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默读
2015-01-14孙娟
孙娟
一、 失衡的现状——任“静”悄然离去
[案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教学片段
(映示)孙悟空在你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形象?
(建设)细细地读课文,找到感受最深的地方,边读边做批注,想想你读懂了孙悟空的什么特点?
师:孙悟空在你心目中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大声地读读课文。(生大声读)
师:(当大部分学生差不多刚读好,想做批注时)很多同学在一边读一边做批注,很好。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只有三四个人举手交流)
师:文中哪些地方让你印象很深,找出来,读一读。
师:(一分钟左右)老师来帮大家,也找出了这样的句子。(屏幕出示句子)
现今的语文课堂,尤其是公开课上,多的是交流、讨论、彩排等包装式的表演,多的是眼花缭乱的视听环节,而敢于安排大段的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查,边读边思,边读边写,与文本进行真切对话的不多,因为这样一来,会被不少听课者评为“课堂气氛沉闷”“冷场”。再加上为了展现课的“亮点”和精心预设的“生成”,许多教师往往冷落了与朗读、交流同样重要的“静思默读”。常态课上,有时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或急于听到学生“正确”的回答,教者往往操之过急,越俎代庖,在学生还没能深悟时,进行脱离文本的“架空分析”和“架空讨论”,一堂课下来,教学的任务是完成了,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二、 反思与匡正——让“静”理性回归
阅读需要思考,思考需要时间。课堂上要让学生潜心读书、安静地思考、揣摩,给他们“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充分时间和空间。因为只有静下心来,沉浸于文本之中,才能调动起每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才能使学生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语言文字描绘的境界之中,感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为有效的课堂对话进行必要的铺垫。著名特级教师孙建锋就敢于让课堂进入较长时间的静音状态,他的“默读——批注——对话”式教学为我们提供了静思默读的蓝本,下面是他执教苏教版五下《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读书不仅要读进去,还要跳出来。所谓“跳出来”,就是以自己的“火眼金睛”看课文,产生自己的想法,使得想和不想完全不一样。请你们默读课文,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写写自己的阅读感受,然后交流。时间六分钟。(生默读批注)
师:(六分钟后)现在是交流共享的时间。交流没有唯一的答案,只有“缺席”的遗憾,请大家各抒己见!
生1:诗曰“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冰心奶奶却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从“儿童”与“游人”的换位,看出冰心奶奶的心里有“儿童”,笔下才有儿童。
师:是呀!心里有儿童,眼里才有儿童,笔下才有儿童。
生2:冰心奶奶说我们是天使,是太阳,是花朵,是春天。我们感谢她的比喻,感谢她的提醒。是天使,我们要释放可爱;是太阳,我们要释放光明;是花朵,我们要释放美丽;是春天,我们要释放明媚!(热烈鼓掌)
师:你正在释放着可爱、光明、美丽和明媚,不仅是我,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到了。
生3:读了课文,我知道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美在儿童”。
师:在这句话的下面画上破折号,签上你的姓名。记住,这就是你的读书格言。(鼓掌)
生4:花是美丽的,也是柔弱的;花是美好的,花期却是短暂的。生命柔弱似花,生命短暂如花,我们应当怎样延续美丽的花期呢?
师:了不起的是你从正反两个方面谈花期,谈人生。你的问题值得包括我在内的每一个人珍视与探究,我愿意把你的话记在心里,时时警策!
设想:如果没有孙老师精心释放的给予学生静思默想、潜心涵泳的六分钟,哪有他们如此的心灵感悟和精彩发言呢?大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学而不思则罔”。实践也证明,语文课堂气氛的活跃、生成的精彩,学生语言的发展、情感的熏陶,都离不开凝神静气地阅读、揣摩与品味。那么,阅读课堂上的“静思默读”究竟安排在哪些地方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呢?笔者以为可以这样进行:
1. “静”在初读后——为整体感知建立空间。学生在初步读通读顺课文后,教师可以让他们带着“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表述的?”“重点部分是什么,最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在哪里?”……这些问题,采用默读浏览的方式可整体感知文本。学生在静静的阅读中,既能学习抓住重点部分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也能初步学会揣摩作者表达的顺序、布局谋篇的方法,同时对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也会有一定的自我体验。
2. “静”在对话前——为有效对话积蓄谈资。对话交流必须以学生个体的理解为基础。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阅读是个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很多重要的感受一时无法诉诸言表。”学生无论理解哪一类型的文章,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的心理过程。从起初的直觉印象到深入的理解,需要凭借联想与比较、分析与概括、了解与体会等思维过程,要学生在短短的几秒钟内完成复杂的思维过程,对问题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并进行交流,这是不切实际的,这样的对话也必然是肤浅的、片面的。要想师生、生生对话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必须采用最有利于学生自主体验的学习方式——静思默读,让他们先沉浸于文本,与文本、作者、编者充分对话,悉心涵泳,调动起每个人的阅读经验,才会使文字符号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其脑海中越来越清晰,产生与众不同的体验。同时,学生因为思考变得自信而睿智,思维由肤浅逐步走向深入,语言经过大脑的加工,由“言之无序”走向“言之有序”,这就为有效对话奠定了心理与言语层面上的双重基础。
3. “静”在疑难处——为深入感悟扬起风帆。“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说的就是要在疑难处多默读思考,这样一遍会有一遍的收获,疑难往往能迎刃而解。一位教师教学《草船借箭》一文,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后,有学生质疑:“诸葛亮神机妙算,他明明知道周瑜让他三天造十万支箭是有心陷害,为什么还不揭穿呢?”这个问题是理解上的一个难点,教师采用了让学生默读感悟、自主探究的方法。先引导学生专心默读下文借箭的过程,一些同学还拿出了少儿版的《三国演义》,说要看看草船借箭的背景,对照课文来读……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学生默默研读的局面。静思默读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初读时的疑问进行了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诸葛亮胸有成竹,有完成‘任务的把握。”有的说:“这是为了麻痹周瑜,以便顺利借箭。”有的说:“因为诸葛亮想到,和曹军交战确实需要箭。”还有的说:“诸葛亮这样做是为了维护周瑜的面子,维护孙刘联盟。”没有经历一番默默的研读,学生要有这样精彩的表达显然是不可能的!
4. “静”在写话时——为语言实践营造氛围。写是学生在课堂上动笔思考的过程,它可以是组织问题答案的过程——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想不清楚时,可以写下来,通过写来理顺思维,并且使思维走向深入;也可以是进行语言训练的过程——课本是语言训练的蓝本,是一座语言的宝库,好的教师会利用课堂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练笔,表达他们最真切的感受。一位老师教学《山中访友》,第四个板块是“我积我写”。他设计了这样的练笔:“山中的景物还有什么?你还想和谁打招呼?是可爱的蝴蝶,是漂亮的野花,还是……请仿照第5自然段语言形式写一写。”轻音乐中,课堂很静,老师耐心地巡视,不时与学生低语。学生思维的泉水在纸上汩汩地流淌……四分钟后,学生交流。一个短小的静写活动,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积累、感悟和仿写的能力。我们的阅读课堂需要让静思默读理性回归,要还给学生一个默默读书的空间,一个细细品味的空间,一个静静思索的空间。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切实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真正达到目的。
(作者单位:盐城市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