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的影响
2015-01-16龚建娥方云斌汤维新
龚建娥 方云斌 汤维新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的消化内科急诊,尽管近年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但AP 病死率仍高达20%以上[1]。目前AP 治法已从早期外科手术治疗转为内科保守治疗。AP 发生、发展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祖国医学认为AP 属于腑气不通,气滞血瘀,热毒壅盛,耗气伤阴病症,以活血祛瘀为基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2]。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丹参素和盐酸川芎嗪,有通行血脉、活血逐瘀的功效,临床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主要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但近年来其临床使用范围逐渐扩大[3]。本研究观察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NF -κB 炎性反应通路的影响,并探讨了其相关的临床疗效。
材料与方法
1.临床病例资料:收集2012 年6 月~2014 年2 月兰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8 例,急性胰腺炎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2013 年上海会议制定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4]。排除对象:心、脑、肺、肾等脏器严重障碍者,恶性肿瘤,凝血功能功能障碍者,妊娠和哺乳期妇女。68 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每组34 例。对照组男性20 例,女性14 例,患者年龄32 ~68 岁,平均年龄51.4 ±10.2 岁,轻度10 例,中度12 例,重度12 例;观察组男性19 例,女性15 例,患者年龄33 ~67 岁,平均年龄50.7 ±9.8 岁,轻度9 例,中度13 例,重度12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临床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另取笔者医院健康体检者30 例作为正常对照,其中男性17 例,女性13 例,年龄32 ~70 岁,平均年龄51.8 ±10.7 岁,正常对照和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患者均知晓本实验,并同意本研究,所有操作均符合笔者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要求。
2.治疗方法:(1)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例如:抑制胰酶,分泌抗感染,补充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发生等。(2)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吉林四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6448),10ml 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稀释,每日1 次静脉滴注。7 天为1 个疗程,两2 个疗程后评定效果。
3.P65、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表达的检测: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5ml,1500 ×g 离心20min,取上清,P65、IL-6、TNF -α 表达的检测使用ELISA 法,检测试剂盒购自上海伊华临床医学科技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对照标准品使用日立HICTHI-708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P65、IL-6、TNF-α 表达水平的改变。
4.临床疗效分析:参照赵相等[5]的方法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好转,血、尿淀粉酶有下降趋势;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或恶化,有效率(%)= 显效率+有效率。
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2.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实验数据连续性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丹参川芎嗪对急性胰腺炎患者NF -κB 炎症通路的影响: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NF-κB 信号通路中P65 蛋白,以及NF -κB 信号通路下游IL -6、TNF - α 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1),治疗后两组P65、IL-6、TNF-α 表达均出现显著减低(P <0.05 和P <0.01),但治疗后观察组减低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表1)。
表1 丹参川芎嗪对急性胰腺炎患者P65、IL-6、TNF-α 表达的影响(μg/ml)
2.两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的比较:从表2 可见,观察组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16 ±1.64、3.34 ±0.93 和9.38 ±2.56 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12 ±2.52、4.43 ±1.21 和12.64 ±3.61 天(P <0.05)。
表2 两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的比较(天)
3.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对照组显效18 例,有效9 例,有效率为79.4%,观察组显效21 例,有效10例,有效率为91.2%,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n(%)]
4.两组并发症的比较:从表4 可见,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4%,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表4 两组并发症的比较[n(%)]
讨 论
临床研究中发现急性胰腺炎后,虽然经过手术清除坏死病灶或者引流,仍不能阻止胰腺炎症的发展和坏死过程,从局部的胰腺病变迅速发展成为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是急性胰腺炎的常见临床表现,通过“板机样作用”触发炎性介质的“瀑布样级联反应”,这也是清除病灶后胰腺炎症继续发展的主要机制之一[6]。中西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是我国急诊医学的一大优势[7]。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的主要成分丹参素和盐酸川芎嗪具有降低血液黏度、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抗氧化的作用,本研究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观察到了加用丹参川芎嗪观察组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随后临床疗效的统计分析也显示了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用药期间都发现相关的的临床不良反应,上述结果说明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级联式的炎性介质释放诱发的瀑布式炎性反应是急性胰腺炎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IL -6、TNF -α 是重要的炎性介质[8]。本研究也观察到了急性胰腺炎患者IL -6、TNF -α 较正常对照人群显著升高,IL-6、TNF -α 表达受到NF -κB 信号通路的调节,NF-κB 的活性主要通过释放P65、P50 蛋白进入细胞核,发挥转录因子活性,调控IL -6、TNF-α 表达[9,10]。本研究也观察到了NF -κB 信号通路中的P65 蛋白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显著升高,经过临床积极治疗P65 蛋白出现减低,IL -6、TNF -α 也会相应的减低,并且丹参川芎嗪观察组对上述炎性介质释放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述结果说明了加用丹参川芎嗪后更有利于阻止急性胰腺炎瀑布式炎性反应的发展,抑制NF-κB 通路可能是其作用机制。总之,本研究显示丹参川芎嗪可以抑制NF -κB 通路减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炎性反应,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中应用。
1 Gasparovic V,Dakovic K,Gornik I,et al.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as a part of multiple dysfunction syndrome[J]. Coll Antropol,2014,38(1):125 -128
2 高洪刚. 中西医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学,2013,14(8):126 -128
3 杨军,顾元龙,钱毅,等. 丹参川芎嗪腹腔灌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3,19(2):153 -156
4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华胰腺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上海)[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33(7):530 -535
5 赵相,贾玉东,刘海涛. 复方丹参联合乌司他汀治疗急性胰腺炎[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9):317 -319
6 Brand M,Gotz A,Zeman F,et al. 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laboratory,clinical,and imaging findings as predictors of patient outcome[J]. AJR Am J Roentgenol,2014,202(6):1215 -1231
7 孟秋菊,吕冠华. 急性胰腺炎的病机演变与中医证治思路探析[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2):116 -118
8 Jiang CY,Wang W,Tang JX,et al. The adipocytokine resistin stimulates the production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TNF-α and IL-6 in pancreatic acinar cells via NF -κB activation[J]. Endocrinol Invest,2013,36(11):986 -992
9 赵靖,郑驰,刘曦,等. NF-κB 与重症急性胰腺炎[J]. 西南军医,2013,15(3):271 -274
10 Huang H,Liu Y,Daniluk J,et al. Activation of nuclear factor-κB in acinar cells increases the severity of pancreatitis in mice[J]. Gastroenterology,2013,144(1):202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