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含毒性成分中成药的应用探讨

2015-01-16琳,

中成药 2015年7期
关键词:斑蝥本院中成药

时 琳, 薛 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

含毒性成分中成药的应用探讨

时 琳, 薛 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

目的通过分析本院含毒性成分的中成药的使用情况,讨论对于此类药物应如何合理使用,保障用药安全。方法统计并分析本院现有中成药品种及处方发现的问题,包括毒性成分、使用科室、功效分类、联合用药、用药金额、用药频度、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结果中成药品种数共417种,其中含毒性药材者为20种,占4.8%。从使用情况上来看,应用含毒性中成药的科室以内科和骨伤科为主。通过查阅本院10年内不良反应报告,统计出中成药不良反应共386份,其中有32份涉及含毒性成分的中成药。结论含毒性成分的中成药虽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因使用剂量、用药时间及不合理联用,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建议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用药监护,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从而保证公众用药安全。

含毒性成分;中成药;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含有毒性成分的中成药在中医以及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用有毒中药治疗急重症更是中医药的一大特色。如安宫牛黄丸是我国传统药物中久负盛名的中医急症用药,是中医的温病三宝之一,其中配伍的雄黄既是毒性成分,又是拮抗脂多糖 (LPS)引起的脑内炎症反应的成分之一[1]。许多含有毒性中药材的方剂及其相应中成药在中医临床上沿用多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总结日常用药经验,掌握含毒性成分中成药安全性的相关知识,可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样本与数据

1.1.1 研究样本 目前供本院门诊使用的中成药品种数共417种,依据国务院发布的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收载的28种毒性中药材目录,本院门诊使用的品种数为20种,并以此为样本进行统计研究。

1.1.2 药品使用数据 数据来源于本院门诊统计数据、院信息管理统计数据及院内处方点评资料。

1.1.3 药品不良反应数据 数据来源于由本院临床药学收集后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报的报表,以及经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对其评估后有效的中成药ADR报表。

1.2 统计研究方法

1.2.1 对本院中成药中毒性中药材的分布情况统计 分析含毒性的中成药在本院使用时的分布情况,并统计其出现的频次和类别。

1.2.2 对含毒性药材的中成药的功效分类统计 根据该中成药所对应的功效主治,参照2010版 《临床用药须知 (中药成方制剂卷)》[2]的分类方法,对20种含有毒性药材的中成药进行分类,并按此分类将药物在2013年的销售金额进行统计排序,并计算其在科内的使用率。

1.2.3 含毒性药材的中成药的使用研究 调取本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中成药数据信息 (包括品种、类别、规格、用药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数据统计,并总结2013全年度本院门诊处方点评资料中关于中成药联合用药方面的信息。

1.2.4 含毒性药材的中成药不良反应统计 对这28种中成药说明书中记载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本院10年内中成药的不良反应进行汇总,统计不良反应表现。

2 结果

2.1 本院中成药中毒性药材分布情况统计 本院中成药中包含28种毒性中药材的药品有20种,并对其组方进行统计分析,见表1。由表可知,内服药物有13种 (占含毒性中成药的65%),外用药物有7种 (占35%),主要集中在雄黄、洋金花、蟾酥、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斑蝥这7种药物,所占比例见表2。在含有毒性中药材的中成药中,以含雄黄者为最多,共7个品种,多为内科用药,其次为含蟾酥者,共5个品种,也多为内科用药,再次为含生草乌和洋金花者,均4个品种,多为骨伤科用药,见表3。

表1 28种毒性中药材目录

表2 本院含有28种毒性中药材成分的药品

表3 本院常见含毒性成分的中成药分布

2.2 含毒性中药材的中成药按功效分类情况 含毒性成分的中成药品种数占本院中成药总数的4.8%,销售金额占中成药总销售金额的5.78%,见表4。

表4 本院常见含毒性中成药功效分类

2.3 本院含毒性成分中成药的使用情况 统计本院2013年全年度使用含毒性成分中成药的用药金额前10名,并分析其用药频度 (DDDs),见表5;统计本院2013年全年度临床联合用药处方中含毒性成分中成药使用较多的品种,见表6。

表5 2013年本院使用含毒性成分中成药用药金额前10位排序及DDDs结果统计

表6 部分含毒性中成药联合用药案例

2.4 本院10年内含毒性中成药不良反应分析 查阅本院10年内中成药的不良反应报告,统计出有效的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共386份,其中涉及到含毒性中成药的有32份,占中成药不良反应总数的8.3%,主要品种为复方斑蝥胶囊、中药注射剂及外用剂型。其中,口服制剂复方斑蝥胶囊不良反应报告最多,共8例,占报告总数的2.07%,主要症状为肠炎、口炎、高尿酸血症等,推测可能与药物中的斑蝥对胃肠道、肾脏及泌尿道的刺激有关。其次为中药注射剂艾迪注射液,共6例,占报告总数的1.54%,主要症状为尿潴留、荨麻疹、注射部位疼痛等。王敏等[4]发现,艾迪注射液由斑蝥、人参、黄芪、刺五加组成,从其组方分析,推测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与药物中的斑蝥有关。再次为华蟾素片,共4例,占报告总数的1.04%,主要症状为呕吐、腹泻及肌痛。王琼等[5]认为,华蟾素对消化系统的损伤为继静脉反应后的主要不良反应。

3 讨论

3.1 本院含毒性药材中成药品种的使用情况

3.1.1 本院有毒中成药中毒性药材情况的统计 本院有毒中成药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毒性药材为雄黄,占35%,其次为蟾酥,占25%,均为内科用药。在20种含毒性成分中成药中,有15个品种含有一味毒性药材,占总数的75%;有3个品种同时含有两味毒性中药材,占总数的15%;有2个品种同时含有3味毒性中药材,占总数的10%。

3.1.2 含毒性药材中成药的使用情况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在本院使用的含毒性成分中成药中,品种最多的为内科用药,所占比例为55%,其次为骨伤科用药,所占比例为20%。

由表4可以看出,在本院使用的含毒性成分中成药中,销售金额最高的为抗肿瘤药解毒消癥剂,占1.34%,所含毒性成分为斑蝥;其次为治疗脑血管病的开窍剂,占1.18%,所含毒性成分为雄黄;再次为骨伤科用药通络止痛剂,占0.85%,所含毒性成分为洋金花、生草乌、生川乌,多为辛热性药物,主要为外用制剂。

本院为中医医院,在脑外科、骨伤科和肿瘤科都以中医药特色为主。由表5可知,用药金额和DDDs居前三位的分别为脑血管科、骨伤科和肿瘤科用药。这些药物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慢性病,需长时间用药,因此在合理用药的同时应密切观察,安全用药。

3.1.3 含毒性成分中成药的联合用药 含毒性成分中成药联合用药时,更应关注其安全性。由表6可知,有3张联合用药处方含有同一种毒性成分,有2张处方分别含有2种和4种毒性成分,有1张处方含有3种毒性成分。这种联合用药目前尚无系统的毒理学研究和临床安全性评价,安全性难以保证,所以加强药物的合理应用至关重要。

3.2 含毒性药材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 重视含毒性成分中成药的合理应用,除药物本身毒性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

3.2.1 用药剂量过大 毒性中药材应该严格按照 《中国药典》的用量使用,不应随意增大剂量,以保证用药安全。张文霞等[6]对142例斑蝥中毒反应的回顾性分析时发现,中毒反应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器官,其中37例死亡,而且从剂量方面看,均属超量死亡。 “基于人体等效剂量的蟾酥量-效关系探讨”一文中指出,蟾酥抗肿瘤的人体等效剂量(HED)较高,其上限与蟾酥中毒的HED接近[7],提示其在治疗肿瘤时的处方剂量需谨慎。有一例[8]因局部脓肿,一次吞服了50粒六神丸,20 m in后出现恶心呕吐,90 min后又见吐血,经输血等治疗而获救。

3.2.2 用药时间过长 长期服用某种中药,容易引起毒性成分在体内的过量蓄积,从而发生不良反应。张力等[9]报道,雄黄不良反应的常见临床表现为过敏反应和长期大剂量服用时引起的慢性砷中毒症状。

3.2.3 不合理的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包括中成药之间的联合用药和中西药之间的联合用药。若两种中成药均含有同一毒性成分,联合使用会因剂量增加和毒性成分蓄积而造成不良反应。如麝香保心丸和血栓心脉宁片均含有蟾酥,两者合用会增大毒性药物的服用剂量,加大中毒可能性。又如同时开具复方鲜竹沥液和藿香正气软胶囊,两者均含有毒性成分生半夏,0.1~0.8 g剂量下即可引起中毒,研究表明[10],过量服用半夏或临床使用不当可能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影响,引起智力发育障碍等后果。另外,乌头碱经皮给药的 “量-效-毒”关系实验[11]表明,乌头碱使用不当可导致中毒,但是只要辨证准确,可以获得一个毒性最小,同时作用效果最佳的剂量,这更说明不合理联用不但不能发挥药效,而且还会导致用药安全问题。因此,在联合用药时,应熟悉中成药的组成处方,才能发现是否有重复用药或配伍禁忌。医院也应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及时对含有配伍禁忌及毒性叠加的成分进行分析总结,通过HIS系统在医生工作站中进行提示,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3.3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临床医师要严格掌握含毒性成分中成药的适应症,熟悉药物中所含的毒性成分,重视个体差异,注意用量和疗程,主张从小剂量开始,随疗程观察,恪守 “中病即止”的原则,不要过量用药。有关部门曾建议[12]重点建立适应中药特点的不良反应监测体系,逐步建立具有“毒性成分”、“毒性药材”、 “含毒性药材中成药”之间互相联系的信息平台,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并为减少中药不良反应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

[1]张 锋,陆远富,刘 杰,等.雄黄是安宫牛黄丸抗细菌脂多糖诱导神经胶质细胞致炎作用的有效成分[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24):3333-3338.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年版[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3]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8(28):905-907.

[4]王 敏,张 力,孙震晓.艾迪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合理使用[J].中国药物警戒,2008,5(3):171-174.

[5]王 琼,芦柏震.华蟾素致不良反应114例文献分析[J].中国药房,2012,23(20):1907-1909.

[6]张文霞,钟希文.142例斑蝥中毒反应文献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12):3042-3043.

[7]马宏跃,段金廒,周 婧,等.基于人体等效剂量的蟾酥量—效关系探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9,14(6):655-658.

[8]郭淑静.应重视中药的副作用[J].海峡药学,1997,9(4):42.

[9]张 力,高思华,周超凡,等.从牛黄解毒片 (丸)看含砷中成药的安全性问题[J].中国中药杂志,31(23):2010-2012.

[10]俞婷婷,李伟平,丁志山.半夏的应用及毒性认识[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2,26(2):79-82.

[11]王 平.乌头碱经皮给药“量-效-毒“关系探讨[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3,29(4):53-56.

[12]韩吴琦.毒性中药饮片的临床应用及管理现状初探[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0(12):64-66.

R969.4

:B

:1001-1528(2015)07-1626-04

10.3969/j.issn.1001-1528.2015.07.056

2014-08-1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内课题项目 (2013-24)

时 琳,女,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为临床药学。Tel:(010)52176662,E-mail:kenjin53@sina.cn

猜你喜欢

斑蝥本院中成药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药用昆虫斑蝥的人工大规模饲养研究进展
《中医方剂大辞典》含斑蝥方剂的用药规律分析*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治斑秃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斑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