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适三种关系 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

2015-01-17赵金阳

基础教育参考 2014年23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家校师生关系

赵金阳

近年来,教师职业幸福感成为教育领域高度关注的话题,其指数的高低决定着教育目标能否达成,决定着学生受教育过程的健康程度。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指数,有利于我国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新时期教育创新和改革,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在市场经济基本形成、社会生活方式急剧变化的大背景下,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有诸如工作维度、生活维度、家庭维度、社会维度等方面的诸多因素。作为影响教师职业幸福的一个重要方面,调适好教育工作上的三种关系对于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调适师生关系,做学生信赖的引路人

师生关系是教师职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无论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模式,还是今天变化万千的新媒体教学模式,都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组织与被组织、引导与被引导的关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每位教师乐于教学、感受职业幸福的前提。如果因为教师的原因使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关注、期望和关爱,师生关系就会充满不理睬、不相信、不配合甚至冷淡、对抗等情绪,此时,作为师生关系的一方——教师,是感受不到教育过程中的幸福的。

笔者认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不断调适师生关系,从教师的角度做好以下几方面的修炼功夫。

一是要亲切,忌凶。作为教师的第一项修炼,就是要有亲和力,语气上温和,表情上友善,让学生没有惧怕感、距离感,不把老师当外人,使学生敢把心里话跟老师讲,乐于跟老师打成一片。在很多师生发生矛盾的案例中可以发现,有些学生的“恶”就是被教师的“凶”激发出来的。所以,当学生出现抵触情绪时,教师一定要进行反思:语气是不是太重,眼神是不是有点凶,表情是不是有点冷。在师生之间,多对孩子们微笑,多用慈善的目光抚慰,摸摸他们的头,鼓励几句,善意提醒几声,往往能拉近和学生的距离。

二是公平,忌偏。在市场经济、自媒体背景下成长的新一代学生对公平的渴望尤为强烈,无论在高年级或低年级,无论现实情况如何,教师都要在学生中倡导公平的理念,带头践行“公平”、“公正”这一普世价值观。只有在校内外坚持做到了公平,无论家庭条件好还是坏,学生父母地位高还是低,均一视同仁,没有亲疏之别,学生才能感觉到尊严,也才能由此尊重自己的老师。

三是普遍关注,忌嫌。教师的一个重要责任是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关注和重视,而不是被忽略或遗忘。事实证明,教师不经意地忽略一个学生,足以毁掉他的一生,而一个关注的眼神、一个善意的动作可能让学生感受到重视,感悟到世界的美好和人性的温暖。所以,当学生脏兮兮出现在学校时,教师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指责,而是帮他清洗干净;当一个从不发言的学生主动发言时,教师首先不要评价其发言的质量,而是表扬他发言的勇气。

四是要有耐心,忌烦。从某种意义上讲,耐心就是爱心,绝大多数教师掏心掏肺为学生好,但学生却不领情,究其原因就是教师在付出爱的同时缺乏耐心。学生是敏感的,他们能从教师说话的语气、表情、甚至步伐的变化中,轻而易举捕捉到教师“烦”的情绪,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只有远离老师、逃避老师。所以,教师要不断改善工作方法,提高效率,调整情绪,不性急、不求快,用自己的耐心去敲开学生的心门。

二、调适家校关系,做家长放心的合伙人

在不少教师看来,现在不仅学生难教,而且家长也难打交道。他们要么对教师的教育方式指指点点,要么过于维护孩子的权益使教师无所适从,甚至还有少数家长蛮横无理,说一些不尊重教师的话,做一些不尊重教师的举动,较低的家校互信势必影响家校关系,势必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幸福指数。

当前,多数家长只有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承载了他们所有的希望,耗费着他们全部的精力,在教育问题上,他们一致要求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所以,对学校、对老师,家长们会非常关注甚至是苛刻要求。作为新时期教师,必须正视这种变化和现实,理解家长高标准教育的需求,主动去调适家校关系,提高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互信力,实现有效沟通,达成教育合作,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无缝对接。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以下三点不可忽略。

一是开放的心态。教无定法,在家长面前,教师要适度放下“内行权威”的架子,吸纳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合理化建议。虽然家长在教育方面缺乏对照,加上特殊的感情因素,对孩子的了解和判断难免片面,但毕竟他们朝夕相处,最熟悉孩子的成长背景和心路历程,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较好地分析、判断、择取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就要合理利用家长的信息优势和情感优势,让家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定期组织开展家校沟通座谈会、教学开放日、家长经验交流会、家庭走访等活动,真诚倾听家长对学校德育、教学、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拓宽认知角度,开阔教育视野,更好地实施家校联动教育。

二是正能量的传递。教师不能把家长当作出气筒,当作自己垃圾情绪的处理站,不能一打电话就是投诉,一家访就是告状,因为这些负面信息也容易激发家长的负面情绪,不仅起不到合作教育的目的,相反可能造成家长从此害怕教师来访。教师要巧妙地把欣赏教育延伸到家庭,找出学生的亮点,多一些正面信息的传送。例如,把学生帮助他人的事迹告诉家长,把学生在某一次活动中的优秀表现讲给家长听,带一份高质量作业或试卷给家长看,多在家长面前肯定和鼓励孩子,帮家长树立对孩子的信心,通过改善亲子关系,进而改善家校关系。

三是沟通技巧。在和家长打交道的时候,教师要做到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注意交流的语言、表情及姿势,让家长体悟到教师对其孩子的关切和爱护;要注意场合,既不打击孩子,也不让家长丢面子。当家长来到学校,宜把家长当客人,要有必要的接待和礼节,使家长认识到学校是公共场所而有所约束;当教师走访家长,宜把家长当朋友,坦诚告知学生在校情况,真诚提出家庭实施共同教育的具体建议,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诚恳和担当,对老师放心,对学校教育放心,让家长时刻感受到孩子不断成长的信心和希望。

三、调适同事关系,做同事倾心的同路人

同事关系是教师众多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种,教师之间的亲疏好坏往往影响其工作情绪,进而影响其工作热情、工作效果甚至生活质量。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整体有知识、有个性,但对人对事相对敏感,容易产生挫败感。教师从事的是一项特殊的事业,需要心灵的沟通和协作,需要一种和谐、团结、协作的同事关系。理性调适教师同事关系,构建和谐愉悦的共事环境,不仅能有效提升工作质量,更能提升教师工作幸福度。

调适同事关系,一要换位思考多理解。学校内不同岗位人员,由于角色、责任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就会不同,其思考问题、要求做法可能大相径庭,学校管理者考虑较多的是学校全局性问题或教师共性问题,既要激励能力强的,又不能放弃能力差的,既要讲求统一步调、同一标准以彰显公平,又要适度侧重以凸显特色。而教师则更多考虑个性的问题,强调个体的困难和需求。要协调此类矛盾,就需要在学校制度的原则基础上,彼此多换位思考,共同体谅。学校管理者要多关注、了解一线教师的需求和具体困难,少一些苛求和责备,多一些关心和问候;在处理工作安排、评优评先问题上要坚持制度先行,公正公开,一碗水端平,不让教师有存疑的空间;教师要多体谅管理层对全体的关注和制度的刚性执行,不把自己的委屈和需求无限放大,避免只看到自己的成绩而忽略他人的付出。

调适同事关系,二要修炼心态多谦和。同事之间平等相处最为重要,不能因为专业能力强、教学效果好而心生傲气,看不起同行,不愿意与他人搭班合作,或者动不动指责学校、贬低同事,这样只会使自己逐步孤立,同事不支持,领导不敢用。因此,身为教师,不论能力强弱,都要以谦和的姿态对待同事,每人各有长短,用自己的长处去帮助他人,用自己的短处提醒自己。此外,教师要有一种平淡的心态对待荣誉和利益,对工作上的荣誉只可争取,不可争夺,争夺就会伤感情,就会损害同事关系,同时也损害了自己在同事心中的印象。教师之间的同事交往,更要有一颗与人为善之心,不搬弄是非、拉帮结派,多一些同事之间的关心和互助,少一点猜忌和排挤;不拈轻怕重,不推过揽功,始终以平和心态和宽大胸怀悦纳同事。

调适同事关系,三要擅于化解矛盾。整体而言,我国各地公办教师的流动性不大,多年在同一个圈子工作生活,难免会产生或大或小的矛盾和误会,如果不主动采取措施以大化小、以小化无,任由这些矛盾或误会在教师之间发酵,必定影响学校团结,也影响教师情绪和心态。对此,教师要善于和同事沟通,用幽默去化解、用宽容去感化,及时消除同事之间工作生活上的误会和矛盾;要以阳光的心态、诚恳的态度和奉献的精神,主动组织一些有利于工作和团结的社团小组,多参与一些有益身心的集体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同事之爱、同行之乐。

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散布阳光在别人的心里,你心里就必得先有阳光。散布阳光是教师的职责,让自己心里先有阳光也是教师的职责,要把后一个职责履行好,就要持续不断调适好以上三种关系,这是教师走向幸福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幸福教育的必由之路。

(责任编辑   刘   颖)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家校师生关系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对策分析
解读·教师职业核心能力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