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
2015-01-15刘俊平
刘俊平
摘 要: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程无论是教材抑或是教学内容都与传统教材有较大的改变。作为一线的老师,如何才能把握好教材更新所带来的教学挑战,使每名学生都能乐于学习数学,进而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是我们不懈奋斗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思维锻炼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既能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能提升学生的素质,是我们每一个老师所面临的课题。新课程改革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在此期间的确产生不少的方法和技巧,如何才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方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一、教学过程中要“启发与尝试”相结合
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去思维、去创造。“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学生的发展归根结底必须依赖其自身的主观努力,一切外在影响因素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引起学生强烈追求和主动进取,才能发挥其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巨大塑造力。
素质教育对启发式教学赋予了更新的内涵,坚持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结合,注重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尝试相结合。首先,尝试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面对全体学生而言,不求个个升学,但愿人人成功是符合求学者的意愿和现实。所以不论是优等生或是差生,都可以从尝试中获得成功,这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为他们获取新的成功准备了良好的心理条件。再者,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眼的尝试,既培养了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使学生在亲自尝试中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把枯燥乏味的苦学变为主动有趣的乐学,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尽量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尝试新知识,发现新问题。
二、营造宽松的课堂环境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所以,我主张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立体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而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点燃学生创新火花的导火索。陶行知先生曾讲过:“创造力量能发挥的条件就是民主。”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充分相信每名学生。不要长期处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老是认为自己是权威,而应该积极去做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等的商讨问题。另外,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无论是多么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都应给予鼓励并适时引导,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乐于提问题,也才能够有产生问题的欲望,在如此宽松的环境下,灵感才容易被激发出来,也才能擦出创新的火花。从而才能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合作探研、自主感悟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也才能使数学课堂不再是“听讲”的课堂,而是一池被激活的水池。
三、发掘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领域和实际生产当中。所以说,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要讲来源,讲用处,通过联系实际,来解决学习生活当中的问题。要让学生感到生活当中处处有数学,也只有这样,数学学起来才会有乐趣,才会感到数学有亲切感、真实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产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可设计让学生很快翻书找到指定页码的练习;应用题的练习,要尽量设计解决生活实际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又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在教室里布置了一家超市,里面摆了好多商品,琳琅满目,选一位小朋友扮演售货员,其他小朋友先仔细观察这些商品的价格,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使课内的数学知识得以巩固;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既看得见也摸得着,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钻研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有效的一个重要条件。对于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第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发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在个体的知识总量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同样的迁移性,而是其中内化的、熟练的知识才是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这一部分知识称为个体知识总量中的有效知识,是智慧的象征。第三,学生的思想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这种知识是指教学中学生获得的、融会贯通、深思熟虑的、实在有益的内容,即有效知识。第四,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才能成为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势在必行。如果我们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坚持不懈地训练与培养,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柘城县申桥乡朱楼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