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行会计要素改革的思考
2015-01-15夏小鸿
夏小鸿
摘 要:会计要素及其含义界定,是会计的一项基础工作。会计要素设计是否科学,要素体系是否健全,决定了会计报表及其所提供会计信息的量与质的水平。会计要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中国现行的会计要素已经不能很好地履行它的职能,甚至出现了一些相互矛盾的地方。建议保留现有的存量要素,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改革流量要素为收入、利得、费用和损失,并完善后续科目调整等相关工作。
关键词: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科目;财务报表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4-0117-02
会计要素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具体对象,是对企业经济交易的归类。会计要素及其含义界定,是会计的一项基础工作。在国际会计惯例中,会计要素一般被称为财务报表要素。由此可见,会计要素设计是否科学,要素体系是否健全,决定了会计报表及其所提供会计信息的量与质的水平。会计要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目前,中国会计实务依据的是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中国现行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改革和结构调整不断深化,企业发展对会计实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现行的会计要素体系已经不能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除此之外,现行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报表之间也相互矛盾不统一。其中,三个存量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尚可,国际上大部分国家的会计要素体系中仍然保留了这三者。主要的矛盾关键是集中在三个流量要素上。具体体现在以几个下方面。
一、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之间的矛盾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由此可见,无论是收入还是费用都具有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都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为了区别在日常活动中产生的收入和费用,“利得”和“损失”的概念被引入中国的会计准则。“利得”和“收入”都是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和“费用”都是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但是它们来源于企业的非日常活动。所以,“利润”应该由两部分组成,既包括日常活动带来的收益,也包括非日常活动带来的收益。用等式来表示,即“利润=(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损失)”。可是,会计等式的形式却是“收入-费用=利润”,这两者之间相互矛盾。当然,关于这个矛盾,一般会作如下解释:会计等式里的“收入”与会计要素“收入”的范围不同,我们可以把等式里的“收入”理解为一个广义的收入,它既包括了要素“收入”,还包括了“利得”。“费用”的解释同理。可是这个解释仍然容易让人混淆,要素与等式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二、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之间的矛盾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具体分类的结果,那么要素与科目应该是一脉相承、高度统一的。可是,中国现行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会计科目却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共同类、成本类和损益类。前三类基本统一,成本类原本就隶属于资产类,但是由于成本核算的重要性等原因,把它单列一项。最让人混淆的是最后一类“损益类”,它干脆把“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要素相关的科目全部混在了一起,没有加以区分。不仅如此,“损益类”科目其实还包括了表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损失”的相关科目,如“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等,因为它们都会对利润产生影响。这样的分类区别容易让会计人理不清头绪,更别提会计初学者。
三、会计要素与报表之间的矛盾
中国的利润表格式采用的是多步式,第一步计算出“营业利润”,第二步计算出“利润总额”,最后计算出“净利润”。营业利润主要表示日常活动对企业利润的贡献。利润总额既包括了日常活动产生的利润,也包括非日常活动产生的利润。净利润是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扣除所得税,也称之为税后利润。多步式的利润表格式也体现了相关性原则,它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分辨企业利润的构成,有助于形成有效的决策。利润表这样的结构与划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的思路是相统一的,但是与会计要素只提及“收入”和“费用”相矛盾。
鉴于以上原因,中国的会计要素有必要进行一定的调整。会计要素本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本就应该跟随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三个存量要素(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可继续保留,流量要素可参考改为:收入、利得、费用和损失。利润可不单列为一个要素,利润由收入、利得、费用和损失计算确定。参考国际上其他国家会计准则,不少国家也采用这样的思路。这样的会计要素体系,能基本解决以上三个现有矛盾。首先,在这样的会计要素体系下,几个流量要素的会计等式变化为:利润=(收入-费用)+(利得-损失),要素与等式的矛盾可以解决。但是,现有的“利得”和“损失”还分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和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两种。只有当“利得”和“损失”全部计入当期损益时,即利润表示真正的综合收益时,要素与等式才能完全统一。要实现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的统一,改革会计要素是第一步。其次,要对会计科目的分类加以调整,应与会计要素的分类基本保持一致。然后,还要对会计科目及其核算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因为现行的会计科目中,有的科目的核算内容既包含日常活动损益,也包含了非经常性损益,需要做出进一步的规范和调整。
参考文献:
[1] 罗飞,唐国平.财务会计要素及其体系新论[J].会计研究,2000,(7).
[2] 李玉菊,张秋生.以企业资源为基础的会计要素研究[J].会计研究,2006,(1).
[责任编辑 陈丽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