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成教学的视角构建生态课堂
2015-01-14杨海瑛
杨海瑛
一、 以生为本,收获生成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是一个十分深刻而带根本性的命题。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就是说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课堂上要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反映,必须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我们欣喜地看到,不少教师重视学生的质疑,并把学生的质疑作为课堂教学展开的依据。如学完《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第2自然段后,教师问学生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学生质疑:“既然爱因斯坦是一位最伟大的人,为什么他会头发蓬乱、衣衫不整呢?”释疑过程中,学生又生成了新的疑问:“这么说,课文不是自相矛盾吗?既然他的工作这么忙,为什么还要和小女孩交往,还要在路边等待小女孩呢?这不是在浪费时间吗?”在对这些问题展开充分讨论后,还有学生提出了辩驳意见。
生1:也许爱因斯坦觉得自己的穿着打扮不符合自己的身份,想改变一下自己的形象。
生2:可能是这个小女孩的纯真打动了爱因斯坦,使得他很想从小女孩那里学点这方面的知识。
生3反驳道:那爱因斯坦为什么不请教大人,而要去向小女孩学呢?
生4:也许是爱因斯坦想和小女孩交朋友。
生5反驳道:一位有名的科学家为什么不和大人交朋友,而要和一个小女孩交朋友呢?
生6:我觉得爱因斯坦有一颗童心。(课文中说,爱因斯坦冲小女孩做了一个鬼脸。)
学生思维活跃,在思辨过程中,生成了“质疑——解疑——生疑”的循环教学环节,学生的学习大脑处于亢奋状态,教师机智地捕捉住这一生成的教学资源,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当然,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教育价值大小之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评估和筛选,但决不能置学生的问题于不顾。
二、 精心预设,促进生成
1. 在多元解读中生成。由于读者时代、经历、经验、个性的差异,对文本的解读必然呈现多元化的态势。过去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总是执意去寻找作者的“原意”,现在我们开始认识到对文本可以多元解读。文学作品的阅读应当是放飞心情的自由过程,我们要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多元解读,包括在成年人看来是“误读”。在课堂教学中,这种多元解读引发学生不同观点的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促进学生的成长。我们看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孔子游春》一课时的教学片段:
师:你有一种见解,我有一种见解,让我们敞开心扉,一定会有无限的收获。请大家谈谈读书的感受。
生:孔子是一位好老师。他教导弟子,不在教室,在河边;不用课本,用流水;不硬性灌输,而是借物喻人。
师:说得真好。
生:孔子确实非同寻常,他将弟子带进自然,让弟子们广泛地接触、尽情地拥抱河水,我建议我们的老师也要敢于让我们走出教室。
生:我认为,春天是最好的读书时期,应该让弟子们在教室里安于读书,因为“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在这个片段中我们看到,由于教师的鼓励,同一件事,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观点,这些都是学生思想和语言的闪光点。同时,学生在文本的多元解读中,实现了信息的沟通、情感的交融、思想的碰撞,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了提升。
2. 在和谐对话中生成。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应当放飞心情,感悟生命的历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关于文本的对话应当是平等、互动的过程,是对话者之间信息的沟通、情感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按照解构主义哲学的观点,对话应当是一种“消解”——既消解教师在课堂里的中心地位,也消解好学生在课堂中的“话语霸权”,话题也是随着对话者的关注点而转移的。在这样的“对话”中,教师和学生都会有新的思想和语言生成。在课堂对话中,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发现他们思想和语言的闪光点。学生虽然幼小,却常常有让教师心灵震颤的时候,比如——
【案例】《晏子使楚》片段描述
为了体会晏子的从容大度、机智勇敢,教师组织学生品读人物语言。一位学生突然发问:晏子所说的三段话中,后面两段分别有提示语“拱了拱手”“面不改色”,而第一段话没有,是不是应该加上提示语?我肯定了学生的细心、善于发现,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晏子的神态或动作,试着加上一个词作为“说”的提示语。学生个个兴致勃勃,凭着各自对文本的独特感悟,想出了不少个性化的提示语:神态自若、不露声色,连说带笑,胸有成竹,淡淡一笑,一本正经,临危不惧……
“同学们读书非常用心,想象合情合理。”我将话题一转,“现在再请大家比较一下,是加上提示语好,还是不加提示语好呢?”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开始反复朗读、揣摩比较。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终于豁然开朗:添上提示语,似乎形象生动了;但细细品味,发现文本的“情味”和“意蕴”淡了,因为无论哪个词语都不能准确表达晏子当时的心情。这个教学片段,通过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对文本意蕴有了更加深切的感悟,从中还领略了文本言语形式含蓄蕴藉的精妙之处。
3. 在适度拓展中生成。语文课程应当开放和充满活力,这就要求我们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素养。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开放如何适度,常常会引起争议。二年级的一个班级学《北京亮起来了》一课,读到“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一句,有学生提出银河是什么?立刻有几个学生举手要求告诉他。有的说银河是星星组成的;有的说银河很宽很宽;还有一位学生说,我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于是,教师就让他讲了这个故事。这位学生讲了一分多钟,讲得很生动,其他学生也听得很专心。课后评议,对这一环节的处理颇有争议:有的教师认为是“节外生枝”,浪费时间;有的教师则认为讲了、听了,对学生也有提高。
过去,我们往往把这样的随机拓展,看成是不“紧扣教材”而加以否定,而现在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应当得到肯定,因为在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中,“旁枝逸出”是完全正常的。试想我们在有明确目的的读书、查找资料时,有时需要的东西一时没有找到,却旁观涉猎,得到了一些“副产品”,这些“副产品”积少成多,触类旁通,歪打正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派上了用场。何况,现在我们认识到了,语文学习不是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副对联说得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某种意义上说,目不斜视,心无旁骛,是学不好语文的。如果学语文过分强调“以本为本”,只读教科书,学生就不可能得到语文素养多方面的提升。语文教学具有功利性。但不要太急功近利,让学生放飞一回心情,有什么不好?适度的随机拓展,正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丰富性。当然,拓展不能离题太远,这是需要注意的。
4. 在奇思妙想中生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课堂教学如果能向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无疑是很好的“生长点”。儿童具有创造的天性,假如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舞台,他们的创造潜能可以极大地得到发挥。课堂教学中大量的事实表明,我们往往对学生的创造潜能估计过低。而我们的种种不放心和不放手,最终将导致学生思想翅膀的退化而永远不能高飞。各种版本的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都相当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不少课文给学生留下了创造的空间,如果我们能抓住时机让学生创造,这些地方就会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而学生也能在创造中感受成长的快乐。
三、 捕捉资源,引导生成
新“课标”指出:每个教师都“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其实,教师、学生本身也是珍贵的教学资源,他们在交往互动中时时生成着课程资源。语文课上,我正和同学们一起感受着《山里的孩子》那种充满幻想的意境,突然听见“啊”的一声尖叫,循声望去,只见第二大组的祝×从座位上跳起来,不停地甩手顿足,一副惊恐的样子。顿时,安静的课堂混乱起来,同学们站的站,嚷的嚷,后排的同学甚至跪到凳子上张望。带着嗔怪心情,我走近祝×,发现他的袖子里竟甩出一只小蜜蜂。全班同学几乎都围了过来,看着受惊的小蜜蜂在桌面上慢慢地爬着,大家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祝×委屈地捋起袖子,手臂上露出了一个红肿着的小包。这该死的小蜜蜂,蛰了同学不说,还扰乱了我们的课堂秩序!想到这里,我不假思索地拿起教棒朝小蜜蜂打去……第二天一早,我照例打开了同学们的日记本,不禁惊呆了:
“多可怜的小蜜蜂啊!老师发现了它,举起手中的教棒一棒打下来,结束了小蜜蜂幼小的生命,它的妈妈一定伤心极了!”“我的手虽刺得很疼,可小蜜蜂死了,我的心更疼!”“小蜜蜂,如果你的伙伴再来我们的教室,我一定用窗台上的鲜花迎接你!”……
我数了数,一共有十七位同学不约而同地记下了我在课堂上这一瞬间的举动,字字句句震撼着我的心。在学生的眼中,我竟成了一个扼杀小生命的刽子手!我重新打开那十七本日记,怀着歉意而又感激的心情,在每则日记的结尾慎重地写上:“对不起,小蜜蜂!”真是“无心插柳柳成阴”!教师的疏忽成了学生的写作题材,而他们笔下流淌的童心和纯真、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足以使我们教师汗颜。
(作者单位:盐城市射阳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