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饲料中微量成分预混技术研究

2015-01-17李方路朱建平

饲料工业 2015年19期
关键词:硫酸亚铁微量光度

■李 智 李方路 朱建平

(1.徐州精艺成食品有限公司,江苏徐州221000;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由多种添加剂组成的复合性预混料中,除了有20%~30%的载体外,剩下的70%~80%都是添加剂,例如1%复合预混料中包括维生素、微量元素、药物、氨基酸、其他添加剂,在这些添加剂中,都有量大和量少之分;又如维生素预混料中,添加维生素时,通常维生素A和维生素E添加的量会比较多,而生物素添加量就比较少.当我们利用传统的加工方法生产时(各种添加剂成分一同添加),问题就出现了,我们把这些量大的和量少的添加剂一起与载体混合,量大的添加剂的一些细粉与也会镶嵌在载体表面,从而降低了载体对量少添加剂的承载率,也就影响了微量成分的承载率,影响微量成分的混合与分级。因此,必须研究如何使载体更好发挥作用,以提高对微量成分的承载率,改善预混料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砻糠粉(无锡华诺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硫酸锌(无锡大江中盛饲料公司);硫酸铜(无锡大江中盛饲料公司);石粉(无锡大江中盛饲料公司);玉米芯粉(无锡大江中盛饲料公司)。

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分光光度计(SPECTROPHOTOMETER);SLHY-001混合机(无锡市中亚良机厂);振动分级筛(上海嘉定粮油检测仪器厂);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上海)];100/150目分级筛(上海嘉定粮油检测仪器厂);油脂(金龙鱼植物油)。

1.3 试验方法

方案一:

载体1 500 g(砻糠,100目以上)+微量添加剂组分(甲基紫0.4 g+硫酸亚铁4 g,150目以下)+常量添加剂组分200 g+其它大原料2 300 g,合计约4 000 g→混合10 min→样品1-1→①测混合均匀度(甲基紫、硫酸亚铁);②下落分级混匀度(甲基紫、硫酸亚铁);③承载力试验。

载体1 500 g(砻糠,100目以上)+微量添加剂组分(甲基紫0.4 g+硫酸亚铁4 g,150目以下)+常量添加剂组分200 g+其它大原料2 300 g,合计约4 000 g→混合20 min→样品1-2→①测混合均匀度(甲基紫、硫酸亚铁);②下落分级混匀度(甲基紫、硫酸亚铁);③承载力试验。

方案二:

载体1 500 g(砻糠,100目以上)+微量添加剂组分(甲基紫0.4 g+硫酸亚铁4 g,150目以下)→混合5 min→+常量添加剂组分200 g+其它大原料2 300 g,合计约4 000 g→混合10 min→样品2-1→①测混合均匀度(甲基紫、硫酸亚铁);②下落分级混匀度(甲基紫、硫酸亚铁);③承载力试验。

载体1 500 g(砻糠,100目以上)+微量添加剂组分(甲基紫0.4 g+硫酸亚铁4 g,150目以下)→混合5 min→+常量添加剂组分200 g+其它大原料2 300 g,合计约4 000 g→混合20 min→样品2-2→①测混合均匀度(甲基紫、硫酸亚铁);②下落分级混匀度(甲基紫、硫酸亚铁);③承载力试验。

方案三:

载体1 500 g(砻糠,100目以上)+微量添加剂组分(甲基紫0.4 g+硫酸亚铁4 g,150目以下)→混合5 min→喷油脂(4%)混合5 min→+常量添加剂组分200 g+其它大原料2 300 g,合计约4 000 g→混合10 min→样品3-1→①测混合均匀度(甲基紫、硫酸亚铁);②下落分级混匀度(甲基紫、硫酸亚铁);③承载力试验。

载体1 500 g(砻糠,100目以上)+微量添加剂组分(甲基紫0.4 g+硫酸亚铁4 g,150目以下)→混合5 min→喷油脂(4%)混合5 min→+常量添加剂组分200 g+其它大原料2 300 g,合计约4 000 g→混合20 min→样品3-2→①测混合均匀度(甲基紫、硫酸亚铁);②下落分级混匀度(甲基紫、硫酸亚铁);③承载力试验。

2 结果与讨论

2.1 方案一试验结果与分析

载体+微量添加剂组分+常量添加剂组分+其它大原料→混合10 min/20 min→各取10个样,每样5 g,以甲基紫作为示踪物的吸光度及数据处理,数据见表1、表2。

表1 混合10 min,甲基紫吸光度

表2 混合20 min,甲基紫吸光度

载体+微量添加剂组分+常量添加剂组分+其它大原料→混合10 min/20 min→各取10个样,每样5 g,以硫酸亚铁作为示踪物的吸光度及数据处理,数据见表3、表4。

表3 混合10 min,硫酸亚铁吸光度

表4 混合20 min,硫酸亚铁吸光度

分析:混合10 min较20 min混合均匀度差别不大。

载体+微量添加剂组分+常量添加剂组分+其它大原料→混合10 min/20 min→做下落分级试验→各取10个样,每样5 g,分别以甲基紫、硫酸亚铁作为示踪物的吸光度及数据处理,数据见表5、表6。

表5 下落分级混合10 min,甲基紫/硫酸亚铁吸光度

表6 下落分级混合20 min,甲基紫/硫酸亚铁吸光度

分析:混合10 min较20 min下落分级较大。

载体+微量添加剂组分+常量添加剂组分+其它大原料→混合10 min/20 min→各取10个样,每样5 g,分别以甲基紫、硫酸亚铁作为示踪物的吸光度,计算E平→做承载力试验→分别以甲基紫、硫酸亚铁作为示踪物的吸光度E上及数据处理,数据见表7。

表7 承载力试验10 min/20 min,E平/E上/承载力

分析:混合20 min比混合10 min的载体承载力高。

2.2 方案二试验结果与分析

载体+微量添加剂组分→混合5 min→+常量添加剂组分+其它大原料→混合10 min/20 min→各取10个样,每样5 g,以甲基紫作为示踪物的吸光度及数据处理,数据见表8、表9。

表8 混合10 min,甲基紫吸光度

表9 混合20 min,甲基紫吸光度

载体+微量添加剂组分→混合5 min→+常量添加剂组分+其它大原料→混合10 min/20 min→各取10个样,每样5 g,以硫酸亚铁作为示踪物的吸光度及数据处理,数据如表10、表11。

表10 混合10 min,硫酸亚铁吸光度

表11 混合20 min,硫酸亚铁吸光度

分析:方案二较方案一混合均匀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载体+微量添加剂组分→混合5 min→+常量添加剂组分+其它大原料→混合10 min/20 min→做下落分级试验→各取10个样,每样5 g,分别以甲基紫、硫酸亚铁作为示踪物的吸光度及数据处理,数据见表12、表13。

表12 下落分级混合10 min,甲基紫/硫酸亚铁吸光度

分析:方案二较方案一下落分级较小。

载体+微量添加剂组分→混合5 min→+常量添加剂组分+其它大原料→混合10 min/20 min→各取10个样,每样5 g,分别以甲基紫、硫酸亚铁作为示踪物的吸光度,计算E平→做承载力试验→分别以甲基紫、硫酸亚铁作为示踪物的吸光度E上及数据处理,数据见表14。

表13 下落分级混合20 min,甲基紫/硫酸亚铁吸光度

表14 承载力试验10 min/20 min,E平/E上/承载力

分析:方案二较方案一承载力较高。

2.3 方案三试验结果与分析

载体+微量添加剂组分→混合5 min→喷油脂(4%)混合5 min→+常量添加剂组分+其它大原料→混合10 min/20 min→各取10个样,每样5 g,以甲基紫作为示踪物的吸光度及数据处理,数据见表15、表16。

表15 混合10 min,甲基紫吸光度

载体+微量添加剂组分→混合5 min→喷油脂(4%)混合5 min→+常量添加剂组分+其它大原料→混合10 min/20 min→各取10个样,每样5 g,以硫酸亚铁作为示踪物的吸光度及数据处理,数据见表17、表18。

表16 混合20 min,甲基紫吸光度

表17 混合10 min,硫酸亚铁吸光度

表18 混合20 min,硫酸亚铁吸光度

分析:方案三较方案一、方案二混合均匀度无明显差异。

载体+微量添加剂组分→混合5 min→喷油脂(4%)混合5 min→+常量添加剂组分+其它大原料→混合10 min/20 min→做下落分级试验→各取10个样,每样5 g,分别以甲基紫、硫酸亚铁作为示踪物的吸光度及数据处理,数据见表19、表20。

分析:方案三较方案一、方案二下落分级降低。

载体+微量添加剂组分→混合5 min→喷油脂(4%)混合5 min→+常量添加剂组分+其它大原料→混合10 min/20 min→各取10个样,每样5 g,分别以甲基紫、硫酸亚铁作为示踪物的吸光度,计算E平→做承载力试验→分别以甲基紫、硫酸亚铁作为示踪物的吸光度E上及数据处理,数据见表21。

表19 下落分级混合10 min,甲基紫/硫酸亚铁吸光度

表20 下落分级混合20 min,甲基紫/硫酸亚铁吸光度

表21 承载力试验10 min/20 min,E平/E上/承载力

分析:方案三较方案一、方案二承载力明显提高。

2.4 数据统计及图表分析

数据统计见表22;图分析见图1、图2。

3 结论

本试验主要是研究了不同混合方法对载体特性的影响,主要是采用混合均匀度、下落分级和承载力试验的方法,通过前面的试验过程和结果讨论可以得出下面几个结论:

表22 数据统计

图1 混合均匀度及下落分级CV

图2 承载力

①用常规混合方法,大量成分中的微小颗粒镶嵌在载体表面,影响了微量成分与载体混合,虽然饲料的混合均匀度无明显差异,但下落分级较高,承载力较低。

②载体和微量组分先混合5 min,再加常量组分、大料混合的混合方法,可以使微量成分与载体充分混合,较常规混合方法混合均匀度无明显变化,但下落分级明显降低,承载力有所提高。

③载体和微量组分先混合5 min,再喷油5 min,再加常量组分、大料的混合方法,可以使微量成分与载体充分混合,喷油之后可防止微量成分脱落,混合均匀度无明显差异,下落分级显著降低,承载率明显提高。

④总的来说,最佳的混合方法是载体和微量组分先混合5 min,再喷油5 min,再加常量组分、大料,可以使载体达到最好的利用。

猜你喜欢

硫酸亚铁微量光度
不同遮光度对红皮云杉幼苗生长的影响
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测定铈铁合金中铈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乘用车后回复反射器光度性能试验研究
碳酸钠及碳酸氢钠与硫酸亚铁反应的探究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硫酸亚铁修复铬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Interaction Study of Ferrocene Derivatives and Heme by UV-Vis Spectroscopy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与含量的测定
黑洞的透射效应和类星体的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