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创设小学语文教学情境的策略探究
2015-01-14季薇薇
季薇薇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要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离开了教学情境,也就难以进行教学,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情境,以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掌握。
一、 创设“图画勾勒”,简化情境
直观的图画,有时可以弥补文字叙述的形象性,一幅简笔画就可以让学生看得清清楚楚,感受得真真切切,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
苏教版六下《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文章按照游览的顺序来写的。教学第一课时,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后,为了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教者便让学生根据文字的介绍,用简笔画在纸上画出作者游览的路线及金华双龙洞的大致环境。另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画,画后给同学们介绍这样画的依据(朗读出文中相应的语句)。就这样,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尤其对外洞、孔隙、内洞有了直观的感受,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很多时候,当凭语言很难描述清晰时,只需寥寥数笔画出文本表达的意思来,学生便一目了然。这样的简笔画,不但丰富了教学语言,使语言信息和图像信息同时参与教学过程,还化解教学难点,变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 创设“影视资料”演播情境
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为语文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很多语言文字描述的内涵,可以通过一组组的镜头,甚至是视频片段表达。
苏教版五下《灰椋鸟》第4自然段描写了作者观赏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灰椋鸟的数量由少到多,面积由小到大,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阅读感悟,可以感受到灰椋鸟越来越多。然而,灰椋鸟归林场面的“壮观”是难以想象、理解透彻的。笔者在教学时,先让学生通过朗读文本想象出一幅幅画面;再播放灰椋鸟归林的图片:空中先出现几个小黑点,然后慢慢扩大、增多,最后铺天盖地,黑压压一大群。当学生看到这一画面时,无不被灰椋鸟的气势所折服、所吸引,由衷地感受到这是一种生命的壮观。很多时候,文本中不少文字的描述仅仅通过朗读和想象并不能得到透彻的体悟,合理利用影视资料,往往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创设“实物演示”直观情境
学生一般对科普性、知识性的课文中介绍的物体比较陌生,要想使学生迅速认识并熟悉某一事物,提高学习积极性,可以创设“实物演示”情境,选取实物让学生观察,更直观去感知事物。苏教版四下《人类的“老师”》一文中这样写道:“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它捏碎。”对于这一点,很多学生并没有生活体验,在他们的眼中,鸡蛋是那么容易破碎,平时都轻拿轻放,从未使劲捏过。如果理解不了这点,对于“薄壳结构”的建筑物是否真的坚固,就会持怀疑态度。教者带了些生鸡蛋到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亲自体验了“使劲捏鸡蛋”。教者作为成年人,力气较大,也演示了“使劲捏鸡蛋”。事实证明,鸡蛋确实无法捏碎。通过这样直观的“实物演示”,学生完全信服了,就会主动探索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变得积极而又兴奋,很容易就理解了“薄壳结构”的建筑物既轻便又省料还坚固的原理。创设“实物演示”情境,既直观又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新意识,何乐不为?
四、 创设“角色转换”表演情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文本内容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设计各种游戏,其中最直接有效的便是“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参与表演,使课文中的角色不只是固定在书本上,而是来到学生身边,这就促使学生带着角色转换的真切感受理解课文,对课文中的人物有了亲切感,很自然就能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苏教版三下《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一篇深受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他们学得兴趣盎然。学完课文,看到书后有一道作业题: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教师边安排学生进行即兴表演,“小骆驼”将“小红马”带到沙漠,“小骆驼”从最初的自卑逐渐变得自信起来,并为自己的驼峰、脚掌、睫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途感到自豪,“小红马”最后也真诚地向“小骆驼”道歉。两个同学的表演惟妙惟肖,不仅语言流利,神情举止完全符合人物内心的感受。这难道不是创设“角色转换”表演情境要达到的最佳效果吗?
五、 创设“设身处地”想象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学生身临其境的情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展示探究式教学的课堂魅力。苏教版五下《水》的作者,花大量笔墨写村子里的人们在下雨天冲进雨里洗澡的快乐。作为江南水乡的孩子是无法体会到的,一场雨为何能让全村男女老少都像过节一样快乐。虽然字里行间无不透出舒畅与快乐,可是由于地理位置与生活环境的差异,学生跟文本始终有距离。教者为了跨越这一障碍,便用一种“拉家常”的方式与学生聊开了。“同学们,天气预报说今天最高温度大概多少℃啊?”“35℃。”“你们每天都洗澡吗?”“是的。”“如果这么高的温度,让你一个星期洗一次澡呢?”“……”“如果气温升到38℃,还是一个月才能洗一次澡,你有什么感觉?”“如果一年不洗澡呢?”此时,学生个个都说实在受不了了,好希望能痛痛快快洗一个澡啊!这时候,教师再描述:“今天,乌云密布,几声闷雷后,天空立即下起了一场大雨,你会怎么做?”学生纷纷表示,要立即冲进雨里痛痛快快洗个澡。教者再追问:“此时你的心情如何?”学生就能非常深刻地体会到这场雨带来的快乐。通过创设想象情境,让学生能“设身处地”地思考,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感知主人公的境遇与内心世界,理解文本的表达意图。
众多的实践证明,创设合适的情境进行教学无疑是有效的,“情境”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感受到了乐趣。
(作者单位:苏州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