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缔造者
——记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默顿·索洛

2015-01-18本刊编辑部

财政监督 2015年21期
关键词:经济学家经济学理论

●本刊编辑部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缔造者
——记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默顿·索洛

●本刊编辑部

1987年10月21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默顿·索洛因为在研究产生经济增长与福利增加的因素方面所作出的特殊贡献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成为诺奖史上独揽该奖项的少部分经济学家之一。索洛曾在1961年获美国经济学会颁发的“约翰·贝茨·克拉克奖”,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在经济学领域有很多开创性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所创建的新古典派经济增长模型因此又被为索洛模型 ,直至今日,该模型仍是经济增长理论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罗伯特·默顿·索洛,1951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先后任麻省理工学院统计学副教授、经济学教授,兼任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讲座教授,1973年至今任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在做教授和进行经济学研究的同时,索洛还在学术界和政界兼职,曾任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会长,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董事、董事会主席,白宫首席经济顾问,收入委员会主席等职务。本期大家将为广大读者介绍这位诺奖得主,详述他的经济学家演化之路及其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做出的巨大贡献。

“忧郁”的经济学

索洛1924年8月23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他成长的30年代,正是世界经济大恐慌全面爆发时期,经济的急剧衰退使社会这台巨型机器无法正常运转,人们对经济现象一目了然,却对如何解释这些现象或解决当时的经济问题充满困惑。正因如此,幼小的索洛对充满变幻的30年代仍有着鲜明的记忆,无意中形成了自己在经济学领域的第一宏观印象——

“即使作为一个孩子,我都非常清楚坏事情发生了,它被称之为萧条。它意味着很多的人失去工作,很多人处于贫困和饥饿当中,我无法摆脱这种印象。它可能是我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件,而且可能影响了我看问题的态度,即便现在也是如此。”身处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的索洛说起上个世纪的那场经济大萧条,仍记忆犹新。

1940年,索洛高中毕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佛大学,打算学习生物学和植物学。当时,他根本就没想到自己会成为经济学者,更不打算终生以此为业,甚至对经济学者的工作内容都一无所知。大一时的两个学期,索洛都选修了生物学的课程,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后来的学习中,他逐渐感到生物学并不适合自己,所以转而主修一般性的社会科学,其中就包括后来为他赢得无尽声誉的经济学。在哈佛的课堂上,索洛接触到劳动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的课程,这些学科虽然令他记忆深刻,但当时僵化的哈佛大学经济学系仍不符合他对自己的学业期待,因此只能重新确定学习计划。

就在他为此纠结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2年,他自愿加入美国军队,进入信号情报部门,通晓摩斯电码和德语,并在北非和意大利服役。当时的索洛认为,参军入伍是比专攻经济学或成为经济学者更有意义、更有建设性的事情。三年的军队生涯给了他足够的时间去领悟,退伍后的他迎娶了自己的心上人、经济历史学家芭芭拉·路易斯。回到哈佛后,在路易斯的建议下他转学经济学。当时的哈佛仍然在实行“导师制”,幸运的索洛遇到了他的导师、当时已经十分有名的经济学教授里昂惕夫,在跟随里昂惕夫进行了系统的经济学知识学习之后,索洛了解到,真正的经济学是一套建立在极严谨的理论与实证架构上的科学。就这样,索洛在导师里昂惕夫指导下,修完了大学的全部经济学课程,并于1947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走上了经济学研究之路,这成为其学术生涯乃至整个人生的一大转折点。

1949年,索洛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51年又取得了该校的哲学博士学位,之后到麻省理工学院任教。在那里,他遇到了人生中第二位导师——他的新同事、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当时凯恩斯已发表多年的鸿篇巨制《就业、利息与货币的一般理论》已经在西方经济学界广为传播,并创造出了宏观经济学的概念,萨缪尔森是一名坚定的凯恩斯主义者,受其影响,索洛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经济学理论思维,成为他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思想起源。

与其他经济学家不同,索洛认为经济学并不是一门“科学”,因为它不能像物理学一样,得出一个趋近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理,没有任何一个经济学原理可以解释五花八门的经济现象。但他同时坚信,经济学应力求“科学化”,即经济学研究应该采用逻辑的思考方式并尊重事实。

他将情感注入传统沉闷的经济学研究,赋予经济学浓郁的感情色彩,称其为“忧郁”的经济学,这种观点使索洛在理论经济学家里独树一帜,也代表了他对经济学研究的独特理解。

索洛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在当时的经济学领域,增长率的概念还未被重视,然而作为一名职业经济学家,索洛仍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对经济增长机制的研究上,成为当时学术界研究经济增长理论的著名经济学家之一。

1956年,经过多年潜心研究,综合各种经济学现象和经济学领域研究成果,索洛于当年2月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对增长理论的贡献》一文,引起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1957年8月,他再次将研究成果集中在《技术变化与总生产函数》一文发表。在这两篇文章中,索洛提出了一个用以说明存量的增加是如何使人均产值增长的数学方程式,用来衡量各种生产因素对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根据这一方程式,技术进步是增长模型中的主要决定因素。

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出现,无疑成为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索洛的这两篇论文,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理论方面的经典之作。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由于索洛的开创性工作而称之为索洛模型,在索洛模型中,对经济总体的增长贡献被设定为由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三者组成,并且假设边际生产递减的一次齐次的总生产函数、满足稻田条件、储蓄率一定、技术进步为外生等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政府政策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无效的结论。自建立以来,这一模型一直是分析以上三个变量关系的主要理论框架,成为经济学领域占主导地位的增长理论。

在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提出之前,在经济增长领域占主导地位的一直是哈罗德—多马理论。该理论出现在1929-1931年经济危机之后,由著名经济学家哈罗德和多马提出,探讨了资本主义经济成长路径的严肃课题,得出了“经济增长是不稳定的”这一结论。而索洛根据自己对经济学的深刻理解,着眼于使模型所导出的成长路径更符合历史的时间数列资料所实际呈现的状况,而对哈罗德—多马理论进行了修正,建立了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的全新经济增长模型,并得出“经济增长的路径是稳定的”结论,为难以捕捉的经济增长机制找到了最真实、最科学的立足点和聚焦点。

正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使索洛获得了世界级的荣誉。在198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典礼上,瑞典皇家科学院宣称“索洛模型提出了一个用以说明存量的增加是如何使人均产值增长的数学方程式,它可用来衡量各种生产因素对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根据这一方程式,经济增长将只取决于技术的进步”;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主席林德贝克也曾经说过:“正是索洛的理论,使发达的工业国家愿意把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投入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

“完美的经济学家中的经济学家”

索洛的开创性工作之后,许多在此基础上的扩充模型被不断提出。例如著名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就是在索洛模型的基础上,兼顾最优消费问题而得出的另一个重要的新古典派经济学基础理论。但是,这些模型基本上把技术进步视为某种外生的冲击,与后来产生的注重技术进步内生化的新经济增长模型形成鲜明对照。

索洛模型对经济学的贡献已经通过了时间和历史的检验,其学术价值及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容置疑。然而,对此持反对和批评意见者也不在少数,尤其是制度学派的学者,批评他研究的只是增长的表象,而非根本的内在的原因。甚至索洛本人,在经历了长期的观察和思考后,也认为自己当年的研究没有给予制度变迁足够的重视。然而无论如何,直到现在,索洛模型仍然是经济增长理论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除经济增长理论之外,索洛对资本理论研究也成就卓著。在足以代表他资本理论研究成果的《资本理论与收益率》一书中,列举了与资本理论有关的许多古老难题,指出资本的收益率只取决于资本的名义价值,而不取决于资本的实际价值。同时,他还对宏观经济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对失业的性质及其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存量与流量的作用、资本与利率理论等进行了研究和论证。

他一早成名,曾获克拉克奖章,也曾长期担任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会长等职务。20世纪60年代,索洛加入肯尼迪政府的经济咨询委员会,任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又在约翰逊总统任内,任收入委员会主席,成为白宫内一名象牙塔内的经济学者,虽身处权力中心,却只专注于长期政策的思考,而不理会每天争吵喧闹的政治话题。在那座老旧的办公楼里,索洛每天都在面对新的刺激,俯瞰万般变幻的经济现象,使他逐渐发挥出个人才智,运用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解释甚至小幅修正世界,直接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及国民经济发展,成就了他在学术界之外的极高声誉和名望。

与“转战”过很多研究阵地的经济学家不同,索洛一生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他以其极富冒险精神的头脑却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工作在同一间大学办公室里,以里程碑式的索洛模型彻底改变了经济发展和增长的研究。普林斯顿大学的艾伦·布林德教授评价索洛:“他是这样的学者,他在他的学科上留下了不朽的印记;不仅仅是模型,即使是其中的索洛残差都足以让他青史留名!”他的终生挚友、伟大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评价索洛为“完美的经济学家中的经济学家”。

盛誉如斯,索洛却始终保持着学者的谦逊谨慎。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他告诫经济学家要牢记两个教训:“第一,在现代社会,不能在忽略金融市场的条件下进行宏观经济研究;第二,金融市场并不一定稳定且不一定会自我纠正。”他希望经济学界能够从危机中有所收获有所突破。他也始终感激个人成功中来自于别人的帮助和力量——

“我认为学问成功的最重要的环节是成为士气高涨的团队的一分子。我相信进步通常来自智力团体,而不是来自个人。”与其说这是一位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智者之言,倒不如说这是一位长者与后人分享的人生哲思。■

(本栏目责任编辑:阮静)

猜你喜欢

经济学家经济学理论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简明经济学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经济学家还需汲取的教训
从经济学家到摄影师
经济学
蔡昉:富足的“穷人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