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学在外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5-01-18张云萍张巧玲
张云萍,张巧玲
微格教学又称微型教学,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艾伦(D.Allen)和伊荚(A.Eve)在1963年对师范生“角色扮演”的学习方式进行改造,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具体地格化为若干个可观察、易操作、可控制的单一教学技能项目,借助录像、录音设备和电教技术手段进行录像、录音,反馈于对各项教学技能项目的训练,由此创建了微格教学[1]。在国内,微格教学最先研究应用于师范生和新教师的授课技能培训,近年来逐渐被应用到各类技能训练中和新职员的技能培训中[2-4],但通过比较研究来探讨微格教学模式应用于外科护理实践教学的研究甚少。本研究在我校外科护理实践教学改革中初步采用微格教学模式,取得理想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校2011级四年制中职护理专业在校生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化分组法将研究对象所在班级按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按所在班级分为对照组(102人)和观察组(104人)。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基础技能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研究结果测评时排除厌学或因其他原因中途可能退学的学生。
1.2 教学方法 在实践教学安排上,两组学生均为同组教师授课,在教学时数、授课内容、基本技能步骤分解及成绩考核标准均一致。
1.2.1 对照组教学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即:一听(教师讲,学生听)、二看(教师示教,学生观摩)、三练习(学生自主练习,教师指导)。
1.2.2 观察组教学方法 观察组采用微格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向观察组学生说明微格教学法的目的、具体程序、评价方法与标准、阶段性任务等,在课前设计实施方案及教学路径并分发给学生,使其能积极参与每个教学设计环节。将教学实施地点放在实训中心的微格教室中,教室内配备微格教学的相关设备及教学系统,可控制相关摄像系统、录制教学过程中的声音和图像,以便对讲课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信息记录用硬盘存储或刻录成光盘,师生可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或光盘对教学过程进行点播、测评与观摩[5]。微格教学的具体做法为:将完整的操作项目分解成多个可独立操作、易重复、可测量的具体步骤,对每一步动作提出具体训练目标和评价标准[6]。这样,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成独立的操作子项目,每个子项目时间控制在5min~10min;并将每个子项目规格化、规范化,使学生分步骤、有重点地训练各项环节技能;同时,摄录系统将教学过程全部记录下来,师生针对整个教学过程及子项目的技能练习环节共同研讨分析,并反馈于技能训练中。
1.3 效果评价 ①学生实践技能评价。课程结束后,评价学生实践技能。为排除主观因素干扰,考核时实施教考分离制,安排授课教师除外的教师考核,依照统一的学科实践考核标准,实践成绩为依据大纲要求完成的技能综合总成绩。②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采用自行设计的学生测评表评价教学效果,含10项内容: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提高自我意识、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身形象、自我成就感、评判性思维的养成及对实践教学的整体感受,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分为非常好、比较好、好、一般、差5个等级,得分越高表示教学效果越好,总计100分。③学生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评价。采用教学能力评价表调查两组学生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评价,该表结合师范院校的教师教学技能评价表自行设计,将教学技能分为10项,每项技能得分为10分,均有不同的评价条目,总计100分。调查问卷均在所有实践课程结束后统一发放给护生填写,采用统一指导语、不记名、当场收回的方式。观察组和对照组学生均按时参加技能考核,成绩有效,调查问卷均发放206份,回收206份,有效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所测数据输入电脑建立数据库,并进行逻辑核查,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实践技能考核得分比较 对照组实践技能考核得分83.29分±6.10分,观察组得分90.22分±5.0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6,P<0.01)。
2.2 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教学效果总体及各分项目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3 两组学生对教师教学技能评价比较 在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技能评价上,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板书、演示两项技能上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8项技能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 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分比较(±s) 分
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对照组 102 7.54±0.86 6.80±0.88 7.65±0.62 7.10±0.74组别 人数 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创新思维能力 提高自我意识 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言表达7.63±0.64 7.55±0.70观察组 104 8.31±0.54 8.23±0.71 8.42±0.84 8.38±0.64 8.17±0.63 8.26±0.67 t值 -7.64 -13.21 -7.51 -13.35 -6.15 -7.46 P 0.00 0.00 0.00 0.00 0.00 0.00组别 自身形象 自我成就感 评判性思维的养成 对实践教学的整体感受 总分对照组 7.39±0.84 7.74±0.64 7.25±0.97 7.75±0.59 75.34±8.08观察组 8.10±0.47 8.18±0.60 8.31±0.59 8.20±0.69 82.65±3.74 t值 -7.43 -5.15 -9.37 -5.01 -8.30 P 0.00 0.00 0.00 0.000.00
表2 两组学生对教师教学技能评分比较(±s) 分
表2 两组学生对教师教学技能评分比较(±s) 分
项目 人数 导入 板书 演示 提问 讲解对照组 102 2.49±1.20 7.94±0.56 8.22±0.59 4.36±0.735.26±0.87观察组 104 7.53±0.82 7.97±0.53 8.35±0.65 8.51±0.79 7.71±0.75 t值 -35.06 -0.40 -1.51 -39.23 -21.73 P 0.00 0.69 0.13 0.00 0.00教学语言 变化 组织 强化 结束对照组 2.49±0.86 2.95±0.94 3.42±1.40 4.17±0.92 3.68±0.89观察组 5.47±0.87 7.18±1.32 7.35±1.24 7.20±0.74 6.22±0.89 t值 -24.67 -26.48 -21.31 -26.02 -20.48 P 0.00 0.00 0.00 0.000.00
3 讨论
3.1 微格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微格教学组学生的外科护理实践成绩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微格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上均有效。微格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实践教学的“教师示教—学生练习—教师评价”的了三段式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具和实践模型加强学生的感官印象;同时,利用多媒体摄录系统拍摄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对教师示教及自我练习的过程有一个整体、系统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微格教学法将拍摄的教学过程用于教学反馈、评价和教学效果的完善,学生通过合作研讨、分析、评价自我操作练习中的不足,并寻求进一步完善,可激发其探究意识,提高其创新意识、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微格教学法要求学生在训练中不断完善自我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调动其自我训练、自我评价的积极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评价分析不断提高、完善,调整自我学习能力及行为,有助于提高其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使学生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又完善了自我。张洪等[7]指出,采用微格教学法,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学习,不仅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被他人观察、评价的对象,这种相互交流反馈,为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自我意识和表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此外,学生通过交流、评价、反馈、改善,自我学习能力及学习效果得到了提升,可增加学生的自我成就感,激发自身形象的塑造;教学评价及反馈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
3.2 微格教学有助于培养教师技能,促进师资队伍发展 从表2可以看出,实施微格教学组的学生与传统教学组相比,在对教师在导入、提问、讲解、教学语言、变化、组织、强化、结束8项教学技能的评价上有显著差异,可见微格教学可促进教师能力提升,凸显其教学主导地位,这与刘燕南等[4]的研究结果一致。岳定权[8]指出微格教学将教学过程分为教学设计、教学展示、教学反馈、教学修正,教师分别担任指导者、观赏者、评价者、帮助者,学生担任设计者、主持者、评价者及修正者,微格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动态交融的。因此,微格教学法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也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微格教学法优化了教学手段,同时将授课过程微格化,激发教师对课程的关注度和对技能改革的热情[4]。在进行微格教学前,教师需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才能保证教学过程的有序性及完整性;同时,微格教学中摄录系统将对教学过程进行摄录,因此,要求教师需在课前做充分准备,将操作程序标准化、科学化[3],这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娴熟的技能、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前提;其次,微格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有良好的调控能力;这些都可有效促进教师技能的培养,有利于师资队伍的发展。
3.3 微格教学可优化教学调控,有效展现教学效果微格训练的特殊性在于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若干教学单元,利用录像反馈使教学行为具有可观察性、可操作性和可描述性,实现教学技能训练的有效调控[9]。传统的外科护理实践教学的三段式教学模式缺乏完善的反馈、调节机制,而评价恰是微格教学的主要反馈方式,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微格教学评价是以教学行为的改进为目标所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教学评价阶段以学生自由表达为主[8],这种学生自主性的表达将评价主动权归于学生,更能反映评价的真实性、具体性,师生相互评价有利于弥补不足,从多个视角完善教学效果,弥补了教师评价的单一性和主观性;其次,微格教学模式在特定的微格教室中进行,有可控制的摄录设备、训练环境、完整有效的反馈系统,师生可及时了解训练效果,将教学的反馈信息有效地应用于教学过程,优化了教学调控,提高了教学效果。
4 小结
应用微格教学模式进行实践课程的教学设计,其实质是在保证实训时间不变的前提下优化教学过程。微格教学将每次实训的原任务量进行细化,统一的录像拍摄内容和动作分解演示,每个动作连贯进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学习内容易于掌握,出错率低,学生实践技能在反复而连贯的实训中螺旋上升[10]。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胜任感、成就感、喜悦感和满足感,其学习兴趣和信心增加,通过反复的评价、反馈、改进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技能操作的薄弱之处提供方向性指导,也使学习过程更具目标性、紧迫性和竞争感。同时,该设计强调教与学的结合,更注重学生的参与感,凸显教师地位,强化教师教学技能,能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在“教师为主导的示教”“学生为中心的练习”以及两者交融的反馈、评价等多次整合中得到提升。另外,微格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调控,使教学效果得到更大发挥[11,12]。因此,微格教学应用于实践性与逻辑性强的护理学教学中更能体现优势。但是,微格教学的实施对师资和设备、资金投入的要求较高,在学生分组的数量上也需要控制,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调控能力,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寻求将微格教学的效果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最佳途径,同时可尝试将微格教学法推广应用于其他护理实践教学中。
[1] 孟宪凯,李涛.中国微格教学20年[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22(3):62-65.
[2] 李霞,李莉.模拟微格教学训练法在新护士教学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25(2):17-18.
[3] 李琴.在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应用微格教学法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4):106-107.
[4] 刘燕南,段功香,周利容,等.微格教学法在提高《医护英语》教师教学能力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3):290-292.
[5] 郭华,巩小军.微格教学法在青年护理教师教学技能培养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6B):1580-1581.
[6] 王琨.微格教学在护理技能竞赛训练中的运用[J].职教通讯,2012(9):68-69.
[7] 张洪,张文广,孙晓晖.《内科护理学》见习带教中引进微格教学法教学的效果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8,26(3):362-363.
[8] 岳定权.动态交融:微格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J].教育探索,2011(4):52-53.
[9] 胡林,李欣晏.微格教学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10):79-80.
[10] Kluge MA,Glick K.Teaching therapeutic communication VIA camera cues and clues:The cideo inter active(VIA)method[J].The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2006,45(11):463-468.
[11] 庄凤娟,孙桂荣,孔凡红.微格教学法在“护理美学”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8(6C):1677-1679.
[12] 杨桂溶,吴萍,唐连家.微格教学在院前护士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1A):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