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压缩规模,增强实力

2015-01-17张新征程刚肖咏捷

现代军事 2014年11期
关键词:现役战区美国陆军

张新征+程刚+肖咏捷

随着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的结束,美国陆军开始了模块化改革后的新一轮结构调整。自2013年底以来,美国陆军在压缩部队总员额、削减旅战斗队数量的同时,积极应对高强度国家间战争的要求,扩编旅战斗队,保持和提升核心战斗力。重点加强核心作战力量,在压缩总员额的同时,保持和提升陆军的整体实力。

美国陆军结构调整的主要动向

“2020陆军”是美陆军目前正在进行的结构调整,主要内容是重组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返回的部队,压缩现役部队总员额,调整部队结构。根据美国陆军部2014年4月23日最新披露的情况,101空中突击师第4旅战斗队已退出现役,其所属2个步兵营等主要分队被补充到师的其他部队,其余3个旅战斗队也开始向“2020旅战斗队”的结构调整,模块化改革中被撤销的师炮兵也将恢复现役,全部工作计划于2015财年结束前完成。

压缩整体规模

自2003年美军发动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陆军近10年来一直保持60多万人的较高规模。除去转服现役的国民警卫队和后备队等预备役力量,现役部队也长期保持在50多万人的总体水平,并在2010年前后达到约57万人的峰值。随着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的结束,2011财年以来,美国陆军的预算已连续第五年减少,迫使陆军不得不大幅加快兵力规模的削减,以节省资金用于现代化投入,而调整力量结构就成为必然。

根据2011年的原定计划,在2017财年前,美国陆军现役部队将从2010年的57万削减至49万,旅战斗队数量从44个减少到33个,旅及旅以上指挥机构的总员额(包括军人、陆军文职人员和雇员)也将裁减25%。

在预算压力下,该计划被要求提前至2015财年结束前完成。2014年1月,美国行政当局出台了2015财年预算指导,要求现役陆军在2019财年进一步缩减至42万。而美陆军则强调必须至少保持45万的现役力量才能满足防务战略对陆军的要求。为此,国防部长提出了折中性的两阶段方案:

一是在目前预算形势下,现役陆军裁减至44~45万,国民警卫队和陆军后备队分别裁减至33.5万和19.5万;

二是如果2016年启动“自动减支”,现役陆军将被继续裁减至42万,国民警卫队和陆军后备队分别裁减至31.5万和18.5万。

调整战区力量部署

战役指挥机构划分为战区部署和全球机动两类

根据所辖责任区的战略价值,美军将分布全球的6大战区分为优先型战区和经济型战区。优先型战区是负责亚太和中东的太平洋战区和中央战区,每个战区可以得到1个军级司令部作为战区陆军的战役指挥所;其他4个经济型战区(北方战区、南方战区、欧洲战区、非洲战区)未设战役指挥所,只再编制1个应急司令部,用来应付突发作战,直至派遣军司令部到达。驻韩远征司令部仍作为朝鲜半岛作战区域独立的联合司令部存在。根据美军“2020陆军”的结构调整,3个军级司令部将分为战区部署和全球机动两类。第18空降军作为能在全球任一地区迅速完成部署的快速反应部队。其他2个军级司令部作为战区预置的责任部队,分别为配置在太平洋战区的第1军和配置在中央战区的第3军。

部分作战部队成为区域专设部队

美国陆军从全球布势的需求出发,针对未来多样化条件和复杂环境下遂行作战行动的需要,提出了区域专设部队(Area Aligned Force)的构想。区域专设部队相对固定地编入战区司令部,他们在由陆军部保留控制权的同时,侧重于履行特定战区的作战任务,能够及时响应相应战区的安全合作和应急作战需求。其他部队则根据具体任务,临时编组到相应的战区。每个战区将至少拥有1个旅战斗队作为其区域设定部队。这些部队在精通联合地面作战行动基本原则的同时,还拥有1项或多项面向特殊使命的特殊能力,特别是文化和语言方面。目前,美国陆军第10山地师的1个旅战斗队已成为美国非洲司令部的首支试验性区域设定部队。

火力旅重组为野战炮兵旅和师炮兵

美陆军新一轮结构调整中,2016财年第1季度前,全部现役部队火力旅将被重组为4个野战炮兵旅和10个师属炮兵,重点增强师及师以上指挥机构的火力支援协调能力。

野战炮兵旅分别隶属3个军和第8集团军,成为军的火力司令部,旅长将担任军火力支援协调官。野战炮兵旅除编有若干多管火箭炮营之外,还编有1个旅支援营、1个旅部与旅部连、1个通信连和1个目标侦察排。师炮兵将成为师的火力司令部,师炮兵主官将担任师火力支援协调官。

重新组建的师炮兵分别隶属10个现役师,辖司令部与司令部连、通信排和目标侦察排,所配备的2部AN/TPQ-37雷达将升级为AN/TPQ-53型。师炮兵编制下无任何建制内的炮兵营,但会根据任务编组1~5个多管火箭炮与导弹营或身管炮兵营,以及其他支援单位。第1个师炮兵已于2014年7月在第1骑兵师形成作战能力。

压缩陆航旅的数量,全面更新直升机主战平台

在大幅度改变旅战斗队结构的同时,美国陆军已经开始酝酿整个陆军航空兵的调整。据美国陆军2014年1月透露,现役部队陆航旅的数量将从目前的13个缩减为10个。现役部队中的OH-58型“基洛瓦勇士”直升机将全部退役,最新型的E型“阿帕奇”直升机将能够实现对无人机及其机载传感器设备的控制。一旦交付完毕,美国陆军将装备690架AH-64E攻击直升机。这些直升机将在无人机的配合下承担以往由OH-58直升机承担的武装侦察任务。

削减旅战斗队数量,增加核心作战力量

根据美国陆军的计划,现役部队旅战斗队数量将从32个进一步减少到28~24个。在大幅度减少旅战斗队数量的同时,美陆军将被裁减旅战斗队的主要单位,扩编到保留下来的旅战斗队中。根据“2020旅战斗队”的结构调整方案,各种旅战斗队的规模将有显著增加,特别是步兵旅战斗队和装甲旅战斗队的总兵力从原有的约3500人增加到4500人左右。endprint

火力营全部恢复为3个6门制炮兵连

步兵旅和装甲旅所属火力营从2个8门制炮兵连恢复到3个6门制炮兵连,原直属各火力营的雷达排仍然保留。其中,步兵旅属火力营被重组为混合炮兵营,在原有2个105毫米M119式榴弹炮连的基础上增加了1个155毫米M777A2式轻型牵引榴弹炮连。装甲旅所属火力营则辖有3个155毫米M109A6式自行榴弹炮连。“斯特赖克”旅属火力营则仍辖有3个155毫米M777A2式轻型牵引榴弹炮连。

机动作战营全部调整为3个

2003年开始的模块化改革前,所有旅战斗队均辖有3个机动作战营(步兵、装甲或机械化步兵)。模块化改革后,只有“斯特赖克”旅辖有3个机动作战营。2013年6月,美陆军参谋长奥迪尔诺正式宣布了为步兵旅和装甲旅战斗队增加第3个机动作战营的方案。2013年10月,第82空降师开始撤编第4旅战斗队,所属伞降步兵营、侦察中队、野战炮兵营、特种勤务营和支援营等各分队分别编入其他3个旅战斗队。2014年1月,驻韩国的第2步兵师第1装甲旅战斗队的机动作战营率先增加为3个,他们接收了原属第1骑兵师的第1-12骑兵营。4月,第101空中突击师所辖第4旅战斗队退出现役,原属该旅的第1-506和第2-506空中突击步兵营已分别被编入第1和第3旅战斗队。

工兵营重新组建

20世纪90年代末,美陆军在组建数字化师时曾一度取消了师直属工兵旅,为每个机动作战旅编配了1个工兵营。模块化改革之初,各旅属工兵营被撤销,但每个诸兵种合成机动作战营均编有1个工兵连。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后期,美国陆军撤销了作战营的工程保障力量。步兵和重型旅战斗队所属特种勤务营(含军事情报、通信、无人机和工兵分队)编有1个工兵连,“斯特赖克”旅战斗队的工兵连则直属旅部。从2013年10月开始,步兵和装甲旅战斗队的特种勤务营改编为工兵营,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个工兵连,“斯特赖克”旅战斗队则将原直属旅部的战斗保障力量统编为工兵营。

计划用机器人替代部分步兵班成员

为了适应陆军总员额可能的进一步缩减,美国陆军目前正在积极考虑用部分机器人等无人平台替代步兵班的成员,9人制步兵班的传统编制将发生变化。届时旅战斗队的规模也将有可能恢复到3000多人,但同时还将拥有数百名机器人参加作战行动。

对美国陆军结构调整的几点认识

从重兵投入2个战场转向以亚太和中东为重点的全球布势

力量部署的改变是陆军规模结构调整的根本原因。随着美国于2011年底完成从伊拉克撤军,并提出于2014年底将阿富汗的安全责任移交给当地政府和军队,美国开始放弃大规模反恐战争,确立了以国土防卫、全球安全和力量投送为主体的防务战略支柱。从重兵投入2个战场,小规模部队轮换部署为主,转变为以亚太和中东等可能的冲突爆发区域为重点的全球布势。维持在欧洲、非洲和拉美等地区小规模军事存在的同时,更多地扶植和依靠盟国力量。将太平洋和中东战区列为优先战区,组建区域专设部队就是陆军全球布势策略的直接反映。美国陆军驻德国的第5军和第170、172空降步兵旅成为首批裁减对象,而亚太地区仍维持原有6.6万多人的规模。

陆军职能的重点从长期反恐维稳向国家间高强度战争恢复

陆军职能任务的转变需要新的作战力量结构。2014年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的核心是“1+1”的力量规划构想,在不放弃全频谱作战的同时,重点瞄准大规模高端冲突,要“在一场大规模、多阶段的战役中,击败地区性对手”。

美国陆军的首要任务是“在全球范围内快速部署,并击败陆地上的任何敌人”。陆军职能的重点转向“作为联合部队的一部分部署、作战,并打赢国家间战争”。为了应对高强度的反进入/区域拒止威胁,美国陆军提出了新的“2025力量”构想,重点建设分散化、分布式、一体化和具有地区适应性的战略性地面力量。旅战斗队将在维持或增强已有机动力、防护力和杀伤力的同时,提高远征机动作战能力。这一趋势与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陆军对未来作战环境的构想十分接近。未来战斗系统在概念论证阶段对未来作战环境的主要设想就是2020~2025年国家间进行的高强度战争,只不过这一需求构想在2004年之后一度受到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反叛乱行动的影响。

陆军结构调整直接受到“预算驱动”的影响

“预算驱动”是美军当前改革的本质,也是陆军压缩规模结构的直接原因。美国国会已确定未来10年削减4870亿美元的防务预算,如果2016年“自动减支”方案得以实施,防务预算削减总额将达到9870亿美元。在美国国防部公布的2015财年国防预算申请中,陆军、海军和空军的预算分别为1205亿美元、1477亿美元和1378亿美元。与2014财年相比,只有陆军预算减少了1.11%,海军和空军分别增加0.25%和2.28%。与2014财年的预算授权相比,除人员预算略有增加(0.89%),其他方面都有大幅度削减,如作战与维护预算减少7.99%,采购预算降低5.52%,研发预算减少7.43%。2011财年以来,美国陆军的预算已连续第五年减少,迫使陆军不得不大幅度加快兵力规模的削减,以节省资金用于现代化投入,调整力量结构成为必然。

陆军结构调整的实质是增强基本作战单位的实力

美国陆军此次结构调整后,基本作战单位特别是旅战斗队的实力有显著增强,除前文所述总兵力增加外,各核心战斗要素均有较大程度增强。

增强了旅属火力打击力量

模块化改革中,所有军(师)炮兵和野战炮兵旅均被撤销,替代原军(师)炮兵的火力旅数量不足,导致部分现役师既失去了师炮兵,也没有相应的火力旅。原隶属师炮兵,在传统上承担直接支援任务的身管炮兵营被调整到旅战斗队建制内,实力有所削减。此次结构调整后,旅属火力打击力量得到增强。一方面,火力营从机构上增加了1个炮兵连和2个炮兵排,战时可组建2个射击指挥中心,提高了射击指挥能力;另一方面,增加了2门身管火炮,营火力单元总量有所增加。更为重要的是,步兵旅属火力营增加了1个155毫米榴弹炮连。新编配的M777A2式155毫米轻型牵引榴弹炮最大射程(发射“神剑”精确制导炮弹为40千米)和射击精度(圆概率误差10米)显著增强。该炮大量采用钛和铝合金材料,战斗全重仅为4170千克,除可用固定翼运输机和重型旋翼机空运或吊运外,也可用师编内的UH-60L/UH-60M“黑鹰”直升机吊运,具有较强的战场机动能力。endprint

机动作战力量得到恢复

为步兵旅和装甲旅战斗队增加1个机动作战营,也是减少旅战斗队数量的同时,提高旅作战能力的需要。模块化改革后,步兵旅战斗队和重型旅战斗队均只辖2个机动作战营,缺乏必要的步兵实施低强度作战。作战中,旅长往往将机动作战营拆开,或以侦察营和炮兵营充当机动作战营,以满足维稳行动所需的人力。美陆军进行的兵棋推演也显示,2营制旅战斗队由于缺乏组建预备队的作战力量,会造成了旅级指挥上的麻烦,尤其是高强度作战环境下,面对相同规模兵力的对手时,并不占完全的胜算。着眼未来需求,美国陆军高层认为“每个旅都必须要有第3个机动营”,以更好地完成目前由侦察营担负的战斗、巡逻和阵地警戒等任务。

工程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后期,美国陆军只在旅战斗队编有1个工兵连,以2个战斗工兵排为主,执行类似步兵分队和简单的工程保障任务。在实际作战中,专业化工程保障力量的不足,导致在完成开辟通路、渡河作战等核心机动任务时受到诸多限制。根据已披露的编制方案,新编的2个工兵连略有差别,在分别编有1或2个战斗工兵排之外,还增加了架桥、筑城等专业化工程保障和有人与无人探扫雷分队。新的工兵营将显著增强旅战斗队在复杂和城市环境中开辟通路、扫雷破障、跨越沟壑以及工事构筑等方面的能力。

此外,新的旅属支援营还统一编有6个前方支援连,分别配属旅工程营、侦察营、3个机动作战营和火力营,以增强战术分队的综合保障能力。旅属侦察力量也有较大规模增强。

移动信息网络和空地无人平台成为陆军战斗力的重要增长点

开发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机器人技术,是当前互联网时代陆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美军通过维持技术水平的绝对优势,实现战斗力提升的重要增长点。美国陆军正在持续改进网络能力,进一步优化指挥官的态势感知,实现部队作战能力的增强。“作战人员战术信息网(WIN-T)增量2”从2013年底开始部署,它将移动信息网络拓展到连级,已成为美军机动战术通信网的主干。旅、营级指挥所是战场指挥控制的核心。利用“WIN-T增量2”,模块化综合指挥所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拆除、移动和开设,并可以重构完全成熟的旅(营)战术作战中心。

空地无人平台的实质是移动信息网络向物联网的延伸。在陆军总兵力削减的背后,是作战机器人的大量使用。无人机将在美国陆军作战中发挥新作用,大约6~7个航空中队将以MQ-1C型“灰鹰”无人机为主体,主要用于远征机动作战或电子战攻击任务。美国陆军还将使用机器人及其他无人平台来替代被削减的士兵。无人驾驶地面车辆不用考虑人员防护问题,不但可以减少体积,还能节省装甲等防护成本,能从整体上减轻旅战斗队的费用。军用机器人将很快在一系列任务中替代士兵:遥控机器人可协助无人机执行任务;球形警戒机器人能在地面上滚动并利用隐藏摄像机工作;飞行机器人可随风摆动身体,能从高空对作战平台提供长时间情报支持;“大狗”、“猎豹”等仿生机器人也已投入实战测试。

结论

总的来看,美国陆军此次结构调整主要是通过裁减旅及旅以上指挥机构(约25%)来实现兵力缩减。为确保不失作战优势,其核心作战力量基本得到保留,甚至有不同程度的加强。对于预算压力下兵力规模大幅削减对战斗力的冲击,美国陆军除了发展无人机和机器人技术外,还重点投资破坏性杀伤力、装甲、未来垂直起降等实现远距离和低油耗的新一代突破性技术,服务实现与海军陆战队和特种作战司令部联手打造“战略性地面力量”的构想。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役战区美国陆军
美国陆军士兵正在进行实战演练
美国陆军侦察直升机选型受阻 国会质疑有人直升机时代结束
中国空军最新主力战机亮相珠海航展
2019年的美国陆军规模仍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