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5-01-15伍益中

艺海 2014年10期
关键词:表演艺术生源院校

伍益中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大力推进,高素质表演艺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本文从高等职业教育表演艺术专业的特征入手,对目前高职院校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具体提出了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发展对策和思路,以期推动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构建一个完善的高职教育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其学生培养成为综合性应用技能型人才,这是我们当前高职教育所面临的新课题。

一、高职教育表演艺术专业的特征

表演艺术专业在我国高职教育中起步较晚,主要是通过戏曲表演、音乐表演、舞蹈表演、影视表演等方面的组合培训和系统学习,并通过一定的艺术实践,使学生既具有歌、舞、演的强大舞台表现力,又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与本科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岗位针对性。因而表演艺术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舞台表演能力、策划编导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以及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等专业职业能力。

二、高职教育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1.表演艺术专业生源质量不高

目前,我国高校招生录取的模式是“先本科,后专科”,高职院校表演艺术专业学生的录取被安排到了第六批次。经过本科学校层层“过滤”后,剩下的才进入高职艺术院校。[1]特别在如今普遍追求高学历的社会导向下,不仅使高职教育表演艺术专业生源水平极其低下,而且严重导致了艺术类职业院校门庭冷落,报考率低、入学率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高职院校表演艺术专业的生源质量。加之,近年来,由于高职院校表演艺术专业生源缺口越来越大,致使入学门槛越来越低,招生标准严重缺失,生源质量持续下降,由此直接影响到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2.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在市场需求呈现出了多层次和多元化格局,当今社会不仅需要专业精湛的高层次应用性技艺型人才,而且需要素质结构过得硬“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高职教育表演艺术专业的办学层次偏低,还没有形成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教育的完整体系,且学生自身专业素质偏差等,而形成了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恶性循环,致使其不能适应市场和区域文化行业的发展需要。[2]这样,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不准确,使其人才养模式的构建和发展不能完全实现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不能促进文化体制合理构建与文化事业及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3.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比例不合理

随着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表演艺术类各专业的学生生源数量产生了极不均衡现象。近年来,全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影视表演专业等招生人数较多;而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如戏曲表演)由于具有培养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和质量要求高等特点,使许多家庭望而却步,因而学生生源得不到保证;并且由于受社会文化大众化、娱乐化和低俗化的影响,作为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雅艺术难以被大众尤其是年青一代所熟悉和喜爱,也无法得到有力的社会环境的支持。因此这些专业招生人数锐减,使开办地方剧种(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学校存在生源问题而办学不景气。这样不仅导致了某些表演人才的“过盛”,而且导致了区域文化人才结构的失衡,甚至影响到了区域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健康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加之,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我国表演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结构比例也存在地区的不均衡,专业表演艺术高校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东部发达地区,而中西部相对较匮乏,且它们的师资数量和质量地区差异大,因而导致我国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使表演艺术人才的就业分布也产生了极大的不合理现象。

三、高职教育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发展对策

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因而需要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特别是对于肩负着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培养高素质表演艺术人才的高职教育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1.加大投入,完善实践实训环节

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艺术高职院校的投入,不断改善其办学条件,给予其与本科艺术院校同等的招生政策。同时,对那些新开设表演艺术类专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对开办不合格的给予取缔,提高表演艺术专业开办的门槛。

实践实训环节的构建要体现实践教学与课程总体布局相结合,职业能力与课程设置相结合;不断健全实践实训方案,精心设计学生艺术实践的环节,统筹协调和安排学生文化基础课、专业课教学与剧(节)目的排演,统一调度和安排实习实训基地,打破其各自组织的实习实训格局。同时,还要时常聘请行业表演艺术家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进行专业授课和舞台表演实践的艺术指导。结合学生不同时期的专业能力,既合理安排他们社会实践的内容,又组织他们参加不同级别的表演艺术赛事,不仅能够使学生充分体验表演艺术专业的工作环境,而且能够使他们把“演”和“学”完美地结合起来,即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舞台实践内容,在舞台汇报演出中检验课堂教学内容。特别是表演艺术专业毕业生的汇报演出剧(节)目组岗位采用公开招聘的形式,将各岗位和演员角色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实践。同时,通过不同剧(节)目的排演比赛或同一剧(节)目A、B、C组的排演参赛,形成剧(节)目间的演出竞争。在此基础上,从中选拔出优秀剧目和剧组,组成学校青年实验艺术团的基本力量,结合学生的就业和新生招生工作,向社会推出优秀的剧(节)目;这样进一步促进了“舞台课堂一体”的实践实训体系的完善。

2.健全体制,优化课程设置方案

高素质的表演艺术人才不仅要求在专业上达到技艺精湛,而且要求有比较高的学历层次。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必须高度重视艺术高职院校当前的发展现状,取消不准许艺术高职院校升本的政策,积极创造条件,推动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专业设置和产业需求的“三对接”,不断推进职业院校的内涵建设,打通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使职业教育形成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教育的完整体系,不断提升艺术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和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养大批高层次的表演艺术人才。

人才培养工作依托的是专业,而专业的细胞是课程。人才培养工作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课程方案设计水平的高低。表演艺术市场的岗位需求以及对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是表演艺术专业课程方案设计的重要依据。根据高职教育表演艺术专业人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按照宽口径、强能力、厚基础、广适应、高素质的要求,合理确定培养目标,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优化设计课程方案,使学生具备职业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适应社会对表演艺术人才的需要。为了在表演艺术专业领域培养大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艺术人才,那么表演艺术专业技能课程的设置也应体现“一专多能”的理念;根据学生特长实行专业限选课,主修课程必须以一对一的教学为主,体现个人发展的“一专”;辅修课程则必须以小组课或大课的形式进行,满足“多能”的职业需求。这样,既满足了高职教育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又形成了现代特有的综合性强,实用性强且有着广泛就业岗位群的课程新体系。

3.理顺机制,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实践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对接,民族文化技艺传承与职业教育的对接,必须建立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相关减免学费、特殊奖学金制度等,尽力解决对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投入严重不足以及所带来的招生难、生存难、就业难等问题,不断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培养符合民族文化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逐渐克服表演艺术类各专业的学生生源数量不均衡现象。构建统筹兼顾的艺术专业招生机制,在招生和人才培养上强化企校联合,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大力推进我国不同地区高职院校表演艺术类各专业人才培养结构比例实现均衡化。

在全国范围内,构建统一的表演艺术专业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对高等艺术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无论其是什么学历还是什么层次,欲从事戏曲、舞蹈、音乐等表演艺术专业的教学工作,都必须参加统一组织资格认证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加大教学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和执业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表演艺术专业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重视对双师型教师能力的培养,从政策上保障教师进行深造或培训的条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鼓励教师到实训基地进行顶岗、轮训实践锻炼,大大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逐步建立结构合理、水平高的双师素质师资梯队。推动实践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对接,完善行业表演艺术家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政策。推行理论型教师与实践型教师结合、知名学者与岗位骨干相结合、特聘教师与专职教师相结合,建设一支高水平、创新型的专业化师资队伍。[3]

总之,高职院校既要遵从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又要遵从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不断改革和创新表演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为社会输送高素质表演艺术人才,才能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责任编辑:黄晓利)

参考文献:

[1]张玉斌.高职教育表演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J].大舞台,2012,(4):20.

[2]罗曼丽.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8).

[3]余学剑.表演艺术评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表演艺术生源院校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探索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
关于独立学院建设研究生生源基地的探索与思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