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教学片段评析
2015-01-14陆晓萍
陆晓萍
【教学片段一】
师:老师来考考大家,这些词语你会读了吗?(屏显)
啄肉 夹住
威胁 毫不示弱
喜笑颜开 筋疲力尽
师:词语读正确了,但陆老师有个建议,想着这些词语的意思读,你会读得更好。(生自由练读)
师:现在,陆老师和大家合作读,我读左边一列,你们读右边一列,你可以根据自己对词语的理解加上适当的动作或表情。
师:(伸长手臂,手指呈尖嘴状,语气狠狠地)啄肉。
生:(双手合起,做“夹”的动作,大声地)夹住。
师:哦,夹得好疼啊!(生笑,更带劲了)
师:(严厉地)威胁。
生:(瞪大眼睛)毫不示弱。
师:(绽满笑容)喜笑颜开。
生:(伏在桌上,有气无力地)筋疲力尽。
师:这样读词语,就像读故事、看电影一样。(生自由再读,读得很带劲儿。指名两生读,做动作、有表情)
师:你们真是一群出色的小演员。读好了这些词,老师相信,你能把课文读得更精彩。
【评析】教者设计了三组有特点的词,让学生认读词语,但并没有采用平直呆板的常见教法——按词语出现的顺序带读,而是把词语的顺序和排列稍稍调整一下,让学生和老师合作,着重从演示入手,表演着对读,这样便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思路。教者和学生分别饰演一个对立面,通过生动的表情,入神的动作,让学生完全投入到鹬和蚌的初步抗争中。鹬的猛力啄,蚌的狠狠夹住,鹬的威胁,蚌的不甘示弱就这样表达出来了,从而让这三组词的内涵“立”了起来。这样的教学,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有着不竭的动力,他们在角色表演中去理解,感悟也水到渠成。一个个平常的词语,在教者精心的组合中变得充满了生命活力。
【教学片段二】
师:(出示图片)你看,鹬的嘴被河蚌死死地夹住了,这时,鹬最想做的是什么呢?
生:拔出嘴来。
师:想象一下,它会怎么做呢?可以加上动作演一演。
生:它会用双翅抱住蚌,用脚拼命地蹬蚌壳。(生双手抱于胸前,用脚作用力蹬状)
生:它使劲地甩着长嘴,也许还会往旁边的石头上砸。(生甩着头,非常投入)
生:它试图用双翅把蚌扒开。(生用双手作扒开状)
生:也许它会啄住蚌,把它浸在水里。
师:是呀,鹬又打,又敲,又甩……想尽一切办法,使出浑身力气,还是拔不出嘴来。(指导读好:“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嘴来。”)
【评析】角色转换所产生的积极效果往往能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情境,在情境中积极投入自己的体验,获得独特的、有创意的感受。这里,教者意在让学生理解“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嘴来”这一句,鹬的嘴被河蚌死死地夹住了,鹬最想做的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就跃跃欲试了,他们的想法不一,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动作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想象说话和表演,形象地感受到了文中“用尽力气”的意思,进而对这句话有了全新的理解。表演中,学生用心体会,用头脑思考,这时的表演就不仅仅是表演了,而是对文本的深刻感悟。
(作者单位:宜兴市东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