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从读开始
2015-01-14祝泳洁
祝泳洁
一、 多视角读
1. 从读者视角,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要让学生喜欢文本,教者先要喜欢这篇课文。为此,我们将自己视为一个普通读者,沉下心来细读文本,千方百计让自己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通过细细咀嚼、慢慢品读,让文本荡涤教者的心灵,捕捉课文中的语言魅力,读出独特理解。
2. 从作者视角,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想要传达意蕴的载体。这种意蕴可能是一种情绪、情感、情操,也可以是一种理解、理念、理论;可以是一种直白,也可以是一种婉曲;可以是对事物的认识,也可以是对人生的感悟……教师要真切领悟作者的价值观。
3. 从教者视角,凸显学科的本体特征。新课程对于当前语文课堂教学脱离文本的问题提出了务本归真的要求。务本归真,一方面指的是要注重语文学科的本体,另一方面指的是要以文本为本。我们提倡人文性和工具性两手都要抓,不能因为“人文”而淹没了“工具”,也不能过分追求“工具”而忽视了“人文”。当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教材特点有所侧重,
4. 从学生视角,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师不仅要考虑把文本教给儿童,还要设身处地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用儿童的心灵去亲近文本,用儿童的眼睛去发现文本中属于儿童文化创造的那些特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才能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引领,才能遵循教学最基本的规律。
二、 多形式读
1. 创设情境读,学生入情入境。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也是阅读教学中使用最普遍的读书方式,而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必须创设情境,投入感情,营造氛围。实践证明,教师创设情境地读,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听读中感悟课文内容,感受美、享受美;另一方面,也在朗读中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
2. 多种形式读,学生百读不厌。一堂课只用一种形式反复地读,学生会感到单调乏味。为了让学生保持极大的朗读兴趣,我努力做到“堂堂有新招,篇篇有花样”。如,识字教学比较枯燥,教学“云对雾,雪对霜,鸟语对花香,山清对水秀”,我带领学生或击掌,或叩桌,一组接一组,男生连女生,反反复复,来来回回地念。当轻而脆的击掌声,柔而温的叩击声和着甜津津的童音,送出古老而清新的韵句时,学生们早已把朗读当成了一种乐趣。朗读还有更多有趣的方式,像改成打油诗,改成谜语,颠倒顺序等等。
3. 原汁原味读,学生品味经典。教材选编的课文很多都是名家名作,如苏教版小语六下《墨梅》一诗就是原版本,拿到教材,我就进行比较阅读,知道《墨梅》是一首题画诗。在其流传的过程中,由于经过多次抄写、翻刻,文字上出现了差异,即所谓“版本异文”。王冕《墨梅图》的真迹题画诗是王冕自己的笔迹,教材中的诗歌完全符合王冕的原始版本。这儿的“流”是流溢的意思,是说梅花可贵的清气流溢人间。我班个别学生也发现了版本的异同,由于我及时阅读了原文,了解了原委,让他们明白了“流”的妙处。笔者认为,教师有效地读原著,课堂上能提高学生的鉴赏审美能力,开启学生深入研究问题的创新精神。
三、 多拓展读
1. 补充材料。教学前,教师拓展阅读,主要体现在对有关背景材料的补充阅读、推荐阅读一些名家名篇的点评性文章等。例如,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时,很多学生对傣族把泼水节当成“新年”产生疑问?于是,我给学生补充泼水节的来历,学生明白了相互泼水其实是祝福,是祈祷,是迎来一个吉祥的新年。当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所需理解的文本内涵存在差距时,教师应适时有效地选择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和突破难点进行拓展,将抽象的文字还原成具体可感的鲜明形象,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2. 整合信息。阅读这些信息的目的在于深入理解文本,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我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周瑜和诸葛亮这个故事,课上,我为学生提供了《三国演义》中孔明借东风的阅读材料,在两篇文章的比较阅读过程中,学生横向对比、整合信息之间互相渗透、相互补充,最后归纳出了周瑜、诸葛亮丰满的性格特点。这样的过程,大大提升了学生阅读多种信息,处理多种信息的能力。
3. 铺架桥梁。一直以来,笔者认为学生学完课文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而应该是学习新知识的开端。例如,教《三借芭蕉扇》,便和学生一起读《西游记》;教《草原》时,又和学生一起走向老舍。扩大阅读量是链接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纽带和桥梁,在教师身先士卒地带领下,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无锡市新区南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