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辨证施护对膝骨性关节炎60例的影响

2015-01-15孙彦丽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

孙彦丽

【摘 要】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行中医辨证施护。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膝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施护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的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

【关键词】 中医辨证施护;膝骨性关节炎;膝痹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4-0122-01

膝骨性关节炎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病程长[1],患者痛苦大,日常生活也严重受到影响。该病属中医“膝痹”的范畴[2],除积极的给予外治措施外,还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我们将中医辨证施护应用到该类患者,旨在为该类患者寻找改善临床症状的有效方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中男15例,女45例;年龄40~79岁,平均(5571±953)岁;病程4个月至8年,平均(352±136)年;单膝发病43例,双膝发病17例。对照组中男13例,女47例;年龄42~80岁,平均(5602±981)岁;病程3个月至9年,平均(388±123)年;单膝发病42例,双膝发病1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在本次治疗前6个月内无激素使用史,排除膝关节创伤、心脑血管严重病变及精神类疾病患者,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都按常规进行治疗,如止痛、抗炎等。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如严密观测病情,指导并督促患者积极进行功能锻炼等。研究组实行中医辨证施护,即根据患者的症候进行相应的护理:①风寒湿凝证:嘱患者注意保暖,防止风寒的侵袭,必要时膝关节可佩戴保暖型护膝;疼痛明显的患者,嘱其尽量卧床休息,关节尽量不负重;协助患者采用舒适体位进行休息,并在患肢处垫软枕;维持病室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一般温度以25℃、湿度为50%为适宜;在进行熏蒸等治疗时密切进行观察,防止烫伤等的发生;指导患者食用低脂高热量的食物,并辅以温经、通络、祛风湿之品,如大蒜、葱白等。②风热湿痹证:嘱患者卧床休息,患肢抬高、制动;告知其患肢严禁直接吹风;保持病房的空气流通和适宜的温度计湿度;指导其使用清淡、易消化之品。③瘀血闭阻证:严密观察患肢的疼痛、肿胀等情况;嘱患者卧床休息,并将患肢抬高;遵医嘱给予艾灸、热敷等治疗;指导其使用活血通络、温经补肾之品;如乌鸡、当归等。④肝肾亏虚证:嘱患者卧床休息;遵医嘱对患者进行频谱照射等治疗;嘱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指导其食用补气活血之品,如当归、杜仲、骨头、核桃等。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为治疗前、后膝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情况。疼痛采用VAS评分进行判定,得分越高,疼痛越严重;肿胀于晨起进行观察,无肿胀为0分,比健侧稍大为1分,肿胀高度与髌骨面持平为2分,肿胀高度大于髌骨面为3分;晨僵也于晨起进行观察,无晨僵为0分,15min以内为1分,15~30min为2分,30min以上为3分[3]。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里所有数据均由SPSS130数据分析软件处理而得,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膝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得分差别不明显(P>005),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膝骨性关节炎是较为易发的慢性劳损性病变,主要以关节疼痛为常见症状,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其属中医“骨痹”的范畴[2],多因正气不足,加上风、寒、湿等外邪侵袭所致。人到老年,气血逐渐衰败,更易被七情所伤,加之大部分患者都合并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而不同患者又表现为不同的证型。中医在治疗该病时,主张“辨证论治,对症施药”。辨证施护也是在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根据不同证型的特点,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程序,使护理内容更为有效、合理。同时在护理过程中将热敷、理疗等中医特色技术大量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治疗效果,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也更为明显。王双双等[4]对7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在中药熏蒸及内服的基础上实行辨证施护,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744%,治疗效果好。本组资料中60例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施护,另60例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经比较,两组治疗前膝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症状轻重程度差别不明显,但治疗后实行中医辨证施护的一组患者膝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症状明显较轻。因此,采用中医辨证施护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的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瑞英.58例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13):135.

[2]甘滢玉.中药薰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167-168.

[3]刁连娣,简美英,林晓婷,等.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中医整体护理的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3):486-487.

[4]王双双,蔡艳丽.中药熏蒸、内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辨证施护[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3(11):361.endprint

【摘 要】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行中医辨证施护。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膝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施护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的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

【关键词】 中医辨证施护;膝骨性关节炎;膝痹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4-0122-01

膝骨性关节炎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病程长[1],患者痛苦大,日常生活也严重受到影响。该病属中医“膝痹”的范畴[2],除积极的给予外治措施外,还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我们将中医辨证施护应用到该类患者,旨在为该类患者寻找改善临床症状的有效方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中男15例,女45例;年龄40~79岁,平均(5571±953)岁;病程4个月至8年,平均(352±136)年;单膝发病43例,双膝发病17例。对照组中男13例,女47例;年龄42~80岁,平均(5602±981)岁;病程3个月至9年,平均(388±123)年;单膝发病42例,双膝发病1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在本次治疗前6个月内无激素使用史,排除膝关节创伤、心脑血管严重病变及精神类疾病患者,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都按常规进行治疗,如止痛、抗炎等。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如严密观测病情,指导并督促患者积极进行功能锻炼等。研究组实行中医辨证施护,即根据患者的症候进行相应的护理:①风寒湿凝证:嘱患者注意保暖,防止风寒的侵袭,必要时膝关节可佩戴保暖型护膝;疼痛明显的患者,嘱其尽量卧床休息,关节尽量不负重;协助患者采用舒适体位进行休息,并在患肢处垫软枕;维持病室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一般温度以25℃、湿度为50%为适宜;在进行熏蒸等治疗时密切进行观察,防止烫伤等的发生;指导患者食用低脂高热量的食物,并辅以温经、通络、祛风湿之品,如大蒜、葱白等。②风热湿痹证:嘱患者卧床休息,患肢抬高、制动;告知其患肢严禁直接吹风;保持病房的空气流通和适宜的温度计湿度;指导其使用清淡、易消化之品。③瘀血闭阻证:严密观察患肢的疼痛、肿胀等情况;嘱患者卧床休息,并将患肢抬高;遵医嘱给予艾灸、热敷等治疗;指导其使用活血通络、温经补肾之品;如乌鸡、当归等。④肝肾亏虚证:嘱患者卧床休息;遵医嘱对患者进行频谱照射等治疗;嘱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指导其食用补气活血之品,如当归、杜仲、骨头、核桃等。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为治疗前、后膝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情况。疼痛采用VAS评分进行判定,得分越高,疼痛越严重;肿胀于晨起进行观察,无肿胀为0分,比健侧稍大为1分,肿胀高度与髌骨面持平为2分,肿胀高度大于髌骨面为3分;晨僵也于晨起进行观察,无晨僵为0分,15min以内为1分,15~30min为2分,30min以上为3分[3]。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里所有数据均由SPSS130数据分析软件处理而得,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膝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得分差别不明显(P>005),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膝骨性关节炎是较为易发的慢性劳损性病变,主要以关节疼痛为常见症状,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其属中医“骨痹”的范畴[2],多因正气不足,加上风、寒、湿等外邪侵袭所致。人到老年,气血逐渐衰败,更易被七情所伤,加之大部分患者都合并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而不同患者又表现为不同的证型。中医在治疗该病时,主张“辨证论治,对症施药”。辨证施护也是在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根据不同证型的特点,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程序,使护理内容更为有效、合理。同时在护理过程中将热敷、理疗等中医特色技术大量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治疗效果,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也更为明显。王双双等[4]对7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在中药熏蒸及内服的基础上实行辨证施护,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744%,治疗效果好。本组资料中60例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施护,另60例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经比较,两组治疗前膝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症状轻重程度差别不明显,但治疗后实行中医辨证施护的一组患者膝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症状明显较轻。因此,采用中医辨证施护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的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瑞英.58例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13):135.

[2]甘滢玉.中药薰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167-168.

[3]刁连娣,简美英,林晓婷,等.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中医整体护理的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3):486-487.

[4]王双双,蔡艳丽.中药熏蒸、内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辨证施护[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3(11):361.endprint

【摘 要】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行中医辨证施护。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膝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施护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的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

【关键词】 中医辨证施护;膝骨性关节炎;膝痹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4-0122-01

膝骨性关节炎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病程长[1],患者痛苦大,日常生活也严重受到影响。该病属中医“膝痹”的范畴[2],除积极的给予外治措施外,还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我们将中医辨证施护应用到该类患者,旨在为该类患者寻找改善临床症状的有效方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中男15例,女45例;年龄40~79岁,平均(5571±953)岁;病程4个月至8年,平均(352±136)年;单膝发病43例,双膝发病17例。对照组中男13例,女47例;年龄42~80岁,平均(5602±981)岁;病程3个月至9年,平均(388±123)年;单膝发病42例,双膝发病1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在本次治疗前6个月内无激素使用史,排除膝关节创伤、心脑血管严重病变及精神类疾病患者,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都按常规进行治疗,如止痛、抗炎等。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如严密观测病情,指导并督促患者积极进行功能锻炼等。研究组实行中医辨证施护,即根据患者的症候进行相应的护理:①风寒湿凝证:嘱患者注意保暖,防止风寒的侵袭,必要时膝关节可佩戴保暖型护膝;疼痛明显的患者,嘱其尽量卧床休息,关节尽量不负重;协助患者采用舒适体位进行休息,并在患肢处垫软枕;维持病室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一般温度以25℃、湿度为50%为适宜;在进行熏蒸等治疗时密切进行观察,防止烫伤等的发生;指导患者食用低脂高热量的食物,并辅以温经、通络、祛风湿之品,如大蒜、葱白等。②风热湿痹证:嘱患者卧床休息,患肢抬高、制动;告知其患肢严禁直接吹风;保持病房的空气流通和适宜的温度计湿度;指导其使用清淡、易消化之品。③瘀血闭阻证:严密观察患肢的疼痛、肿胀等情况;嘱患者卧床休息,并将患肢抬高;遵医嘱给予艾灸、热敷等治疗;指导其使用活血通络、温经补肾之品;如乌鸡、当归等。④肝肾亏虚证:嘱患者卧床休息;遵医嘱对患者进行频谱照射等治疗;嘱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指导其食用补气活血之品,如当归、杜仲、骨头、核桃等。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为治疗前、后膝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情况。疼痛采用VAS评分进行判定,得分越高,疼痛越严重;肿胀于晨起进行观察,无肿胀为0分,比健侧稍大为1分,肿胀高度与髌骨面持平为2分,肿胀高度大于髌骨面为3分;晨僵也于晨起进行观察,无晨僵为0分,15min以内为1分,15~30min为2分,30min以上为3分[3]。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里所有数据均由SPSS130数据分析软件处理而得,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膝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得分差别不明显(P>005),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膝骨性关节炎是较为易发的慢性劳损性病变,主要以关节疼痛为常见症状,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其属中医“骨痹”的范畴[2],多因正气不足,加上风、寒、湿等外邪侵袭所致。人到老年,气血逐渐衰败,更易被七情所伤,加之大部分患者都合并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而不同患者又表现为不同的证型。中医在治疗该病时,主张“辨证论治,对症施药”。辨证施护也是在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根据不同证型的特点,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程序,使护理内容更为有效、合理。同时在护理过程中将热敷、理疗等中医特色技术大量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治疗效果,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也更为明显。王双双等[4]对7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在中药熏蒸及内服的基础上实行辨证施护,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744%,治疗效果好。本组资料中60例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施护,另60例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经比较,两组治疗前膝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症状轻重程度差别不明显,但治疗后实行中医辨证施护的一组患者膝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症状明显较轻。因此,采用中医辨证施护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的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瑞英.58例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13):135.

[2]甘滢玉.中药薰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167-168.

[3]刁连娣,简美英,林晓婷,等.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中医整体护理的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3):486-487.

[4]王双双,蔡艳丽.中药熏蒸、内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辨证施护[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3(11):361.endprint

猜你喜欢

膝骨性关节炎
中药薫洗配合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短刺配合热敏灸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6例
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探究关节镜清理术配合骨质增生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关节镜清理术对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