧的火花,让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二、当好机智的主持人

新课程标准让学生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从很大程度上实现语文课堂真正的民主与平等。一堂好的散文品读课,应该是遵循学生认知层次,进行有序品读,达到情感上的触动,使学生从文本中领悟作者的深厚情感乃至人生哲理。因此,教师应做好散文品读的“主持人”,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认知和情感调动。如《荷塘月色》中,作者晚上在院子里坐着乘凉时,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加之又看到一轮圆月,便想看一看圆月辉照下的荷塘的样子。作者信步走出家门,来到荷塘边,因而便有小煤屑路上淡淡的月光,塘中淡淡的不能朗照的月色,荷塘四周如烟似雾的斑驳月光,于是便又想起“采莲的事情”,“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这一切似乎很散,但它却始终以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这一情感贯穿全文。作者又以差点碰到自家门上,将思绪拉回现实,“我”也回到家中。由地点的迁移,场景的转换,思绪的跳跃,体现了收放自如的结构特点。文本品读到这里同学们都明白了,他们在这种层层深入的品读赏析过程中很快就品出了作者当时的复杂心情。有序而巧妙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与作者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达到了精神的对话与交流。

三、当好忠实的听众

文质兼美的散文,学生往往更希望以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赏析和品味,这说明学生特别想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的“一言堂”现象,多一些自主空间,做语文课堂的真正主人。既然学生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愿意在相互协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那么教师何妨做一次忠实听众呢?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思想特色时,让学生走上讲台,组织课堂教学。课前他们查资料、备课、演练十分积极投入,讲解或讨论也组织得有声有色。笔者惊喜地发现他们竟然结合教参对本文的主题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分析得有根有据。这样的散文品读课堂,是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舞台”,一切围绕着学生的“学”,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当好忠实听众,既能尊重学生的表现和劳动成果,更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四、当好惜才的导师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品读散文。在尊重学生和张扬他们个性的同时,由于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加上学生已有知识的局限性,会出现很多这样或者那样的知识问题,教师应当好“好声音”导师,及时进行针对性点评。点评时应把握好以下原则: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文本的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2.教导学生尊重他人的成果,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取长补短;3.肯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4.纠正学生的知识性错误,有效指导学生的课堂授课技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教师在散文品读教学中的角色应该是综合多变的,一节散文品读课,教师的角色可能偏重于某一种,但不能不顾具体文本的差异,千篇一律。教师在散文品读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应该把握一个始终不变的宗旨,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而有效地为学生服务.让学生发出更多的“好声音”,更好地促进学生个体的成长。

(作者单位:兴化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荷塘散文
荷塘月色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荷塘里的“怪物”
荷塘月色
四季的荷塘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