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南缘成矿规律
2015-01-17崔廷军
崔廷军 傅 星 黄 军
(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
柴达木南缘成矿规律
崔廷军 傅 星 黄 军
(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
分别从成矿物质的时间、空间及成分等方面对青海省柴达木南缘成矿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区内矿产资源是成矿物质在一定的地质历史和构造环境中的聚集,一定的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成矿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②区内矿产的时空分布与物质聚散各单元有着明显的差异,伴随区域构造演化,区内物质来源、成矿环境随壳幔演化而演化,使得不同时代,不同部位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成矿作用并形成不同的矿床组合。上述结论对于区内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成矿规律 成矿物质 时间 空间 物质成分 物质来源
柴达木南缘具“三带夹两弧”地质构造特征,并主要经历了4大构造演化阶段,对应4个成矿期。结合区内构造特征,详细分析了区内成矿规律,为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1 区域地质构造演化与成矿特征
柴南缘地质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了前南华纪陆台阶段、南华纪—早古生代裂陷多岛洋阶段、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特提斯洋演化阶段和晚印支—燕山期叠覆造山阶段等4个发展阶段,对应有前南华、加里东、华力西—印支、晚印支—燕山成矿期,其中以晚印支—燕山成矿期最为重要。
2 矿产的空间分布特征
柴南缘成矿带(亚带)与板块构造单元划分对比结果见表1。
表1 区内成矿区带与板块构造单元对比
2.1 应赛什腾—阿尔茨托山成矿带
柴南缘结合带对应赛什腾—阿尔茨托山加里东期、印支期铁、铅、锌、金、钨、锡(铜、钴、铬、稀土)成矿带。该带位于都兰曲里盆地以北地区,以沙柳河断裂为界又可由北而南分为沙柳河加里东、印支期铁、金、钨、锡、多金属(铜、钴、铬)成矿亚带和大海滩—什多龙印支期铅、锌、银、铁、铜、钴成矿亚带。北亚带形成与加里东期海相火山喷发沉积作用有关的多金属钨锡矿床(SEDEX型)及与超基性岩有关的铬铁矿化和与印支期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矽卡岩-热液充填型铁铜钴多金属(银)等矿产,其中以印支期矽卡岩型矿产最为重要,矿种组合最重要的是铁铜、铁锡、铜钴和铁多金属等。南亚带形成与印支期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矽卡岩-热液充填型铁铜(钴)、铅锌(银)及铜(钴)、多金属矿产,成矿期以印支为主,局部可延至燕山期,成矿作用以接触交代为主,矿种组合最为重要的有铁铜(钴)、铅、锌(银)、铜钴、多金属等。
2.2 祁漫塔格北坡—夏日哈成矿带
祁漫塔格北坡—夏日哈新元古—早古生代岩浆弧带(柴达木陆块南及南东缘)和南侧与岩浆弧带毗邻的祁漫塔格—都兰结合带对应祁漫塔格—都兰华力西期—印支期(—燕山期)铁、钴、铜、铅、锌、锡、硅灰石(锌、铋)成矿带,又以柴南缘断裂带为界的祁漫塔格北坡—夏日哈新元古—早古生代岩浆弧带及毗邻结合带分界对应于乌兰乌珠尔华力西期—印支期铜、锡成矿亚带,都兰—恶色银、铅、锌、铁成矿亚带和野马泉—开木棋华力西期—印支期(—燕山期)铁、铅、锌、钴(金、锡、锌、铋)成矿亚带、双庆华力西—印支期铜、钴、锌、铁(钨、锡、银)成矿亚带。据此可见,在岩浆弧带上铜、锡、银多金属成矿有利,且结合带上以铁钴多金属成矿有利,此外,该成矿带上西段成矿作用远好于东段成矿作用。印支期接触交代-热液充填型铁铜锡(钴)银多金属矿,是该带最重要的成矿期、成矿方式作用下最重要的矿种组合。
2.3 伯喀里克—香日德成矿带
东昆仑多旋回岩浆弧带(东昆中陆块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应伯喀里克—香日德华力西—印支期(—燕山期)金、铁、(钴)、铅、锌、铜、钼(稀有、稀土)成矿带。该成矿带已知矿产20个矿种,已发现内生金属矿产51处,成型矿产地13处。其中华力西成矿期矿产主要为接触交代型铁(钴)、铜、多金属及热液脉型铅、锌矿化,最为重要的是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矽卡岩型铅锌铜及铁(钴)铜成矿系列与矿种组合。印支成矿期是该成矿带最为重要的成矿期,成矿事实多、成矿规模大、矿种类型多,最重要的工业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其次尚有为数不多的接触交代-热液型铜、铁及火山岩型金多金属矿产。此外,该成矿带局部尚发育少量与印支—燕山期斑岩体及中—酸性岩有关的铜、钼矿和矽卡岩型铁矿。
3 讨 论
前南华纪研究区屡经裂陷与联结,地壳不稳定、较厚、温度梯度较高,有着比后来强烈的多的火山-沉积作用,从而形成了展布于区内东昆中多旋回岩浆弧带上的古陆块体中的前南华纪沉积变质型铁矿。进入显生宙以来,壳幔进一步向前演化,于南华—早古生代间的加里东运动期结束了秦祁昆多岛洋的发展,完成了大洋岩石圈向大陆岩石圈体制的转变。与此同时,区内三大结合带作为裂解带,下切至下地壳或上地幔,分别见有加里东期的中—基性火山岩浆活动和零星分布的基性—超基性岩(带)并见有铬铁矿化与为数不多的火山喷流沉积型铁多金属矿产,主要见之于柴北缘、东昆中结合带上。期间陆块焊合,可能由于陆陆碰撞,岩浆源较浅,就位的中—酸性岩体主要成规模分布于东昆中陆块上、柴达木陆块西段也有见及,但成矿事实少见,可能主要起到了壳内成矿元素初富集作用。
当区内地壳演化到华力西—印支(—燕山)期时,西域板块南缘已成为一个以昆南断裂带为边界的活动大陆边缘,在地壳强烈加厚的同时,局部构造带承袭先期的构造强烈活动,成矿动力学系统明显增强,岩浆来源深度大,火山岩浆活动强度在巴颜喀拉残留洋的最终闭合过程中达到了顶峰。华力西期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主要见之于东昆中陆块和祁漫塔格西段的岩浆弧带及南部的结合带上,总的成矿作用较弱,以接触交代型的铁(钴)、铜、多金属为主,而印支期(—燕山期)由于特提斯洋壳的强烈俯冲碰撞、陆壳加厚并伴有上地幔部分垮塌,重熔岩浆成矿物质源区广泛,深源岩浆富含金,加之气水溶液丰富,因此当柴北缘结合带、祁漫塔格—都兰结合带伴随巴颜喀拉残留洋再次裂陷时,先期的规模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使之主体向区内迁移,但有别于不彻底的断续陆内裂陷。同样的裂陷、走滑也发生在相邻的部分地区,如五龙沟、托克妥和大海滩—什多龙地区。由于各单元基底物质和成矿物质预富集以及该期岩浆活动方式存在着显著差异,因而该期火山—岩浆—成矿作用虽强,但其结果却相差较大,从而造就了区内“三带二块”上成矿部位、矿床组合、成矿潜力上的巨大差异。
2015-03-16)
崔廷军(1982—),男,工程师,810008 青海省西宁市生物园区经三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