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品质一流的背后
2015-01-16佘瑞龙
文 / 佘瑞龙
和整个教育体系一样,芬兰的职业教育传承了最核心、最基本的理念——均衡、平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核心课程,全国乃至全欧盟统一。不论城乡、不论族裔、不论性别、不论财富地位,每一个芬兰人都享有国家提供的均衡职业教育。所有职校学生皆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接受质量一致的职业教育。
笔者在芬兰培训之余,偶遇了一个叫Piia Katajapu的在校初级职校生,相当于国内的中职生。闲聊中,她告诉大家,在芬兰人们尊重劳动,崇尚技艺,熟练的技术工人与白领相比在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上没有明显差距。贫富差距小,各职业收入的差距也小。由于芬兰缺乏劳动力,许多企业都用高工资来吸引优秀的技术工人。一个好的技术工人每小时工时费达到13欧元至20欧元。而且,芬兰的职业学校跟其他学校一样有很高的声望,熟练技术工人也有较高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所以职业教育学生选择专业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她学的是酒店服务,就是因为她喜欢这一行,希望毕业后能拥有自己的咖啡吧。说话间,她笑得很自信……
可以没考试,只“演示”
芬兰职业教育遵循模块化教学和技能演示的原则。一般6周一个模块,第1、2周学习专业课,第3周学习公共课,第4周“做中学”,第5、6周进行技能演示,6周完了再如此循环。
在芬兰,有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比如理发师要有职业资格证书才可以上岗。职业资格证书是企业用人的必要条件,未经过系统职业教育与培训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者不得上岗就业。因此,芬兰职业学校不存在以分数为衡量标准的考评体系,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不用为了学生成绩而工作。衡量教育成果都由教师自行按照欧盟专业核心课程标准设计测验形式,有的教师甚至从不进行测试,最多就是“演示”。
芬兰职业教育是2006年引入职业技能演示(vocational skills demonstrations)的。比如师徒制的学生就可以借此展示职业教育专业所学,由雇主代表、教师等共同对演示者进行等级评定。为确保职业技能示范质量,由培训机构提名的地方议会负责技能演示工作的评价及相应合格证书的授予等。通过这样的演示就可以申请获得欧盟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甚至全球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可见芬兰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真正的“世界公民”。
对于职业学生的评价,一般采用以下方式:一是教师在课堂上做出的诊断性评估、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教师全面负责评估方式的设计和使用,拥有高度的自主权;二是学期结束时的综合评估,每个学校都将根据国家的指导制定各自的评价标准,然后由任课老师共同为每个学生发放一个成绩报告单,其中不仅有各个学科的成绩而且也有对学生行为、参与度等非学科学习的评价。
这样彻底放开的机制没有造成混乱,反而促使教师出于职业的责任感,发自内心地去努力培养学生。同时由于没有了成绩的竞争,学校和教师也自觉地不断创新教育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芬兰职业教育不是作为基础教育的补充而存在,职业教育有独立的职业教育体系,实施初中后和高中后两级分流,注重职高和高职的相互衔接,即应有高等技术学院主要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形成从中职到高职专、本科直至专业硕士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
另外职业学校教得少,学得多。芬兰职业学校教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开发自己的课程,全面评估学生的成长。芬兰教师相信学习并不仅仅发生在教师的正式课堂中,学生在课外,在实习工厂,在与师傅的交往过程中,甚至可以学到更多。因此,芬兰的中职学生一般上课到下午两点,剩余时间参加课外活动或各种实训或娱乐俱乐部等。
量身定做个性发展
在芬兰,青春期的中职校学生,女生们化淡妆,涂睫毛膏或挑染头发,她们喜欢看美国电影,喜欢听流行歌曲,喜欢穿风靡的流行服饰,喜欢电玩、网络,等等。所有青少年们该有的青涩、自我、新潮流,芬兰学生都有。但师长却任其自然发展,没有人去刻意禁止、管制,反倒鼓励孩子们表现得落落大方、成熟自得。然而,世界各国教育体系和师生群体所拥有的多种焦虑、竞逐,在芬兰却都归于最根本的人性化思维,量身定做个性化发展。以行之自然、不疾不徐、不争不抢的基本理念贯穿整个职业教育。
量身定做个性发展还体现在现代学徒制。典型的学徒制培训有这样几个要素:实行交替式培训和学习,约2/3的时间用于在企业接受培训,约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学徒工与企业雇主签订一份学徒合同;企业指派一名师傅指导和监督学徒工在企业接受生产技能力的培训;学徒工在学徒期间享受学徒工资;企业主、职校老师、学生等为学徒量身定做学习实训计划、共同制定实训内容和培训合同;培训结束后经“展示”合格授予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
学徒制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首先是学徒制能为学生量身定做实训计划,培训同就业有着更密切联系,学徒工的就业前景比较明朗,大部分学徒工结业后能被原企业录用。例如,于韦斯屈莱学院的学徒工毕业后的录用率达到90%~100%。其次是实训内容由社会合伙人共同制定,适应企业的需要,突出对学徒工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最后,学徒工在企业接受培训不但不缴纳学费,而且还享受学徒工资,一般拿熟练技术工人工资的80%~90%,以后按比例逐年增长,大大提高了学徒工的经济独立性,这也是学徒制培训具有吸引力的一个原因。
量身定做还表现在创业教育。在芬兰,职业教育讲究学生在校就根据自己专业所学进行创业教育。学生在校根据自己专业所学、能力所向,创业老师和学生一起制定创业计划,然后在校开为期一年的“公司”。比如,在AO组织下的几家职业学校学生的创业公司从以前的4个发展到了如今的98个。
以专业赢得尊严
职业教师是芬兰最受欢迎和最受尊重的职业。职业教师收入始终处于中上层,工作环境舒适,社会地位崇高。职业教师进入门槛十分严格甚至近乎苛刻,一般都拥有硕士或以上学位,并要有3~5年企业工作经验(非教学经验),还要有实际的教学经验。
芬兰在培养职业教师的过程中非常注重研究素养的培养,职业教师不仅要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和教育研究技能,还要在日常工作中熟练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并不断积极地探索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以一个研究者的工作态度和方式独立地、批判地进行教育教学改进问题的研究。因此,几乎所有职业学校的课程都会培养合作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能力的学习、批判性反思和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同时要求职业学校学生开展研究性项目以了解研究在职业教育实践指导中的重要作用。
给我们培训的Maria Linnavirta老师就向我们展示了她自己的入职资格。
看来芬兰职业教育的老师门槛不小啊!Maria Linnavirta老师说,芬兰人之所以能静下心来对教师进行精心培养和挑选,得益于他们不受考试成绩的左右。学校不必用主要精力“为分奔忙”。
芬兰职业教育主要采用16~20人的小班化小组参与式教学,学习形式多样。如on-the-job learning(工作中学-初级职业学校)、Apprenticeships(学徒制-成人培训)以及Practical training courses(实训-初级职业学校)等实践模式。70%~80%的职业教育是在车间完成的。
在机电部的工业电气自动化实训场地,也就是“工作中学”的场所,木制的小房子里,两个学生在用铅笔规划图纸,另外两个学生正在排装线路……在科技物流部的木工实训场地,看到学生自己做的精致的木制凳子、洗衣板,大家都惊诧不已。这些实训场地论硬件设施不如上海的某些学校,但是让老师们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芬兰职业教育的实训实用、简约。譬如和他们发达的森林产业相关的林业、园艺、木工、机电等,和他们服务业、旅游业相关的商贸旅游专业、餐饮服务专业以及福利专业等。
职业教育是场马拉松
除了职业中学,芬兰还十分重视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衔接,加强教育和工作生活的联系。
每所大学都设有职业发展课程和其他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统称为“发展学习中心课程”,这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学习者在学校学习期间需要尽早熟悉未来工作环境,因此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是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由于迄今为止还没有系统的培训能与未来职业相匹配,因此芬兰采纳最具操作性的最有效的定义,诸如“工作中心”、“需求驱动”和“应对环境”来发展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竞争力。相对教育理念的更新而言,尽可能给学生一个清晰的职业发展图像和雇佣前景变得更加重要。在芬兰《2011~2016年教育和研究发展规划》中,职业教育和培训质量标准的修订加强了对工作中的规则、社会影响力这些知识的评价。提供职业竞争力的评估,也将成为联系教育和未来职业生涯、未来更好生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