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守望语文本色

2015-01-14韩加明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4年2期

韩加明

【摘 要】语文教学课改实验开展得如火如荼,取得显著成就。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也出现了一些迷失学科本位的现象,这阻碍了语文教学效益最大化的实现。本文试从感性语文入手,提出回归语文本位,追求真实高效而又活泼开放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语文课改 感性教学 语文本色 真实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2-0122-01

新课改、新理念给小学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让语文教师如沐春风,大批语文教师积极投入课改实验中。一时间,“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语文课堂上遍地开花。在小学语文课改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关注探索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盲目崇尚表演、学科无效整合,片面追求创新等造成语文课缺少语文味,教学效益低下等问题。

小学阶段的孩子的心理发展正处于感性时期,心理特征往往是形象关照长于抽象演绎,情感体验胜于理性把握,直觉顿悟优于逻辑分析,想象再现强于实证推理,感性能力是小学生的优势,是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感性和小学生学习方式的感性直接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也以感性为主,守望语文本色,追求真实高效而又活泼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

一、回归本位,还原语文本色

学生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不管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是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学生必须成为真正的主体。教学中只有学生全身心的参与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体验到独特的感悟,迸发出可贵的创新。这样才能达成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也只有达成这样的目标,学生的参与才有意义。关注学生达成度,让学生真正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自我实践、自我体验、自我实现!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情感体验,让语文教学回归本位。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在“全国中小学语文本体教学展示报告会”上指出:语文教学要回到语文的本位上来。学语文就是学习语言,能正确理解、运用祖国文字;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真正的语文课堂不是形式上的精彩,应该是学生趣味盎然地学习语文的乐园:里面充满着理解的愉悦、体验的惊喜、创新的快乐。语文教学要始终如一地把握住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让语文教学回归本位。

二、复活感性,倡导本色语文

语文课程内容是感性的,语文教学也应是感性的。复活感性是回归语文本位,还原语文本色的有效途径。王菘舟老师在《诗意语文》中这样表述感性语文教育:“语文是一种诗性的光辉,一种浪漫的情怀,一种自由的精神,一种高贵的灵魂,一种书写生命、寄托生命、实现生命自身尊严和价值的感性存在。”感性语文教育更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精神的发展。

感性的语文教育,是形象鲜活的语文教育;感性的语文教育,是真情洋溢的语文教育;感性的语文教育,是智慧灵动的语文教育;感性的语文教育,是个性张扬的语文教育;感性的语文教育,是潜能勃发的语文教育。本色语文教学,呼唤感性教育。

复活感性是一种形象化的教学,它要求我们还语文以画

面、还语文以旋律、还语文以意象。这里的“还”,即还原。记得于丹《庄子心得》中曾谈到:人以大地为法,地以苍天为法,天以道为法,而道法自然。每一个人在世间,每件事之间的比较,没有单纯技巧高低之分,只有境界优劣之辨。而境界取之于什么?

我们来看王菘舟老师在《慈母情深》教学运用的还原技术在一个教学实例。

师: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背

生:极其瘦弱的,弯曲的背

……你看到了

生:弯曲的背

生:脊柱突出的背

师:瘦骨嶙峋的背你看到了,带着你们的想象读这句话

记忆中,我母亲的背不是这样的

生:我母亲的背是挺拔的

师:而我现在看到的是……读

师: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师:我看到了母亲的脸,那是一张怎样的脸

生:一张粗糙的脸

生:疲惫的脸

生:瘦弱的脸

师:捧着想象,融进去,再读这句

师: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师:这是我的母亲吗?我的母亲曾经拥有一张怎样的脸

生:光洁的脸

生:红润的脸

生:洁白美丽的脸

师:这才是我母亲的脸啊,她曾经是……可如今却是……读

师: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吃惊地看着我

师:那是怎样地一双眼睛

生:布满血丝地眼

生:疲惫的眼

师:这是我母亲的眼吗?母亲的眼睛曾经是

生:炯炯有神的眼睛

生:清澈的眼睛

因为还原,“母亲”那张沧桑、粗糙、疲惫的脸,“母亲”那双布满血丝、疲惫的眼睛,“母亲”那弯曲的、瘦骨嶙峋的背便复活了。更有意蕴的是,这个教学片断还叠加还原,“母亲的脸曾经是怎样的脸”“母亲的背曾经是怎样的背”,这样的深情回望,使得在生活重负下老去的母亲的那份深沉的母爱便复苏于学生心中,荡气回肠。

总之,复活感性,还原语言文字以画面,以意象,复活感性,披文入情,情动而辞发,复活感性,尊重独特体验,张扬学生个性。复活感性就是回归语言原点,就是坚守语文本位,在语文教学中,只有褪去钻华,反璞归真,才能守望语文的本色,才能实现真实高效的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王菘舟.《诗意语文》[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1.

[2]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