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敷贴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观察
2015-01-16黄佩宁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妇女儿童医院妇产科529100
黄佩宁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妇女儿童医院妇产科 529100
中药敷贴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观察
黄佩宁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妇女儿童医院妇产科 529100
目的:观察中药敷贴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给予支持治疗加用中药膏敷脐,对照组30例只给予支持治疗,两组均于治疗7d后进行疗效判定,并于治疗后1个月随诊。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加用中药敷贴治疗妊娠剧吐起效快,疗效确切,便于操作,值得推广。
妊娠剧吐 中药膏 敷脐
孕妇妊娠5~10周频繁恶心呕吐,不能进食,排除其他疾病引发的呕吐,体重较妊娠前减轻≥5%、体液电解质失衡及新陈代谢障碍,需住院输液治疗者,称为妊娠剧吐,发生率0.5%~2%。妊娠剧吐是指妊娠早期出现的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绝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后会痊愈,极个别患者可能发生电解质紊乱、韦尼克脑病,甚至死亡[1]。我院针对孕妇不容易接受内服药治疗的特点,采取临床外用制剂外敷脐部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7月在我院诊断为妊娠剧吐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主要病症以及从事职业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诊断标准 依照《妇产科学》第8版的标准进行确诊,经B超证实是宫内妊娠,并且排除胃肠炎、胆囊炎、肝炎、胰腺炎、脑瘤等病症。
1.3 治疗方案 两组患者均采用支持治疗,即每天静脉补充能量、维生素C、维生素B6、氨基酸等,并按照患者血生化结果实际情况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患者视病情采取禁食或流质饮食,总补液量2 500~4 000mld。病情好转可增加饮食量后酌情减少补液量,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观察组给予中药膏敷脐,每天1贴,24h不间断,7贴为1个疗程。而对照组仅给予支持治疗。
1.4 观察项目 (1)呕吐、倦怠、头晕、食欲情况;(2)血常规、尿酮体、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3)用药不良反应。
1.5 疗效标准 (1)治愈:能够正常进食,尿酮体已转阴性,恶心呕吐的症状已消失,各项检验指标恢复正常。(2)显效:进食得到改善,尿酮体转阴性或者减少,恶心呕吐的症状消失或者偶发,各项检验指标发生明显的改善。(3)有效:可以进食,恶心呕吐的次数已减少,程度有所减轻,各项检验指标有所改善。(4)无效:尿酮体阳性,恶心呕吐的症状仍无改善。
1.6 统计学方法 两组之间对比采取t检验或χ2检验。P<0.01为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两组的呕吐症状以及尿酮体阳性消失情况比较 观察组呕吐消失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尿酮体检验阳性消失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并无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呕吐症状、尿酮体阳性检验消失情况比较(n)
2.3 停药后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复发率为13.33%(430),与对照组的63.33%(1930)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2.4 观察组安全性检查结果 中药敷贴对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指标无明显改变。见表3。
表3 观察组安全性检查结果(n=30)
3 讨论
妊娠剧吐的西医病因迄今未明,可能与体内激素作用机制有关,与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关[2]。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维生素B6的缺乏也可能是导致发病的原因。此外,精神因素对妊娠剧吐的发生有着较大的关系,精神紧张也可加重病情。中医认为,发生妊娠剧吐的主要机理是冲气上逆,胃失和降。
妊娠剧吐的治疗对维持正常妊娠有重要意义,为保障婴儿健康,应及早就诊避免发生严重后果。目前治疗该病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通常采取补液支持、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但疗效不佳,也容易复发。
采用穴位贴敷疗法,以中医学说为依据,位于脐部的神阙穴与人体内脏关系密切。将中草药物研磨成细末,用姜、酒等调成糊状贴敷在脐部的神阙穴位。药膏敷脐之后,刺激穴位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调节免疫机能,有降逆止呕的功效,达到治病的目的[3]。脐的静脉网和门静脉相通,皮肤筋膜相连腹膜,药物分子比较容易进入细胞间质,弥散到全身,产生药效。
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妊娠剧吐操作简便,并且无创伤、无并发症,治疗效果明显,尤其适合孕妇使用。因此,采取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值得推广使用。
[1] 宋薇薇,张世姝,尚涛,等.妊娠剧吐280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2):128-129.
[2] 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 孙桂云.穴位贴敷为主治疗妊娠剧吐临床研究〔J〕.中华实用医学,2000,2(1):47.
(编辑落落)
R714.25
B
1001-7585(2015)12-1635-02
201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