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弯弯
2015-01-17郑元菊
“郑老师好”。一个阳光、帅气的男孩主动跟我打招呼。
“是张程吧,都读南一中了。长高了,都快认不出来了。怎么样,成绩还行吧。”我也十分高兴这次意外的相遇。
“还可以吧。”张程高兴地说,“我老家的路修好了,请老师到我家去玩,我陪你爬山。”
……
一声问候把我的思绪牵引回到了六年前,那是我还在白鹤船小学支教时的一次陪走。白鹤船小学位于南漳县西南山区,由于那里的地理条件限制,学生一开始上学就必须寄宿。低学段(1—3年级)学生放学必须有家长签字方可离校。
一个周六的早晨,高年级学生排着队唱着歌儿离开了校园,低年级的学生也被家长陆续接走了,热闹的校园安静了下来。我给3岁多的女儿穿好衣服,准备把三年级《接送卡》收进去,核对一下,发现还有一栏没签字,我扫视了一下校园,在花池边发现我班张程同学还在那儿。
他正抱着背篓,靠在水池边,一脸愁容和无奈。今天准是又没人接,偶尔走早一次,也是别个家长代签字。差不多每个周六快到中午见他没回家,家长才肯来学校来接,周六上午的生活多由我这位住校老师管。别的孩子都走了,他却无人接,一人留在那里,想必心里总会有些难受。我每次跟他家长沟通也没能起到效果,家长总是带着侥幸心理,有人签就少跑一趟,没人签再来,没准这次又这样,对他家长的做法我也不禁有些来气。
“张程,你上星期回家是不是又忘了跟家长说星期六准时来接,怎么每次都有你。”我略带责备地问他。他胆怯地向前挪了两小步说:“爸爸、姐姐打工去了,妈妈说他这个星期六要去别人家里帮忙,可能要晚点才能来。”要是就这么等下去,还不知道会等多久,兴许到晚上都可能看不到他妈妈来。一个星期吃住在校,张程的头发、衣服落满灰尘,手脸都有一块块的污渍,背篓里装着几个没洗的空菜瓶,早该洗洗了,也应该让孩子早点享受家庭的温暖。
我随手在空栏处写下“郑元菊”三个字。在金色的阳光下,我背着女儿,张程背着背篓,我们一起走在去付家山弯弯曲曲的山路上。没走多远,“老师,我一个人走,我不怕。”张程胆怯地对我说。让他一个人走,有些不放心,也失去了签字的意义,下次家长更不会来接。我说:“今天老师没事,想跟你爬爬山。”春意盈盈,小草悄悄地从石缝里钻出来,映山红露出深红的花骨朵,我情不自禁地说:“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到校外走一走,真新鲜,外面的空气就是不一样。”
山路弯弯曲曲,路宽刚好够一人走,等树叶长茂盛了,能把骄阳遮得严严实实。背篓在他身后晃悠,走起路来丝毫没有磕碰的感觉,左转右拐,还挺麻利。我不习惯走山路,丝毫不敢怠慢,紧跟在他身后。这山路,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他平时不爱说话,今天却能侃侃而谈,从他的话语中,我知道爬上山顶就可以看到他家,还知道他们村子里最近发生的那些新鲜事。
到半山腰了,我浑身出汗,腿脚酸软,爬山路感觉有些举步维艰,渐渐地与张程的距离拉远了。没办法,走不动了,我把女儿放下,鼓励她下来走,遇到路陡时,我从后面推着女儿上,平路时鼓励她自己走,我和女儿还喊着口号“一二、一二……”张程见我们走不动了,说:“郑老师,这路我熟悉,我不怕。”他的意思是别再送他了,望着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路,听见林中有小鸟在地上踩着落叶的声响,感到林中的山路有些阴森。我不禁有些寒意,何况一个9岁的孩子,我有些不敢想,还是送到吧。
这山路,我多次抬头,依然是“高不可攀”。“张程,快到了吧?”我忍不住问道。他说:“没多远了,只有三个弯了。”他走走等等,我总用再坚持最后五分钟,坚持就是胜利,给自己鼓劲。终于,气喘吁吁地爬上山顶。五里多山路,我们用了2个多小时。看前面海阔天空,倒不觉得腿累腰乏了,顺着张程的指引,我知道哪儿是他家了。
张程,我在这儿看着你,你回吧。他欲言又止,时不时地回头望望我,而眼里流露出的感激也写在了我心里。
责任编辑 张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