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性问题:孕育语文课堂 “黎明的感觉”

2015-01-14李淑英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4年2期
关键词:王冕白骨精探索性

李淑英

语文课堂,需要“黎明的感觉”。“黎明的感觉”描述了这样一种状态:教学在某个瞬间引起了学生思维的警觉,引发了学生认知的冲突,唤醒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喜出望外地发现,乐此不疲地探索,卓有成效地吸收,充满灵性地表达,超越自我的先见,获得了阅读的新生体验。

笔者听到江苏省特级教师魏星执教的《三打白骨精》一课。对于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学生早已熟悉。然而,课堂上学生始终保持着阅读的新鲜感,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他们好奇地畅游于文本的语言文字之间,有滋有味地阅读,不断有新的发现,不断有精彩的表达,对文本的理解从初浅单薄走向深刻丰满。魏老师的课堂预设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力基础出发,从独特的角度切入,“一打”设问:“白骨精一出现,在师徒四人心中各是怎样的形象?”;“二打”设问:“唐僧念起了紧箍咒,师徒四人内心的情感各是怎样的?”“三打”部分则着重讨论与前“两打”有什么不同?每次设问后都鼓励学生“轻轻读,静静想,抓住关键的词句支持你的想法”。这三个问题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紧扣“三打”,趣味盎然,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进入潜心会文的时空,享受到了刹那顿悟、豁然开朗的阅读快乐。可以说,是真诚、自由、富有探索性的问题,以及由问题衍生而成的积极思考的场域,孕育出了课堂“黎明的感觉”。

富有探索性的问题从文本语言生发,使学生的阅读思维始终充满活力,由此感悟了文本内涵及课文新意,无疑凸显了语文课堂的本质和意义。那么,怎样的问题才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探索和发现呢?

一、 “有意思”——给学生探索的引力

“白骨精一出现,在师徒四人心中各是怎样的形象?”这一问题在学生看来,新奇有趣,不曾想过却可以在文本中找到答案,所以,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因此展开。富有探索性的问题应该是有意思的,细细琢磨,上述提问有浓浓的语文味和思考的张力,能够唤起学生思维的惊异感和想象力,还能够唤起学生的阅读敏感和期待视野,既触动了学生的已知和经验,又隐含着这样一种思考的意向:文本中藏有“我”“还不知道”又“可以知道”的很有价值的内容,激起学生试图突破自己“前理解”的意愿和动力,引发学生与文本内容进行全面地接触、交流与融合。

二、 “有力量”——给学生探索的支点

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既要立足文本,又需要体现出俯瞰文本的视野,触及文本的核心地带,紧扣文眼,寻找文本中最具教学价值的东西,关键字词、重点语段,人物形象、理趣哲思,技能训练点、情感生发点,抓住可以“撬动”课堂的“支点”,以此架构整个教学流程,让文本“立”起来,让学生“走”进去,紧紧围绕文本文字形成理解的波澜,走向言语与精神的共同成长。

三、 “有空间”——给学生探索的可能

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是动态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蕴含着多重的分析视野、多样的解决路径、异彩纷呈的答案。学生总能根据各自的经验背景、思考方式和价值取向,对问题形成个性的理解。所以,答案不是唯一的,即使相同意思的答案,也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问题的丰富性才能唤起学生创造的冲动,才能激发学生分享的内在需要,才有真正的学习发生。我校教师教学李清照的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时,引导学生聚焦“常记”这个“寻常词”,探究词中的“精致图”和“悠悠情意”。教学由一个主问题开始:“这次游玩,令词人常记。词人常常记起、常常回味的是什么呢?”学生初读文本,认为词人常记的是“溪亭日暮”“藕花深处”“鸥鹭惊起”三幅画面。教学并未在此止步,而是继续围绕此问,引导学生再读文本,以及三读文本,于是,就有了各种丰富的、逐步深入的答案:词人常记的有“美丽的风景”“郊游时意外的惊喜”“愉悦的心情”“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甚至有学生因“白鹭”的意象,认为词人常记的是那份少女时代自由洒脱的情怀。问题简约,给学生空间,学生就有了不断探索的可能性。

四、 “有深度”——给学生探索的方向

如果仅在学生已经达到的认识平面上飘移,没有语言发展、思想力量、情感震撼、深刻体认,这样的阅读活动是毫无意义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指向更有厚度与深度的体验,它犹如打开一扇窗,激活了学生先前经验,吸引学生深度参与,在教师合理机智的追问之下,突破先见的狭隘,让学生看到了文本深处更加美丽的风景,迈向了一个他们从未到达、从未领略过的视域。笔者教学《少年王冕》一课,就“雨后荷花”这一段设问:“学画荷花,怎样学就一句话;文章惜字如金,为什么要用大段文字来描写雨后荷花图?请联系上下文读一读,想一想。”学生讨论后,找到了原因。一是因为王冕学画的原因,从此,王冕的人生与荷花结下了不解之缘;二是因为王冕喜欢这雨后的荷花,他对荷花有感情,所以观察细致,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美;三是这景物也象征了王冕的品质高尚,出淤泥而不染。雨后荷花生机勃勃的美,学生已然明了。但一切景语皆情语,此处的雨后荷花还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形象的价值。在这样的含蓄隐喻之处展开追问,使学生的阅读理解由肤浅走向深刻,由片面走向全面。

(作者单位:无锡市隆亭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王冕白骨精探索性
心有所“属”,一“探”究竟——立体几何探索性问题的解法梳理
王冕学画
王冕画荷花
立体几何中探索性问题的“创新”
《王冕学画》中的两个“像”
《王冕 墨梅白梅》
解决圆锥曲线中存在、探索性问题的途径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