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中学音乐鉴赏课
2015-01-14马娟
马娟
马克思曾经说过:“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由此不难看出,如果学生不具备必要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的美感就不能被学生所接收,音乐的内涵学生就更无从理解,音乐教学就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因此,上好音乐欣赏课,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音乐鉴赏课面临的困境
现在学生大部分都喜欢流行音乐,要想让学生走进并喜欢上古典音乐,同时还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实在是一大难题。原因如下:
1.大多数学生上音乐课都是以消遣娱乐为目的
很多学生对有深刻内涵的古典音乐表现出抵触情绪,认为听不懂,不想听。他们平时听的音乐也多是以歌词直白、通俗易懂的流行音乐为主。
2.大多数学生都是通过大众传媒了解音乐的
社会的飞速发展,流行音乐对人们生活的无限渗透,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盲目追星,在音乐欣赏上缺乏正确的引导,学生正规的音乐学习就必然会受到干扰,负面影响加重。
3.“好家长胜过好老师”的缺失
父母对音乐的喜爱是非常容易对孩子造成一定影响的,学生在幼年时期如果家中没有聆听音乐的氛围,不听音乐的习惯会在成年以后延续。不少学生正是缺乏这样的音乐熏陶。
二、摆脱困境的对策
1.音乐引导,激发兴趣
基于学生对流行音乐喜爱的特点,我们可以以流行音乐作为突破口,激发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流行音乐与民间音乐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我们介绍莫扎特的音乐,如果直接让学生听他的经典作品《第四十交响曲》,学生很可能提不起兴趣。我在上这一课时,就先给学生播放了SHE的《不想长大》,结果学生一下就兴奋起来了,好多学生不由自主的跟着唱了起来,这个时候再给学生播放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让学生来说说这两个作品有什么关系,学生一下就能说出两个作品的曲调是一样的。在这个作品的引导下,让学生再说说他们还知道哪些流行音乐是用了经典作品中的曲调,学生的兴趣就被调动了起来。
2.由浅入深,增强感染力
对于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直接让他们听大部头的、距离现实生活遥远的交响曲、奏鸣曲等器乐作品,他们很难驾驭,会感觉无从下手。我在音乐课上把教材的顺序做了调整,按照先中国后外国,先现代后古代,先声乐后器乐的原则安排内容。循序渐进地走向离学生生活较远的古代音乐,使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掌握音乐要素的作用,感受音乐作品的魅力。
3.循环引导,螺旋提升
一方面,对于同一首音乐,我们可以通过循环赏析,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地提出问题,逐步提升对作品的欣赏要求,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另一方面,对于曲目丰富,种类繁多的音乐作品,我们可以把它们分类,例如歌曲和器乐曲。我在课上一般是按照音乐作品的体裁分类来介绍音乐作品,这样学生对作品就会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脉络图。每种音乐体裁的作品教师重点分析两部,再让学生就同一体裁的音乐作品加以分析练习,学生就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学生的鉴赏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三、课堂教学的基本做法
基于学生音乐鉴赏面临的困难与对策,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至关重要。通过引导,让学生自主感受、领悟,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鉴赏水平。
1.听前准备
在进行音乐欣赏前,对于音乐鉴赏所涉及到的音乐时代背景、相关音乐知识要做适当的铺垫和学习,为学生对音乐欣赏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2.初听音乐
欣赏音乐首先要细心用耳朵倾听。由学生自主完整地欣赏音乐,自主完成音乐的初步欣赏。构成音乐的几个基本要素是音高、节奏、力度和音色,让学生自己说说音乐作品中的音高、节奏、力度、音色有什么特点,它们有什么变化规律;听出这首歌曲的高低强弱部分,它用的拍子速度的快慢,男女声的音色。在听的过程中能不能分辨出作品演奏中出现了那些乐器。
3.复听音乐
通过复听,再次感受和欣赏音高、节奏、力度、音色,提高听辨能力。同时增强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力,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音乐鉴赏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修养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师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注重音乐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全面发展。同时,音乐教师在鉴赏的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师的角色、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浦南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