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究竟冷落了什么?
2015-01-14董旭午
董旭午
当今的一些中学语文教学,失真、变味、效率低下,与我们的课堂冷落了一些本不该冷落的东西很有关系。那么,当今的中学语文课堂到底冷落了什么呢?
一、冷落了作者生活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写作背景”等就已成了语文教学改革所讨伐的对象,直至今天仍“灰头土脸”的,很不受人待见。这里先不谈“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是否还应该好好“待见”的问题,单说说“写作背景”。作者创作作品,总会有其原由和意图,总要表达思想、观念、情感、志趣和理想、愿望等。语言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再好的内容也不宜随意表达,一定要分场合、看对象,讲究表达方式和艺术。所以,要真的读懂一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等,绝对不可避开写作背景,即作者的生活、心灵世界和写作意图等。比如,要想读懂杨绛内心的“愧怍”,就不能不引导学生回归“文革”时期及其后杨绛的生活。“文革”时期,杨绛一家受难了,成了残酷斗争的对象,而老王这个真正的无产者却没有加入斗争他们的行列。非但没有,反而非常尊重他们,像对待亲人一样关爱他们一家人,临死前还把最好的东西(香油和鸡蛋)送给了他们,一直也没有说出“我哪里是想要你们的钱”这句话,把对自视清高的知识分子的尊重都带到另一个世界去了。但是,在当时残酷的政治斗争环境中,一些有文化修养的人(指作者的同伴)却要相互揭发,以显示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了。相比之下,老王对自己一家人的尊重、同情和关爱该有多么宝贵,真可谓是一颗金子般的心啊,闪耀着夺目的人性
大家论语
美的光芒。对比自己对老王的态度,仅仅是居高临下的可怜和同情,没有真爱,更没有尊重,老王病成那样都没有让座,临行也没有送下楼,死后十多天才从别人那里得到消息,怎能不“愧怍”?这才是杨绛的真“愧怍”——感到自己对不住老王那颗善良、纯正、尊重他人、懂得感恩的金子般的心!同时,作者杨绛还想通过表现自己的“愧怍”来唤醒世人美好的人性,让这个世界充满纯真和友善的爱。讲到这里,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度地切入写作背景,不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生活,与作者的心灵相互沟通,学生又怎么能够真正理解和把握杨绛的“愧怍”?文章的“真魂”都没有把握住,还谈什么赏析作者“这样而不那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运招用技的妙处呢?
语文课改初期,一些人动辄批判讲写作背景,认为这是一种老套的僵化的程式。也不能说这样的批判毫无道理,不管什么样的课文,都仅仅由教师在新课启动的环节死填硬灌一些背景,搞成程式化的死东西,这绝对是该摒弃的。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根据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实际需要,适时适度、有机无痕地切入背景也错了,更不等于说干脆就取消这个教学环节。可以说,背景都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是带着作者心跳和时代体温的,一定要引导学生用生命和灵魂深度地对接,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体验作者的生活。
二、冷落了学生生命
说我们的课堂教学冷落了学生生命,首先需搞清楚这个“学生生命”究竟指什么,我认为主要指学生的生活阅历、思想深度、文化视野、人文积淀等。现在的一些公开课上,学生合作探究后发表的所谓独立见解,常常是或者低幼、肤浅地讲一气,或者远离甚至扭曲课文真魂,浮躁、空泛地说一通,只为凑个所谓的气氛活跃,有人气。这种虚假的热闹,是一种为探究而探究的作秀,是把学生当成表演的道具,实质上就是一种冷落甚至远离学生生命的探究。更有一些课堂教学就是死盯着分数,从头到尾一通死教死练死考死讲评,根本就不给学生任何自主思考、主动参与的机会,彻底冷落了他们的生命。请看笔者《我心归去》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下面我们就来深入体验、感受一下。“这里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生:周围的声响都是作者很陌生的,因而内心十分冷清、孤独。
师:那么,同学们平时都对哪些声响很熟悉呢?谁能说说?
生:早上厨房里妈妈煎鸡蛋的“刺啦”声,马路上的汽车“嘀嘀”声,课堂上同学们写字的“沙沙”声。
生:考试没考好妈妈的叹息声,晚上做作业时爸爸的呼噜声,春天里教室外面的鸟鸣声。
生:学校下课的铃声,课间操的音乐声,过春节时的爆竹声……
师:然而,有一天,当这些熟悉的声响都离你而去时,你的心情会怎样呢?
生:我会感到孤独、寂寞、无聊,难受得要死。(同学们笑)
师:这回大家能体验和感受到作者韩少功当时的心情了吧?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中心,周围所有的声响似乎都是为我们而发出的,都是我们所最熟悉的。而旅居法国的韩少功,远离了他所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群,熟悉的文化,熟悉的母语,甚至熟悉的声响,与周围的一切毫无关系,无法交流,怎能不心生出一种如同在监狱似的孤独寂寞之感。
适时、合理、有机、无痕地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学生才真的会用生命称量出“这里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这句话的分量,也才能真正感受到“你拿起电话不知道要打向哪里”“你拿着门钥匙不知道出门后要去向何方”“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些语句的温度和心跳,进而真享受到语言艺术之美。只有使他们的生命与课文的学习有机地融为一体,才能真正感悟到语文的魅力与真味。
三、冷落了课文生活
所谓课文生活,一般包括课文的语境、情境、情节、意境以及主人公的心灵世界等。在教学的过程中,辨析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运招用技的妙处,概括或提炼层意、段意和主旨等,都须要引导学生深读课文,深入课文生活,真正用心体验、感受思考。
我们不妨还以杨绛《老王》一课的教学来说明问题。文中写到杨绛一定要把钱给送来香油和鸡蛋的老王时,写了这么一句话:“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这句话妙就妙在这个“也许”上,若删掉这两字,就变成了“他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了。作者显然是不认可这样的判断,认为这不符合老王当时的内心所想。那么,老王当时究竟会怎么想呢?真的会认为作者的话有道理吗?没怎么看书的学生就根本不太在意这个“也许”,也不管老王究竟在想什么和怎么想,反正老王把钱拿走了。如果启发学生深读课文,学生就会想起课文前面曾写到有一次老王送杨绛的丈夫去医院,就曾哑着嗓子悄悄地问:“你还有钱吗?”可见老王是不想要钱的。但是,仅仅读到这里还不够,还需深入这件事之后的情节——老王第二天就去世了,作者十几天后才通过别人知晓死讯。这时,教师不
大家论语
妨再启发学生:一个第二天就去世了、只想来与作者诀别并向她表达关爱和感恩之心的老王,又怎么会要钱呢?但是他还是默默地把钱带走了,尊重作者那种居高临下的清高和怜悯,竟把这样的尊重带到墓地去了,这恐怕就是作者愧怍的缘由吧。学生只有这样深读课文,深入课文生活,用心灵与老王和作者对话,才有可能深刻感悟到这个“也许”的真味。
有些语文课堂教学,常常是学生还未读几遍课文呢,教师就急着让学生辨析、概括、提炼。于是,常常一问三不知,教师就开始照本宣科地讲解了,这显然是漠视、冷落了课文生活。
四、冷落了生活情理
语文教学不可能不涉及语文知识的教学,关键是怎么教。过去,我们搞得很“专业”、很狭窄、很死板,远离了课文、学生和生活情理,所以很不受欢迎,但这种操作层面上的失误,绝不意味着就可以淡化甚至取消语文知识教学,而是要力求将知识教活,尽量引入生活的经验。比如,结婚办喜事需放鞭炮,吹奏喜庆的乐曲,这是烘托;找伴郎、伴娘这是衬托,这些经验更容易被理解,对学生理解语言现象也有所帮助。又如“他在地上爬着,拖着两条伤腿,一点儿一点儿地、艰难地向前挪着”这句话,若改成“他拖着两条伤腿,在地上一点儿一点儿地、艰难地向前爬着”,信息上根本没有变化,但在表情达意上却味道大不一样了,后置的状语就是在突出“他”爬的状态和艰难,也突出“他”的坚韧。生活情理启示我们,这样的倒装句就是为了通过超常规的变式来抓人眼球,进而强化对人的大脑神经的刺激,从而实现表情达意的功能。可见,回归语言环境和生活情理,灵活比较变式语句的不同功效,确实是一种教活语法的好办法。
不难看出,语文知识教学可以回归生活情理来教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所熟悉的生活情理,用心感受、联想、思考和品味,这样一来,很多抽象的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也会变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了。
五、冷落了可思辨点
课文的可思辨点很多,先说说艺术层面的。比如,《祝福》一课中的一个细节:几个老太婆听了祥林嫂悲惨的故事伤心落泪,而后“满足地去了”。这个“满足”与“伤心”是否矛盾?不回归作者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不了解那个年代“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的历程,不理解几位老太婆觉得自己还比祥林嫂的遭遇好一些,还略感侥幸的麻木心灵,是辨不出这其中的真味的。
再说说对文章观点的思考。如“‘生乎吾前就一定会先‘闻道吗?(韩愈《师说》)”“什么样的‘义都必须要我们去‘舍生吗?(孟子《鱼我所欲也》)”“屈原该不该选择投江自杀呢?(屈原《渔父》)”“目见耳闻就一定是真吗?(苏轼《石钟山记》)”“哥斯拉兄弟的出路在哪里?(高尔斯华绥《品质》)”等。这些从课文中延伸的思辨点,学生必须得深读课文并真正把握住课文思想内容才能参与进来。思辨的形式可不拘一格,可以当堂思辨,也可以次日课前演讲,还可以写思辨性随笔等。
思辨还可以自然延展到社会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对社会上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辨,如对“红红火火的‘偷菜游戏”“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就等于没读大学”等问题,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辨。这种由课内到课外的拓展性思辨训练,不仅有助于课内外思辨训练的良性循环、相互促进,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以及他们独立思维和自主人格的培育。
六、冷落了语言训练
一般来讲,语文课堂上都少不了口头答题、师生对话、课堂练笔、整理笔记等活动环节。当下的中学语文课堂,几乎见不到教师对正音释词的检查、对学生口头答题、师生对话中的不规范语言的矫正,也罕见实实在在的课堂练笔和笔记整理等活动。其实,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必须抓住一切机会扎实训练,切实培养学生正确、规范地运用语言文字的好习惯。而要抓实抓好这些活动环节,课堂上扎实训练就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富有实效的途径。因为只有在课堂上这样扎实地训练,学生才会有更为充分而实在的体验和感受,也只有具备了这样充分而实在的体验和感受,他们才会真正认识到正确、规范地运用语言的重要性,才会在课外更加主动、自觉地去训练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也才会自觉养成正确、规范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自觉性和良好习惯,并且一辈子都会坚持与不良语言习惯、不规范和不正确的语言作斗争,不断提高和强化语言基本功。可见,我们一定要扎扎实实地搞好这眼皮子底下的语言训练。课堂教学才是扎实训练学生语言基本功的出发点。课内不好好上规矩地扎实训练学生,课外就很难形成规矩和习惯,进而自觉、自主地去进行语言训练。我们的中学生说话仍磕磕巴巴、词不达意、语无伦次,语文课堂冷落甚至无视语言训练是难辞其咎的,大家不可不深入反思。
我们的语文课堂的确冷落甚至无视了一些看似很寻常的环节,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并深刻加以反思,实实在在地去矫正,去解决。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