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引进到创办自主的国际化课程
2015-01-17苏州中学校长
新校长 2015年3期
文 / 张 昕(苏州中学校长)
苏州中学国际部:A-Level、IGCSE
苏州中学的国际化可能与其他学校有所不同。2007年开始,苏州中学走了“两条路”:第一条路是与一些机构合作,开办了AP课程班;另一条路是学校与伦敦一所国际学校合作,开办了国际学校。
从2007年开始至今,在国际教育“双轨”走了五年之后,学校进行了总结与反思。2012年,学校对国际课程班进行了改革。在以前与机构合作的过程中, 从师资、课程到管理,都是由外部来介入,这让我们开始考虑:国际课程到底要引进什么?所谓的语言培训到底是能力的培养还是最后仍然沦为学生升学的工具?
因此在2012年,学校结束原来的合作,开设了自己的国际高中项目。对学校来说,我们希望,除了借鉴国际课程的教学理念、管理方式,更能够落脚于学生的培养。
现在,学校在苏州工业园区的校区开设了自己的国际化课程。在同一个校园中,既有传统班级的学生,又有国际部的学生,有时候两边一起合作,相互学习、分享。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中国传统教育在很多方面非常优秀,现在很多国外的学校也在努力向我们学习。中国学校在知识的系统性、对学生培养、学校互动,甚至对教师的投入方面,有很多东西都是值得借鉴的。我注意到一个情况:在世界名校中,往往最“牛”的中国学生都是来自原本土传统学校中的,而非国际部培育出来的学生。
现在我们讨论高中课程国际化,一方面,应该考虑国际课程的本土化;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多思考中国课程如何国际化。也许未来中国课程走向国际也会成为趋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