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其意,不泥奇迹
2015-01-14张庆
张庆
今年3月21日,“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揭牌。这让我想到了怎么向名师学习的问题。学名师,学什么?我发现好多青年教师往往热衷于学名师的一招一式。学于老师,一些人就模仿他的做派,比如上课时摸摸孩子的脑袋,跟孩子握握手,拥抱一下孩子,等等。有的学得惟妙惟肖。这让我想到了明代的抗倭英雄戚继光的一句名言:师其意,不泥其迹。他讲的是带兵打仗,强调的是学习别人的军事思想,而不是拘泥于别人打仗时的一招一式。我们向名师学习也是这么一个道理,要从根本上去学,而不是简单的模仿。比如我们学习于老师,就应当深刻领会他的“五重”教学的思想。我们且来看看,于老师的“五重”讲的是什么。
“重情趣”,放在第一位,这是因为语文教学的第一要义就是儿童视角、儿童立场。我问过张光鉴教授:怎么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他说:就是老师要跟儿童相似。怎么才能跟儿童相似?就是老师要始终保有一颗童心,要尊重儿童的思维方式,尊重儿童的价值观念,跟孩子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这就是于老师经常谈到的“蹲下来看学生”。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一切知识技能的取得皆为学习主体的自我建构。如果学生对你的语文课压根儿就不感兴趣,那准没戏。可见重情趣是教好语文的大前提。
接下来的“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道出了语文学习最根本的途径。记得过去高万同老师把语文学习的途径概括为“九字诀”:“学得进,记得住,用得出。”重感悟才能学得进,重积累才能记得住,重迁移才能用得出。学习语文就是这么回事,不断地吸收,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倾吐。做到了这三个“重”,就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关键性环节。
最后一个是“重习惯”。一提起习惯,大家就会想到执笔姿势,爱护课本之类,殊不知“重习惯”讲的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因为语文教育中的许多东西,都是一个习惯的养成问题。吕叔湘老先生早就谆谆告诫我们:“在语文教学上,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运用语言就是一种习惯。大家想想,中小学十二年语文学下来,给我们留下来什么?我们小时候背过的一大堆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时代背景之类,都是应付考试的,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甚至学过的课文内容不少都忘记了,唯有在学校形成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却伴随你终生。比如能写一笔好字,善倾听,会说话,喜欢读书看报,写日记,遇事爱思考,善分析,形成这些良好的语用习惯才是我们语文教学要追求的目标!
综上所述,于老师的“五重”,实际上就是揭示了语文是什么,语文怎么教,要注重抓住哪些最基本的环节。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并没有什么高深玄妙、微言大义之处。只是他做得比较到位,做得比大家好而已。虽说“五重”并不高深玄妙,但说的却是语文教学中最最要紧的东西,是可学的,是可以复制的。任何一位老师,只要参透了其中的道理,并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践行,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
梅兰芳大师世称“没派”。因为梅兰芳只是按照戏剧表演的法则将唱做念打做得中规中矩,给人以无尽的美的享受;他的玩艺儿最通“大路”,人称“十旦九梅”,他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于老师并不刻意在教学中标新立异,他的“五重”教学也最通“大路”,它所揭示的不过是语文教学的一般法则。我们也可以说于老师的语文教学特点就是“没有特点”。
话又说回来,也不是说于老师的做派、一招一式就不能学,而是说跟于老师的“五重”教学思想相比,后者更为重要、更为根本而已。教学上的做派往往是跟个人的学养、年龄、爱好、性格、作风等诸多因素相联系的,机械模仿并不一定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蜜蜂采来的花粉,必须经过自身的酝酿,才能成为蜜糖。吸收别人的好东西,也应当少不了“酝酿”的过程。
师其意,不泥其迹。向于老师学习是这样,向任何名师学习都应当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