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管齐下”践行自学能力的“变法”

2015-01-14倪娟

小学教学研究 2014年10期
关键词:自学词语课文

倪娟

从事语文四到六年级的教学工作已有二十余年,回顾自己的教学历程,总有丝丝遗憾: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仍很薄弱。提高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是我教学多年来一直在探索的课题。然而,自学的要求经过多次调整,收效还是不尽如人意。

问题出在哪儿呢?出路又在哪里呢?

一、究其因

(一)时间:少引领

多年来,我一直采取“回家自学,课堂检查”的方式要求学生自学。然而,学生缺乏家长的督促和辅导,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没有养成,“回家自学”,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也就成了任务观点。

(二)空间:难检查

虽说自学的要求往往根据年级的变化,会作调整,有时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也会临时作些改变。然而,自学任务中短短的几条要求,学生若认认真真去完成,其实作业量反倒是平时作业的两倍甚至更多。这样一来,对于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来说,负担明显增加,这导致他们一见到自学作业就害怕,自学也往往停留在老师能在课堂中检查的显性作业上,至于比较隐性的作业,如熟读课文,想想课后的问题等,也就不当一回事了。

(三)助力:缺能动

要求学生自学时,有一个常规项目是“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因为这样的提示,学生理解词语的方式随着自学次数的递增而逐渐单一化:借助工具书理解。这种方式最直接、最简便、最省时。而在上课检查自学效果时,一般教师只要学生能说出意思就行,更催化了学生理解词语单一化的认知。时间一久,学生的头脑中也就缺乏了词语理解的过程。而学生可以借助的工具书种类很多,检查时,书上满满的,却没有学生 自己的思考。

二、变其法

变法一:先引领——将自学移入课堂

“回家预习,课堂检查”的方式是导致自学收效甚微的直接原因。为了改变这一现状,2012年9月,当迎来新的四年级班级时,我尝试将自学放在课堂中进行。教学中,将自学的要求进行删减,再分散到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按要求自学时,我在教室中巡视,指导自学时需要帮助引领的学生。自学,不再作为独立的板块进行,而是成为教学中的一个个过程。

变法二:重实践——将练习举一反三

修改以往的自学要求的不合理处,让自学要求有个正确的导向,为此我阅读了许多资料。其中,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犹如醍醐灌顶。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是的,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阅读和写作,那么学生自学的要求也应该从这些方面去考虑。

1.自学要求中“学习共性”的思考

语文教材选入的所有课文中,围绕阅读和作文的要求,都有着共同的特征,如作者的写作目的,即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写作时谋篇布局的方式;作者写作时运用的方法等。这些写作方面的着重点,每个写作者都会考虑,而这些也正是学生学会写作需要学习和关注的点。于是,我设计了每个篇目都适合的自学要求:

(1)理解课题。

(2)读通读顺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再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3)再读课文,思考: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运用怎样的方法表现写作目的?

(4)读不明白的地方进行标注,并能用问题的形式提出。

这些自学要求的设计,是从教会学生如何写作去考虑的。学生经常性地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自学,自然而然也就掌握了写作的本领:从命题到主旨的确定,从结构的安排到方法的选择。

2.自学要求中“因课而异”的设计

课文的体裁很多,这就决定了作者写作时的一些区别,这些区别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自学要求来展现。而在我的教学中,表格是运用得最多的一种。如第八单元的《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和《彩色的非洲》。

有了这样的表格,学生能很清楚课文的结构。当堂练得多了,听得多了,也就熟识了写作的方式。这对阅读和写作来说,都是经验的积累。

三、善渗透

无论哪一种自学要求,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都是有一定要求的,如学习共性的“自学要求”中“运用怎样的方法来表现写作目的”,就要求学生能在自学时独自对课文进行理解。理解课文内容如果光有一个泛泛的自学要求,学生就不知道从何入手,怎么理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经常性地将这些有助于学生自学理解的方式进行渗透,教给学生理解的方法。在教学中,我尝试渗透的最多的有以下几种:

1.词渗透:同类化训练

在对词的理解中,运用最多的是寻找文本中有同类特点的词语进行模仿训练,然后扩展到句子、段落以及写作技巧上,我把它称为同类化训练。这种理解方式,要求以课文内容为例子,寻找拥有同类特点的词句,抽象出语言的特点后,反复进行模仿训练,形成一种经验,达到积累的目的。

这样的训练,从词到句,从易到难,学生很容易掌握。运用多了,学生在自学时就会去运用,当能运用时,学生也就掌握了一种对词语,甚至是对句子、段落的理解方法了。

2.句渗透:细腻性尝试

比较是深刻认识事物本质属性的好方法,我在重点句子的教学中经常运用。这种方法要求根据一定的标准,把有某些联系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之间的同异以及相互关系,形成对事物的进一步的认识。而每篇课文中,总不乏优秀的片段,好的词句,巧妙斟酌运用加以训练,不仅能使学生理解课文,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如让学生比较这样一组句子:

A.请让我也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

B.我应该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

两个句子比较之后,学生很容易地找到了句子之间的区别在于“请让我”和“我应该”,且清晰地知道这是要表现“我”的主动性及语气。

通过比较,学生能借助重点词语理解句子。而在多次运用之后,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便有了新的认识:要理解句子,可以抓住重点词语进行。这是一种理解句子方法的渗透,更是一种有意识地自学引领。endprint

3.段渗透:概括性整合

在段的理解中,最为巧妙的是“串联”的运用。串联,意为“互相联系,互相沟通”。这种方法可以是一篇课文中的联系沟通,亦可以是不同课文中的纵向连接。可用词语进行练习,亦可以用句子进行沟通。通过词语、句子、段落等的串联,将文本内容组合成一个简单化的容易明了的内容,帮助学生攻破重点,解决难点的同时还能得到训练,更使得前后课文紧密联系,互相渗透,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单独的自学能力。

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读课文并进行写话练习。

四五十年过去了,美丽,依然没有改变。家家户户,依然 ,迎接我们的女主人。依然 ,满街的窗子前。依然 ,这境界,依然 ,那就是 。让我们永远记住德国多么 !多么 !

这个训练将文章作者想要表明的中心和选择的内容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通过这个练习,学生能快速地理解段落所要表达的意思。

有些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也是非常紧密的,尤其是一个单元中的同一组课文,它们一脉相承。教学中,教师应将有关联的信息一统化,使前面已学的知识能成为后面知识学习时的坚实基础,而后面的知识则作为前面知识的有力补充。

4.篇渗透:主题的升华

小学语文课本中大多数课文在结构上有着明显特点,如“总起—分述—总起”结构的文章篇数很多,并列结构的篇数也不少。这些文本中的总起句、总结句以及过渡句等都可以作为篇的理解的落脚点。而一些文本中藏有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同样起着统领全文或者总结升华的作用,抓住这些句子进行教学,对篇的理解是非常有益的。教学时,我经常对这些句子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全文,而运用最多的便是“直奔主题”“升华主题”两种方式,有时是两者兼用。

如《彩色的非洲》,文章的开头“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结尾处有“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在组织教学时,我以这两句话为理解全文的内容和方法的突破口。带着“色彩斑斓、多姿多彩”去阅读全文,并在文中找出理由。明白原因后,再一次带着学生思索“色彩斑斓、多姿多彩”从哪里体现,分哪些方面写,从哪些句子中发现,文章这样写有什么用意。通过朗读品味,进一步深化文意,升华主题。

抓住教材关键处,让学生的自学牵一发而动全身。自学时,有了明确的切口也就有了明确的自学目标。当依靠自己的力量能读懂课文时,自学也就有了乐趣,有了成就感,学习语文也就有了自己的思想。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今天的教正是为了明天的不教。”这也正是我教学的目标所在。在下一轮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中,如何保护学生提出问题的欲望和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将作为我进行自学设计的重点。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学词语课文
找词语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词语积累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
编者按:
编者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