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现代新型文化馆开启文化馆服务新时代

2015-01-15龙胜兰

艺海 2014年9期
关键词:文化馆服务文化

龙胜兰

〔摘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我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文化事业的顶层设计,各级文化馆作为这一体系建设的龙头应义不容辞承担起相应责任的同时,也应积极强身健体,解决好当前机构名称一体化问题,努力做到服务设施均等化、服务队伍职业化、产品与服务项目化、传播手段数字化、服务供给标准化、绩效考评科学化、决策管理民主化。

〔关键词〕现代新型文化馆构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全新的概念,它代表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关于文化事业建设的顶层设计。文化馆作为建设文化强国背景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龙头,理所当然应该建立现代新型文化馆,承载建设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任,承载建设与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民生的重任,承载夯实国家文化发展基础的重任,也承载服务型政府建设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任。当前,广大城乡居民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与基本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对政府管理文化的传统手段和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文化馆的履职能力与政府的支持力度打出了新的问号。文化馆处于于上远离决策体系、于下只能指导辅导的体制框架下,要承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必须从内打破,从上借力,标本兼治,构建现代新型文化馆,开启文化馆服务的新时代。主要从以下方面着力:

一、机构名称一体化

文化馆是中国文化建设的一大特色,历经了时事的变迁、历史的沉淀与人们认知的变化。民国时期各地地方政府成立了通俗教育馆,后更名为民众教育馆,解放后又更名为人民教育馆,1950年左右,曾为人民文化馆,1952年各地先后更名为县文化馆,直到1978年,很多县一级文化馆才正式单独建制。目前,县一级基本称文化馆,但由于职能定位的不同认识或其它种种原因,有相当一部分省、市也称“群众艺术馆”。大家履行相同的工作职责职能,却有着不同的称呼,让外部感觉内部混乱,让内部感觉难以理顺,缺乏统一辨识与规范,甚至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湖南省群众艺术馆在2014年的机构分类审核中被当成“艺术中心”,差点被误定位二类公益事业单位。因此,各级文化馆自上而下机构名称应规范为“文化馆”,乡镇、村分别为文化站、室,改变机构名称乱象,使之统一,使之回归,使之一脉相承于现代公共文化体系之下。

二、服务设施均等化

当前,我国公共文化设施配备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设施设备普遍短缺;二是城乡缺乏统筹,农村差距较大;三是设施设备低端、落后;四是现有设备利用率低;五是服务水平不高。政府倡导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就应着力实现服务设施及相关配套均等化。首先,应建立《文化馆基本设备配备标准》,实行标准化配置,由政府按级次配备给各级文化馆(站)。重点落实好文化部《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规定的乡镇文化站基本功能空间应包括的设施:多功能厅、书刊阅览室、培训教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用房,以及室外活动场地、宣传栏,满足这些设施相应设备的配套,保证其正常使用。其次,顺应科技时代的发展要求,为省、市、县文化馆增加相应的高科技文化实用设施,主要是舞台现代化设施设备与现代数字化服务设施设备,重视文化科技含量的提升。再次,要整合现行基层数字电影、益民书屋、体育健身、党员教育、科学普及等各方面设施,建立县、乡镇、街道甚至村三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由相应的文化馆(站、室)负责管理,村一级可以设立文化管理员,参考农村保洁员、水管员等,由财政给予每月一定的补贴,并实施考评管理,北京市延庆县大榆镇创造了很好的试点经验。

三、服务队伍职业化

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现代新型文化馆,人才队伍是关键。一方面,文化馆公共服务的跨越性特点需要精英人才支撑。文化馆的跨越性体现在:从专业设置来看,需要音乐、舞蹈、戏剧、小品、相声、美术、书法、摄影等各门类文化艺术专业人才支撑;从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形式来看,有固定服务、流动服务与数字服务,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舞台、展台、讲台、比赛平台、数字化传播等等,需要组织策划人才;从它需求的场地和设备来看,它需要与各种舞台、展台、讲台、网络平台等相匹配的各门类现代化设施设备,才能承担繁荣群众文化的相应任务,需要现代化设备技术人才;从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来看,呈现文化门类、年龄层次、个人喜好的最广泛、最差异化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提供各种差异化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需要各层次专业人才;从外部关系来看,它直接对接宣传、组织、编制、人事财政、文化、体育、教育、科技、卫生、工会、老干、共青团、妇联、文联等相关党政部门,需要协调沟通型管理人才;从与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相近行业比较来看,其内容呈现多样性,形式呈现多重性,需求呈现差异性,投入呈现非一次性,成本呈现不确定性,运作呈现非固定模式性,观众群体呈现非仅凭证入场的挑剔性,更需要创作型、创新型人才创造性地提供有一定吸引力的公共服务产品与服务。

另一方面,文化馆人事编制乱象纷呈,需要认真整肃。编制问题上管控不严,人事问题上管控不力,主要表现在:一是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服务能力不强;二是专业人才配置不足,专业水准不高;三是人才结构不合理,主要是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与年龄结构不合理,人才断层与老龄化现象严重;四是专业人员只重自身专业素养不重群众需求,只耕耘自留地不耕耘责任田,只热衷自导自演圈内热闹,不面向群众送文化产品与服务,这种现象长期普遍存在;五是管理人员不懂管理,不能或无力有效管理内部资源,更不懂利用社会资源广开文化门路;六是文化设备配置长期不到位,导致设备技术人员没有纳入编制设置考量;七是相当一部分乡镇文化站长期存在有机构有人的“空壳”现象,等等。

以上种种,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极不相适应,与现代新型文化馆建设的人才队伍职业化要求极不相称。现代新型文化馆服务队伍应该是:编制合理、结构合理、专业精干、人尽其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职业化、精英化的文化馆新型人才队伍。建成这样一支队伍,应重点把好四关:endprint

一是把好职业资格进口关。在编制配备上,必须分门类做好专业人员、设备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三个方面编制的合理搭配,因需定编,因事设岗,切不可忽视了舞台电子设备、活动摄影摄像、网络数字技术等设备技术人员的编制配备,以往在这块存在很大的编制漏洞。在人才使用上,必须推行人才公开竞聘制度,用需要之人,用可用之人,配齐门类,配齐队伍,坚决杜绝过去权力结构下进人用人上的过度自主性与随意性,堵住关系门。也可展开人才准入执业资格制度试点推进工作,关键在顶层管理者的决心与设计。

二是把好职业提升关。应制定《文化馆人才培训计划》,对文化馆系统员工有针对性开展多渠道培训,全面提升文化馆人员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如湖南省最近举办了“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馆馆长研修班”、各门类专业研修班等一系列培训班,并将开展全省文化馆系统人员专业比武,对队伍建设将起到很好的提升作用。

三是把好职业分类考核关。对专业人员、管理人员与设备人员要分类考核与管理。以专业人员为例,对专业人员的考核主要是考核组织策划活动的数量与质量(管理层)、执行活动的数量与质量(一般专业人员);考核辅导文艺骨干、团队或服务群众的数量与质量;考核文艺作品创作公开发表、展演展示或非公开发表、展演展示的数量与质量;考核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推广的数量与质量;考核配合团队合作的数量与质量;考核学习能力、工作态度与团结尊重他人的品格情况,等等。这些都可以量化成一定数据,形成指标量化考核,其方法是先尊重自评,再实行所在团队或项目组考评,自评得分与组评得分各占一定比例的分值,最后由考评小组考评,得出综合、立体考评得分,由它决定一个专业人员当年的绩效年终奖、评先评优及下一年度每月的绩效工资。这种考核树立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导向,传递了群文工作的正能量,奖勤奖优,将极大地改善懒、散、庸和不负责任现象。

四是把好业余职业队伍发展关。依托文化馆年会、群众文化学会与志愿者团体,形成文化馆联盟,相互借力,壮大群众文化服务队伍。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澧县大堰垱镇文化站,非常重视用文化引导与创新社会管理,成立了文化工作者联合会,目前旗下有戏剧茶社、垱市歌舞团、垱市汉剧团、垱市管乐队、舞蹈队、龙狮队、皮影队、书法协会、体育协会等等,小镇文化活动频繁,几乎每天都有几百人挤在简陋甚至有些昏暗的房子里品茶听书,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四、产品与服务项目化

免费开放以来,文化馆活动日见增多,但一直存在煮大锅粥现象,不重视项目规划与项目预算。文化馆要克服这些自身不足,为社会有效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需要以项目引领带动,建立项目制。应配合政府提前做好来年项目规划与项目预算,积极争取开发与规范各类服务项目,如:舞台项目、展台项目、讲台项目、广场项目、设备项目、数字化建设项目、人文交流项目,等等。湖南省群众艺术馆近年开发了广场项目“湖南原创健康舞推广项目”,讲台项目“群星讲坛”、“声乐大课堂”,舞台项目“湖湘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展演”等等,使钱随项目走,使人与事随项目走,使民众随项目走,让群众享受到了文化实惠。尤其去年推出的舞台项目“欢乐潇湘”大型群众文艺汇演,让全省人民过足了文化瘾。该项目由湖南省委宣传部牵头,文化厅负责,省群艺馆承办,全省12700多个文艺团队参加演出,参演节目13万多个,观演群众达1670万人次,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热情。项目负责制有利于服务项目的统筹规划、统一预算、统筹管理、统筹监督;有利于练将练兵,提升文化馆项目人员的管理素质和业务素质;有利于提高项目人员的协调沟通与外联能力,扩大对外联络,借力联动;最重要的是有利于提高项目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担当能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整体效能。

五、传播手段数字化

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质与目标是传播文化,文化服务的效果是看文化对受众的影响广度与深度。过去,文化馆创造了很多很好的固定的服务方式,也创造了送文化下乡等很多很好的流动服务方式,这种面对面的服务方式,让现场受众直接受益。如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已把我们带入一个信息化、数字化、全球化的全民网络时代,打造数字化服务平台,已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现代传播体系的重要一环,建数字文化馆,已成为现代新型文化馆甚至整个大文化的当务之重,文化馆应迎难而上,积极打造数字化馆,在政府的推动下建立起省、市、县三级数字化服务平台,并实现三级联网联动。浙江省打造数字化文化馆建设已经有很好的开局,杭州、宁波两家市级文化馆被列入文化部数字文化馆建设试点后,积极创新,分别开辟“预约服务”、“我行我秀”、“网上剧场”、“群星展厅”等,其经验可借鉴、可推广。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可为基层需求提供菜单式配送,可为广大群众提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先进文化的海量的网络文化产品。同时,更能体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特征要求。政府应尽快纳入项目规划与经费预算,配备相应人才,让数字文化馆这一新的文化载体形式尽快服务民众。

六、服务供给标准化

文化馆的先天不足在于长期以来系统缺乏行业管理服务规范,评估办法与评估也只是在体系内进行。要适应公共文化服务的现代化要求,应尽快着手出台《文化馆服务标准》并写进政府新的《文化馆管理办法》。这个标准应主要涵盖三个方面:一是文化馆管理运行标准,如服务场地、服务设备、服务环境、服务对象、台账管理等;二是开放服务标准,如开放时间、宣传公告、服务内容等方面;三是群众评价,包括媒体等社会评价。服务场地应重点强调场地的公众属性,杜绝出租与私利;服务设施应强调基本配备与运用;服务环境应强调安全、整洁;服务对象应强调广泛性,不歧视残疾人、农民工等特殊人群;台账管理是文化馆人最不讲究的弱项,资料需要收集、整理,活动与服务需要不断总结、提高。开放时间应客观、人性、合理,保证一定服务量;宣传公告应讲究时效性、广泛性,这是文化馆人容易忽视与不讲究的一个环节;这里重点阐述一下开放服务指标中的服务内容标准,也是文化馆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重点。根据政府赋予的职能,文化馆提供服务应包括以下十个方面指标:开展公开展演活动次数;开展展览活动次数;开展培训次数;创作公开发表或公开服务作品数量;集中辅导、服务团队个数;馆办活动基地或示范点个数;专业人员人均下基层或示范基地、示范点辅导、培训、调研次数;出版刊物或编印辅导资料、信息资料期数;数字化实现省、市、县文化馆系统三级联网及一定服务量;开展文化交流次数,等等。服务标准的制定,一定要讲究人性化,考虑可操作性与文化馆的现实服务能力。执行过程中,可把各项指标分解到专业人员的年度目标中予以考核,也可实行项目负责制由专业人员领头负责某项目。服务标准的实施将极大地促进、拉练与提升专业人员的责任心与服务能力,文化馆目标缺失、动力缺失的历史将成为过去,文化馆产品与服务的供给将真正可能得到有效实现。endprint

七、绩效考评科学化

构建现代新型文化馆,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使之纳入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考评体系,不搞关门评估定级,十分必要。建议尽快制定、出台与《文化馆服务标准》相配套的《文化馆绩效考评办法》,并写进政府《文化馆管理办法》。把各级文化馆(站)作为考评对象,明确考核原则、考核指标、考评程序、考评结果运用等等,运用一定综合的量化的指标,重点考核文化馆(站)的管理运行效能、社会服务效能、资金使用效益、群众媒体社会评价指数,等等。同时,通过开展自评、群众评、上级评的立体评估模式,反馈工作,使考评更加全面、客观。这项工作,湖北省走在了前列,可予借鉴。坚持综合立体考评,不只注重考核结果,更注重评估改进,将大大提高文化馆的服务效能,提高文化馆的工作地位,改善文化馆的整体形象。

八、决策管理民主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中央对文化事业单位的建设提出了新的管理要求,组建理事会是公益文化事业单位民主决策管理的一大进步,是优化文化馆组织结构,开启文化馆治理新模式的基本要求。文化馆在同级人民政府与文化部门的领导、指导与监督下组建理事会,制定好理事会章程,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明确文化馆理事会宗旨,旨在以党的路线、方针和文化政策为指引,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目标,以人民群众为服务主体,传承传统文化、创新现代文化、引领时代风尚,繁荣文化生活;旨在及时发布政策,明确任务,研究计划,总结工作,提出改进,扩大宣传。打造文化馆与政府部门、各文化艺术行业协会、团体以及人民群众之间互相交流与合作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成为实行民主决策、接受多方监督、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文化繁荣的现代新型文化馆健康发展的新载体。

二是明确理事会的组成。文化馆理事会应由四个方面构成,第一方面是行政层面代表,即同级文化部门主管领导、相关部室人员,同级财政、教育、文联、工会、老干、共青团、妇联等部门代表;第二方面是专业层面代表,即群众文化学会负责人员与专业委员会骨干人员;第三方面是群众层面代表,即社区、校园、企业、机关等群众代表;第四方面是文化馆本体代表。各方面代表各占一定比例,理事会理事拟控制在30人左右,最多不超过50人,会员发展不受限制。理事会可吸纳少量比例的、遵纪守法、社会信誉好、乐于捐赠公益文化事业的企事业单位成为理事长单位与理事单位。

三是明确理事会的领导构成。理事会可根据需要设立名誉会长、会长、理事长、执行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也可以根据需要把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常务理事单位、理事单位纳入领导层。名誉会长一般由同级文化部门领导担任,会长由文化馆馆长担任。理事会日常办事机构为秘书处,秘书处设在文化馆,原则上由办公室承担。

四是明确组织机构与组织原则。理事会机构一般设秘书处、专家指导委员会、活动规划部、培训部、创作与理论研究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财务后勤部、拓展部等,各地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尽量与现行运行机构相对应相稳合。秘书长负责理事会全面日常工作,常务秘书长、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工作,并对理事长负责。由理事长、执行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及常务秘书长组成常务委员会,商定理事会的重大决策。

(责任编辑:杨建)

参考文献:

[1]戴珩: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背景下文化馆站工作创新案例解读;

[2]《省级文化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标准》;

[3]《湖北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绩效考评暂行办法》。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馆服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章堰文化馆
大爱有光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谁远谁近?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