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静土上的音乐瑰宝
2015-01-17郭昕
郭昕
纳西族传统音乐是本届民族民间音乐周展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演活动中最为丰富多元的板块,其中《白沙细乐》与《热美磋》两项均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们《音乐时空》特别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纳西族白沙细乐》传承人和凛毅与纳西族传统音乐展演团队领导、讲释坊《血浓于水——纳西族白沙细乐的传承现在》主讲人李之典老师,带大家领略西族音乐遗产的魅力。
一、民间视角下的白沙细乐
和凛毅,男,纳西族,云南丽江人,与其弟和举毅身先士卒,带领妻儿进行家族式传承,曾多次出访欧美多国进行演出,深受国外专家学者好评。此次应邀参加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的首届民族民间音乐节展演活动,借此机会,我们《音乐时空》与他进行了一次深度访谈,了解到原生态白沙细乐在民间传承的艰辛与喜悦。
音乐时空:我们想先请您介绍一下白沙细乐。
和凛毅:白沙细乐,在纳西族民间俗称“勃拾细哩”或“别时谢礼”,是迄今仍然保留、传承于纳西族民间的丧葬组曲。它包括舞曲、歌曲、器乐曲牌三个部分。
舞曲包括《跺蹉》、《抗蹉》、《老麻蹉》。《跺蹉》汉语意为“赤足舞”,最早源于纳西族的“巫舞”,通常带有诸如赤足在尖锐的瓦砾或碎瓷片上跳跃、登刀梯等的巫术行为。《抗蹉》汉语意为“弓箭舞”,最早源于纳西人“美比”(祭天)、“核拉勒扣”(祭风)等仪式中不可或缺的“祭舞”。《东巴舞谱》和白沙细乐中均用此种舞蹈喻义射杀敌人的战争经历,并也借此缅怀祖先的丰功伟绩;《老麻蹉》汉语意为“云雀舞”,现在纳西族民间已基本失传。
歌曲包括《阿丽丽构吉徘》、《三思汲》、《幕布》、《抗磋—挽歌》。《阿丽丽构吉徘》汉语意为“规劝亡魂离去的歌”经常被错译为《美丽的白云》。《三思汲》汉语意为“三思水”(另称“三思开”,汉意为“三思渠”)。三思水是源于丽江白沙的一处地名“三思开”,并贯通白沙、束河两乡的三条河流的总称,三思渠则是为三思水东流灌溉而开凿的水渠。故丽江人也将其称作“勃拾三思汲(开)”,意即“白沙三思水(渠)”。为此,歌中明确唱道:“白沙三思水,三股流三地。一股到五托,五托燕麦熟。”《幕布》汉语意为“送尸(魂)”,是一首无伴奏的齐唱,最早源于东巴教丧葬仪式中的唱腔“幕仔”(唱丧歌),与纳西族民间的“幕布仔”(送魂调)和“西抚仔”(哭丧调)也具有渊源关系,但其主干旋律则源于《三思吉》、《跺蹉》和《抗蹉》。
器乐曲牌包括《笃》、《美米抚》、《一封书》。《笃》是每次演奏白沙细乐时最先演奏的曲子,蕴意极为宽泛:其一,“笃”在纳西语中有正直、善良、守信的意思;稍变声调,便为习惯用语“笃某笃”,即“能不能”、“应不应该”的意思;“笃”(能、应该)还带有祖训允许等的多重含义。其二,“笃”在白沙细乐中的使用最早源于丽江洞经古乐。迄今为止,洞经乐队谈演前均需要按“应律乐器”竹笛为乐队中的其他乐器调音,这个过程纳西人称为“筚篥笃”,即“以笛应音”,目的是起“审一定和”的作用。自古以来,所有洞经乐队都概莫能外地遵循此种惯例。其三,“笃”为纳西族丧葬仪式中的“标志杆”。俄亚纳西人现今仍将此种在丧葬仪式前竖立于丧家大门前,高约丈余的木杆叫做“笃”。此外,丽江纳西族也将文武官绅死后用以铭刻功名的、竖立于墓前的一对石塔称作“笃处”。此次由东巴宫民间传习馆教师杨友和演奏的“笃”,就将其深邃的背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一绝。《美米抚》汉语意为“母女哭”,经常被错译为《公主哭》。《冢拾》汉语意为“长节子”,是白沙细乐现存曲牌中保留最为完整、曲式结构最长、演奏难度较大的一首乐曲。民间艺人亦称其为“三起三落”,指乐曲旋法起伏跌宕, “三环扣”指乐曲中三个乐段首尾承接。另外,清末丽江“仕学阶层”曾称其为“夜分手”,即《一封书》的纳西汉语音读,这是由于纳西人讲汉语一般均带有乡音,属音读上的讹传。此曲牌名称最早见于宋末元初的汉文文献中,明清时为许多地方戏曲所吸收。
音乐时空:白沙细乐现存八乐章演奏顺序是怎样的?
和凛毅:《笃》、《一封书》、《三思汲》、《美命唔》、《阿丽丽构吉排》、《母女哭》、《跺磋》、《抗磋》。
音乐时空:在这次“民族民间音乐周”活动中,有多位专家、学者都提及您的父亲和茂根老先生,可否谈谈和老先生传承白沙细乐的故事?
和凛毅:我的父亲从小热爱音乐,但因幼年丧母,家境贫苦,没有条件学习。十四岁的时候,他得到一支笛子,很快便学会吹奏纳西族所有的民间小调,后来又加入了洞经音乐的乐队,结识了白沙细乐唯一的传谱人和锡典先生。那个时候,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习白沙细乐,甚至和先生的儿子也对此毫无兴趣,只有我父亲表现出强烈的求学欲望,所以和先生十分钟爱我父亲。就这样,直到和先生去世,我父亲一直在跟他学习白沙细乐,成为他唯一的关门弟子。
父亲学完全套白沙细乐,都没有引起其他人对白沙细乐的关注。他对白沙细乐的传承最初便是在家庭中展开的。我们兄弟自幼在父亲的笛声中成长,在潜移默化中熟记了所有的旋律。父亲常说学习白沙细乐必须要“听三年、练三年”。13岁时,我开始拿着父亲制作的竖笛学习吹奏白沙细乐。18岁已经能够吹奏所有白沙细乐的器乐曲牌,弟弟的启蒙是从吹奏波波(芦管)开始的,我们兄弟成为了父亲最早的弟子,但是没有乐队,只能自己独奏。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丽江的旅游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偶尔会有三三两两的外国游客。由于宣科先生是当时唯一能够讲外语的乐师,所以外国游客都会去看他的乐队演出丽江洞经音乐。这种情况下,父亲对白沙细乐的传承、保护工作仍然十分困难。1996年,地震之后的丽江知名度迅速提高,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圣地。父亲为了更好的传承白沙细乐,开始走出家庭传承模式,在村里组织一些原来演奏洞经音乐的老艺人,成立白沙细乐抢救队,队长是和举贤,父亲任音乐总监。最初,通过丽江公会国际合作社,让白沙细乐面向更多来丽江古城游览的外国友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