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灰椋鸟》中的“三美”

2015-01-14顾小春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4年6期
关键词:呼朋引椋鸟刺槐

顾小春

苏教版五下《灰椋鸟》是一篇寓深刻时代主题于细致场面描写的情景交融的散文。笔者反复品读以后,发现课文特色体现在“三美”,即语言美、旋律美和意蕴美。

一、 语言美:呈现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形式

《灰椋鸟》一文极讲究炼字,使用准确传神的动词,注重以修辞入文,呈现出清新、活泼、流畅的语言风格。

1. 准确传神的动词。“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这一自然段不仅从视觉上展示灰椋鸟飞入刺槐林速度缓慢,动作优美齐的状态,也从听觉上渲染出鸟儿归林时的喧闹,更从数量和规模上表现出灰椋鸟数量多、气势宏的特点。

2. 生动形象的修辞。比喻、拟人修辞可以使语言优美。文中“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巧设借喻,把刺槐林和竹林化作俱乐部,将百鸟争鸣时喧闹而热烈的场面展现得活灵活现,刻画得淋漓尽致。再如,“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在作者看来,一切生命都是充满情趣和情感的,一切看似平常的举动,都是独具生命特征的展示和情态的个性张扬。因此,作者移情入景,赋予平淡无奇的灰椋鸟以金色的外衣,轻灵而飘逸的体态,如少女般光彩照人地“翩翩起舞”,简直是神来之笔。

二、 旋律美:传达跌宕起伏的散文节奏

1. 妙用叠词。叠词通过重叠和叠加,既强化突出了词语所表现的状态、性质、范围和数量等属性,增强了词语的表现力,又能便于琅琅上口地吟诵,在回环往复中形成一种抑扬顿挫的节奏和旋律美。文中“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中“扑棱棱”不仅摹其声,而且绘其形,既写出灰椋鸟飞起时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又表现飞翔时轻盈、矫健的身姿。“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中“翩翩起舞”承接“扑棱棱地飞起”这一场面,进行移情入景的想象,更是将灰椋鸟飘逸优美的风度和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推向了极致。

2. 巧设悬念。课文重视悬念的运用。文章一开始说,“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因灰椋鸟的平凡无奇、形态不雅,起初我不以为然,可偶然的机会却令我改变了态度。到底是什么力量让我从不屑一顾到迫不及待地要去看一看呢?原来是“我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课文悬念初步得到了彰显。文章结尾,与开头呼应并升华:“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不仅描绘鸟儿幸福的生活场面,更讴歌创造幸福生活的人类劳动。作者描写、赞美的对象范围进一步扩展,情感抒发的层次也进一步深化,在跌宕起伏的变化中,将悬念留到最后。

三、 意蕴美:营造诗情画意般意境,表达人鸟和谐主题

1. 诗情画意般意境。课文意境主要有三个层次。

(1) 静谧自由的林场生态环境。郁郁葱葱的竹林、高大茂密的人工刺槐林、棕红色的水杉落叶铺成古色古香的原生态的林荫道,创造了一个鸟儿自由栖息、幸福生活的乐园环境,

(2) 热烈而喧闹的活动场面。“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在这天然俱乐部中,百鸟尽情歌唱,展现出原始的生命力,释放出充满青春动感的激情,创造出一个多么让人怦然心动的意境!

(3) 情景交融,物我相忘。看,文中“我被这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我内心所有的感悟,对灰椋鸟的态度和情感彻底转变,已非言语所能表达。“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更是营造出天人合一、意犹未尽的美学意境。

2. 和谐的主题。课文言简而意丰,富于启发性的文字表达出深刻的主题思想。

(1) 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样一个近乎原始森林的林场,没有人类无节制的滥砍滥伐,让人看到一片绿色希望。

(2) 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这里没有心怀叵测者的窥视,没有猎捕者的入侵,有的只是百鸟争鸣的自由和呼朋引伴的欢畅。课文以浓墨重彩细描出鸟儿热烈而自由的联欢场面,侧面折射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题。

(作者单位:东台市梁垛镇台南小学)

猜你喜欢

呼朋引椋鸟刺槐
观蚁搬食
烟花
椋鸟的蚂蚁浴
刺槐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探究
粉红椋鸟24小时
刺槐树
晨光初上
英国椋鸟惨遭雀鹰捕食被踩脚底下毫无还击之力
刺槐造林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灰椋鸟的团队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