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威胁论”在东亚的表现及应对

2015-01-17张历历张宇炎

人民论坛 2014年35期
关键词:中国威胁论应对实质

张历历 张宇炎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在西方国家舆论和东亚某些国家舆论中,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渲染、夸大、曲解中国发展会带来威胁的“中国威胁论”。这股所谓“中国威胁论”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弱或消失。相反时至今日,“中国威胁论”还会随着和中国有关或无关的事件以各种形式出现。“中国威胁论”虽然是一股国际舆论,但对中国的国际形象与和平发展环境起了破坏作用,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妥善应对。

【关键词】中国威胁论    内涵    实质    应对

【中图分类号】D920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威胁论”主要指西方国家及受西方国家舆论影响的某些国家认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发展会给本国、某一地区及世界带来威胁、动乱和麻烦,并由此形成的一股国际舆论。该股国际舆论因为渲染、夸大、曲解中国的发展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威胁,而被称之为“中国威胁论”。“中国威胁论”不是冷战结束后才出现的。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就时有出现。不过,由于时代不同,“中国威胁论”的表现、内容不完全相同。大致可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冷战前半个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中国威胁论”主要宣传中国向外传播社会主义、输出意识形态会带来的扩张威胁;第二阶段:冷战后期,从“文化大革命”结束至1991年底冷战结束前。这一时期中国综合国力较弱,人均国民收入国际排名很低。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的发展要走相当长的道路,成为威胁的可能性不大。“中国威胁论”有减弱趋向;第三阶段:冷战后时期,从1991年底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一直延续至今。这阶段“中国威胁论”的特点是,以美日两国为主导,以东亚地区为重点,抹黑中国的国际形象,对中国和平发展起阻滞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执行对华敌视乃至遏制政策,发动西方国家舆论宣扬“中国威胁论”,这是“中国威胁论”得以兴起的政治原因。这样的宣传攻势不只针对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大国,对一些小的社会主义国家也会发起。

“中国威胁论”在东亚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

1991年底,苏联超级大国解体,华沙条约组织解散,美苏对抗的严重局面不存在了。冷战结束对世界和东亚国际格局有重大影响,亚太国际局势趋向缓和,符合亚太人民的根本利益。按照正常发展,1991年末苏联解体后,美苏在远东的对抗不存在了。日本的国际安全环境大为改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必要性受到质疑。但是,美国为了维持全球唯一超级大国地位,需要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影响,为了继续维持日美同盟,需要为这一同盟选定一个新的对手。尽管这几年在美日政府文件中没有点名,但实际已经确定了日美同盟新的潜在对手—中国,美日主张: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的国力迅速增强,将可能成为日美控制亚太地区的障碍。因此,他们要用日美安全同盟体制牵制中国,采取联合行动对付中国。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延续至今约20余年的“中国威胁论”,以东亚地区为重点,以美日为主导,有强烈的政治目的。这波“中国威胁论”的主要内容为:

第一,渲染中国综合国力增长造成的巨大威胁。这波“中国威胁论”一直将渲染中国综合国力增长将对东亚国家和美国造成巨大威胁作为重点。无论美国还是日本,两国媒体在长期鼓吹“中国威胁论”的过程中,不断重复传达一个自认是铁律的逻辑,即“国强必霸”。

进入21世纪之后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正处在从地区大国向世界性大国的发展过程中,综合国力增长很快。对比之下美国及日本的发展缓慢。面对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美日两国政府从冷战思维出发,以博奕论思考中美日大国间关系,处于唯恐被超越的沉重心理负担中。所以,美日对中国釆取了多领域的战略与战术防范。其中不断加强的美日军事同盟只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所谓巧实力外交和美国主导的经济合作区等。而这些战略与战术防范需要有“大借口”,这一大借口即:中国的发展将会对美国主导下的东亚地区秩序构成巨大威胁。而实际情况是中国国家的最高战略目的是和平发展,中国无意成为既往历史上争夺世界霸权的世界大国,也不愿重走世界大国兴起、强盛、衰落的历史老路。

第二,持续抹黑中国的社会进步与发展。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活力、最朝气蓬勃的地区。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正常和可以理解的。外国的批评只要是善意的,中国都欢迎。但是“中国威胁论”的制造者不是这样的。他们拿着放大镜在寻找中国的问题和污点,利用这些持续抹黑中国,并通过持续抹黑将中国描绘成巨大威胁。

第三,肆意曲解中国军事力量的增长。对中国军事力量增长的歪曲,正是这波“中国威胁论”发动的源头。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军事力量还根本不具备大陆之外的投送能力时,美国、日本就开始散布“中国军事威胁论”。日本从1992年开始到1994年,在它一年一度的《防卫白皮书》里都把中国作为重点防卫对象。1995年11月,日本内阁会议通过新的《防卫计划大纲》,在列举可能威胁日本安全的因素时说:“日本周边地区存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强大军事力量,许多国家以发展经济为背景致力于军力扩充和现代化建设”。这一大纲发表后,日本及西方各国舆论都纷纷指出:这实际上是不指名地强调了中国的军事威胁,把中国视为“潜在敌手”。①

1996年3月,为反对台湾岛内台独势力进一步发展,捍卫祖国统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湾海峡举行了大规模军事演习,沉重打击了台独分子的嚣张气焰,向世界宣告中国的统一事业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在国际上产生了强大的震撼作用。美国为阻挠台湾回归中国的进程,派了两个航空母舰编队通过台湾海峡,意在进行武力恫吓。在美国的带头下,一些西方国家也纷纷表达所谓的舆论关切,要消除莫须有的地区紧张局势。而日本在这股反华舆论中表现突出,不断表示:中国举行军事演习,加剧了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对亚太和平有重大影响。此后,关于“中国军事威胁论”就没有停止过,甚至愈演愈烈。

第四,大肆炒作海洋热点问题。中国有8个海上邻国,有一万多公里长的海岸线。由于历史原因,海上边界只有北部湾海域和越南政府在2000年底签订了《海上划界协定》。多年来各国海洋权益和领土岛礁纠纷增多。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海洋维权措施,这本属于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权益方面的正当行为。然而,西方国家舆论和东南亚国家中的一些右翼舆论相互配合,鼓噪出一波“中国海洋威胁论”。在这波“中国海洋威胁论”影响下,近些年在“部分国家,主要受到南海问题的困扰,中国的国家形象仍然不那么令人满意。”②

概括起来,长达20年的“中国威胁论”的主要特点为:

第一,来自美日的声音成为主导。冷战结束后,“中国威胁论”之所以经久不停,与中美日国家间关系演变有直接关系。美国想借“中国威胁论”臆造的假想敌保持在东亚地区的霸权地位,借在该地区制造的适度紧张局势维持在东亚的军事存在,通过多个双边军事同盟企图打造“东亚版北约”。这些年美国官方经常制造有关“中国威胁论”的离奇新闻。2014年11月20日,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称:中国能够破坏美国的电网让美国停止运转。③日本政府则想借“中国威胁论”逐步摆脱战后体制束缚,走上政治大国及军事大国的道路。

第二,美日两国右翼舆论是主要推手。这一时期站在前台鼓吹“中国威胁论”的主要是美国和日本的右翼舆论机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纽约时报》和日本的《产经新闻》。这些世界性媒体的长期歪曲报道,影响了很多国家的舆论机构,形成一股不小的势力,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引导作用。

第三,“中国威胁论”影响范围在扩大。由于美日两国政府和某些右翼舆论机构长期带头炒作“中国威胁论”,对一些西方国家和东亚地区国家的舆论造成较广泛影响。如东南亚国家对中国崛起呈现的复杂心态:一方面,东南亚国家公众普遍认同现阶段美国在亚洲的霸权;另一方面,除了菲律宾和印尼,大部分东南亚国家公众又对中国未来的崛起持乐覌的态度。④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以自己的快速发展带动东亚地区经济发展,并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东亚和世界和平。2010年以后,中国在东南亚的国家形象不断跃上新台阶,甚至在部分国家超越美国,并充分展示了“合作者”的形象。

东亚地区国际格局变化引起美国全球战略重点调整。从2010年起,美国执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并加大“中国威胁论”宣传力度,导致东亚地区国际安全形势有所恶化,地区热点问题上升增多。

“中国威胁论”的实质分析

西方国家舆论在历史上就不断炒作各种各样的“威胁论”,在新中国成立后不断炒作“中国威胁论”。这些表现实质反映了西方国家的政治态度,即对发展中的非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和排斥。他们认为凡是有实力的非资本主义国家的上升发展一定会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的稳定和地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威胁”。

西方国际舆论习惯性炒作“中国威胁论”,主要源于资本主义体制自身基因使然。16世纪至19世纪,资本主义相对封建主义曾经朝气蓬勃、摧枯拉朽,并风靡世界。资本主义出现后才真正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但资本主义在诞生之时,主要通过巧取豪夺横行世界,“资本来到世上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淋淋的鲜血”,充满屠杀与欺骗。资本主义在几百年发展掠夺史中,靠对资本主义的制度自信保持内在扩张动力。进入20世纪之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出现后,就被资本主义视为异端和威胁。此后,(下转31页)( 上接33页)非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普遍遭到资本主义国家的排斥,并被冠以各种“威胁论”。这是资本主义本质作用下的一种本能反映。因此,西方国际舆论炒作的各种“威胁论”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的排异性、排它性反映。

关于“中国威胁论”的应对

“中国威胁论”给中国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增加了复杂不利因素,影响了中国人民和东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近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出现一些民间冲突,冲突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既与美日等国支持菲律宾等国政府侵犯中国南沙群岛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有关,也与“中国威胁论”的传播及造成恶劣影响有关,使某些国家的少数居民对华态度发生变化。

针对“中国威胁论”的恶劣影响,我们应正确积极地应对:第一,中国政府应将消除“中国威胁论”作为日常工作。“中国威胁论”的传播反映了某些国家政府的战略和政策导向。“中国威胁论”的传播反映了这些国家的政府对发展对华关系的多种考虑和防范。这些政策引导会不时出现在学界和媒体上。鉴于“中国威胁论”的这种常态化传播,中国政府应将消除“中国威胁论”的恶劣影响作为日常工作。

第二,加强协调各方面力量以形成合力应对“中国威胁论”。“中国威胁论”的制造者涉及到很多领域,传播者也非常庞杂。中国方面需要加强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应对合力。

第三,抓住重点、针锋相对、予以厘清。“中国威胁论”的形成与内容比较庞杂,其中有的煽动传播作用比较大,有的是跟风起哄凑热闹。因此,我们应该抓住“中国威胁论”的源点和重点,然后针锋相对地驳斥、根据真实事实予以厘清。

第四,科学论证、增强说服力。对“中国威胁论”的批驳不能过于抽象空泛,不能只是从概念到概念的纯粹论证。而是要科学合理进行论证,批驳文章要有事实有根据,有分析有论述。要用民众听的懂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以增强对各国民众的说服力,击破“中国威胁论”。

【注释】

①张历历:《新中国和日本关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02页。

②④黄大慧主编:《东亚地区发展研究报告2013》,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83页,第81页。

③美国福克斯新闻网2014年11月20日报道,引自:《参考消息》,2014年11月20日,第8版。

责编 / 王坤娜

猜你喜欢

中国威胁论应对实质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美术作品的表达及其实质相似的认定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期待实质进展
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应对策略分析
浅谈教师如何应对校园霸凌
石油企业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实践与思考应用
从实质解释论反思方舟子遇袭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