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情境,让课堂五彩缤纷
2015-01-14何启冬
何启冬
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标准对于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与创新意识。巧设情境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融汇学生的知识与生活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影响。那么,怎样才能创设出精彩、有效的课堂情境呢?
一、巧用情境的趣味性,导入新课
小学生受限于生活阅历与视野,理解抽象性、逻辑性极强的的数学知识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鉴于此,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视在导入新课环节,巧用情境的趣味性,将具体的课堂知识与他们的生活体验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有益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有益于连通知识与生活,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笔者在讲授五年级“公顷和平方千米”的知识时,首先出示了几张图片,分别展示了明孝陵、中华世纪坛的占地面积,还有台湾日月潭的面积,我国的森林面积等。之后,笔者又出示了几张图片,展示的是九寨沟、西湖、三峡水库等,前几张是以公顷为单位的,后几张是以平方千米为单位的。学生发现这个问题,并提出疑问。教师进而引导学生从关注喜爱的旅游景点、建筑转移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公顷与平方千米”中来。由于这个课堂情境的设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所以不用教师动员,学生们在课堂上都表现得非常活跃,在自主学习与积极交流的过程中,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就被顺利突破了,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课堂联系生活,有效提问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终将还要实际运用于生活。新课程背景下,各种创新型的课堂模式层出不穷,它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扎根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练习生活化的数学题目,讲解生活化的知识应用,等等。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笔者也深深懂得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在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重要性,并在这个方面进行了积极地实践与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案例与经验。
例如,笔者在讲授关于“平均数”的数学应用题时,就出示了同学们在体育课堂上各小组跳绳次数的不同成绩,有的小组5人,有的小组6人,那么我们该怎么比较哪个小组的跳绳成绩较为优秀呢?学生们看到数学题目中赫然写着自己的名字,回想着自己在体育课堂上学习的具体情境,学习兴趣油然而生,马上开始了积极地交流与讨论。有的学生认为,应当比较每个小组跳绳跳得最好的一名学生的成绩;有的学生认为,应当比较各个小组跳绳次数的总和;还有的学生认为,应当比较各个小组跳绳次数的平均数。教师未置可否,让学生自己考虑,解决。很快,他们就得出了应当用平均数来解答这道题的结论,在具体的生活化问题情境中,不但有效地突破了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更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调动了他们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三、开展丰富的活动,强调操作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发育还不十分成熟,有意注意坚持的时间较短,所以要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全神贯注地坚持四十五分钟,在具体的数学知识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让他们在具体的动手操作过程中形成具体的数学能力。笔者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积极创设了活动化的课堂情境,不但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还优化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达到了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笔者在讲授“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时,组织学生利用手里的小棒做成了一条长20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并分别计算他们的周长和面积。之后,学生对这个长方形进行拉伸,变换成不同长度的平行四边形,并鼓励学生探索变化之后的图形在周长、面积方面有着怎样的变化。学生们的好奇心被大大地提了起来,他们一边动手活动,一边测量、计算、记录、比较,并最终得出了具体的结论:把长方形拉拽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但面积会发生变化。之后,笔者组织学生思考,为什么周长没有变化,而面积会发生变化呢?学生便开始针对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展开了积极地思考,经过讨论之后,他们也顺利理解了其中的原因。这节课,由于教师设置了活动化的情境,学生们在具体的活动中不仅深入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更联系了长方形,还有周长公式,大大拓展了自己的思维与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堂中的情境创设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学情,把握课堂知识的内容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机智,才能够让高效的课堂情境营造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城东镇韩洋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