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是为了不教
2015-01-15石玲
石玲
《逍遥游》中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可见,离开了知识就谈不上学习,离开了智力就谈不上会学,离开了方法就谈不上善学。知识积累越丰富,就越有利于智力发展,学法的掌握也就越容易。因此我认为,学法的指导必须把知识的习得、智力的开发与学法的掌握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初中语文课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阐释的正是这个道理。在长期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我对中学语文的学习方法大致总结出了这样几个步骤:预习、听课、练习、复习、总结等几个学习环节。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谈谈这些环节应怎样落实。
一、有机渗透,与学法与教学之中
课堂教学是学法指导的根本途径,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课堂结构,设计以“导”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备课要明学情,备学法。即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学法训练,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预习设计要指点方法即要教会学生全册预习法、单元预习法,又要根据课文特点指导相应的具体的预习方法。教师的讲解过程要示范学法和点拨学法。整个的教学过程要重视指导自悟和总结学法。练习设计要有助于学生运用学法,迁移学法,使之“终身受益”。
二、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古人说得好,凡事预则立。要学好语文,首先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有了学习计划,方能合理安排时间,适当分配精力,努力达到学习目标,可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实践证明,学习效率的高低,学习成绩的好坏,常常和学习有无计划密切相关。一份好的学习计划,其基本要求有如下特点:一是明确的学习目的;二是具体的学习安排,包括自学缺漏知识的内容、要求和时间安排,配合新教材的学习,系统自学有关读物的内容、要求和时间安排;三是正确的学习态度。
三、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一是抓住预习重点语文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和每篇文章前面均有“学习重点”和“提示”的内容,它们是课文学习的重点和关键,是学生预习课文的“指路明灯”。二是反复阅读课文。教师要强调学生在课前反复阅读课文,从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三是运用圈点批注。教师应指导学生圈点的范围和统一的圈点符号。一般来说,所圈点的内容是生字词(待查字典),与学习要求有关的重点词句(待分析),疑难问题(待质疑)。为了避免混淆不清,查找方便,教师可花一定的时间在班上讲解圈点符号的用法,使圈点规范化。四是查工具书。《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是中学生必备的语文工具书。五是分析文章结构。先用序号标记全文段落,然后理清全文的脉络,划分层次,归纳段意,使自己对文章结构有一个明晰的印象。在此基础上,还可对文章的中心和写作特点做初步探讨。
四、指导学生拓展学习空间
语文教师进行学法指导,还必须安排各种课外活动,丰富课外生活,开拓学语文的天地,开发生活中的语文知识。语文课外学习活动,包括学生自学课外书籍,做一定量的课外作业、参观访问、进行社会调查、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等。但教师要注意对课外阅读选择的指导,坚持择优阅读的原则,选择高品位高质量的书刊推荐给学生,如优秀文学作品、典范性文章、语文基础知识书和语文报刊等。课外阅读要讲究实效,应要求学生勤于动笔,把精华部分的内容摘抄下来,把阅读中产生的体会、感想与收获写成读书笔记。课外学习活动贵在坚持,语文教师必须经常地对兴趣小组的活动给予具体的指导。
当然,“教是为了不教”,无论怎样的学法指导,都必须围绕着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宗旨,否则,又会回到“教师中心论”的老样子。
(作者单位:安徽省颍上五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