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养成教育”尝试举隅
2015-01-14
【摘 要】 语文教育贵在养成,养成渗透于语文学习的全程,更体现在语文学习的细节。语文教育的“养成”,在语文学习生活化的常态中;语文教育的“养成”,在语文课堂看似点缀的小环节中;语文教育的“养成”, 在颠覆传统的语文训练设计中。
【关 键 词】 语文养成教育;生活化常态;课堂小环节;语文训练设计
【作者简介】 赵克明,安徽省霍邱县第一中学,安徽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34-0034-03
语文教育去功利,这是个伪命题;但是语文教育不可急功近利,这是人们的共识。语文的教与学绝不能只是着眼于“当下”,更要放眼于“未来”。语文学习的目的有三个层面:小而言之,是掌握一种终身使用的工具,能顺利应对中考、高考及将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而言之,是为一生打下精神的底子,使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读书人,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大而言之,是传承民族的文明,固守民族的根本,让民族的血液永远流淌,并使自己成为未来文化的创造者。这正是语文教育在于“养成”而不能急于功利的“速成”的原因之一。
再就学科的特点而言,语文不像其他自然学科,它天生是“农业”的,得遵循作物的生长规律,性急不得。用一个环保术语,就是营造一片具有生态效应的湿地。过于急功近利,就会有沙漠化的危险;企图揠苗助长,结果定会是禾苗枯槁;采用任何“催熟”的做法,都会丧失其应有的品质。因而,语文教育应按照语文的特点来养成,而不能以产生不了短期效益就放弃所做的努力。
语文教育贵在养成,养成之道贵在“三感”,即情感、敏感、语感。所谓“情感”,就是热爱母语的情感。学者萧启宏说:在不热爱语文的人眼中,汉字是一个个冷冰冰的像砖块一样的方块字;而在热爱语文的人眼中,汉字不仅形体优美,还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生命体。惟有热爱,才能亲近;惟有热爱,才能接受;惟有热爱,才能一生相伴。所谓“敏感”,就是对母语有强烈的反应,有极高的关注度。服装设计师在行人熙攘的大街上行走总会留意人们的衣着,植物学家进了原始森林总会去察看每一棵树的种属与年轮,根雕艺术家发现一截奇形怪状的树根会如获至宝,考古工作者得到一块沾满泥土的旧瓦片会欣喜异常……像专业人士有这样的职业敏感一样,一个语文学习者也要有一双“语文眼”,时时处处关注生活中的语文。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能够领会语言的表层意思和内在含义,分辨出语言表达的真与假、美与丑、优与劣,最起码不能误读语言,也不能错误表达,传达不合实情的信息,表达并非真实的情感。
“三感”虽涉及语文学习的不同层面,但是有其共同点,那就是养成一种习惯,自觉地多接触典范的语言材料,多关注生活中鲜活的语文,进而感受、领悟、积累、内化以吸收语言精华,丰富自己的语文世界,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并使自己终生与母语和谐共处,享受无穷的人生乐趣。语文养成教育是一种常态,渗透于语文学习的全程,更体现在语文学习的细节。
一、语文教育的养成,在语文学习的生活化的常态中
“语文养成教育”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养成”理念下的语文教育得从常态的语文学习生活入手,得从语文学习的细节入手。笔者多年来坚持让学生每日必修五个“一”,即日正一字,日积一词,日摘一句,日读一文,日写一“纸微博”。
1.日正一字。所订正的是自己或别人容易读错或写错的常用字,其出处在日常生活,读书,书写,交谈,看电视,参与公共活动,随时留意误读误写的字,然后每天在专门的本子上认真订正一个。
2.日积一词。主要是从语用的角度出发,积累常使用却容易出现错误的词语(包括成语),也要积累一些自己以前没有掌握的新词语。操作时不只是写出某词的意思,更要结合语境指出该词语使用的注意点。
3.日摘一句。所摘录的句子来自于自己所读,所闻,所见,其精彩之处或是极富文采,或是极有哲理,或是极具激励作用。摘录之后注明其出处,以备日后查阅。
4.日读一文。以千字文为宜,以时文美文为佳,可在晨读时朗读、就寝前赏读,或在学习间隙做调节性的阅读。每读都应有所得,用精要的文字批注在文旁,或写在每日养成训练册上。
5.日写一“纸微博”。微博是当下人们记录时事、发表言论、交流思想的快捷的网络平台,限于条件,学生还不能做到人人拥有电脑,于是就以“纸微博”的形式。三五句话,几十上百个字,发布与大家分享的新闻,发表对当日见闻的评论,记录自己突发的灵思妙想,内容空间无限,形式自由灵活,个性力求鲜明。
类似上述的五个“一”看似寻常,但是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便可养成学生亲近母语的情感、关注语文的“敏感”和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此每日必修五个或多个“一”,有异于时下盛行的模拟高考的“训练化”,正在于它是养成性训练,是营造语文教育的“湿地”。
二、语文教育的养成,在语文课堂看似点缀的小环节中
时下流行“高效课堂”,一些人误以为“高效”就是“显效”,而缺乏“长效”意识,更忽视“隐形效果”,有些很有意义的教学环节却被“以为无益而舍之”。语文素养的养成也要懂得“有为”与“无为”的辩证法,讲究“无为而大有为”之道,不能有短视行为,不能太过追求所谓的“高效”。忆及少年读书,大家脑海里出现的一定不是某老师机械、僵化、循规蹈矩地按照预设的方案教学的情景,而往往是那些似乎与教学无关或突发的“小插曲”,笔者上小学时就特别喜欢语文老师在教学内容结束后读一段长篇小说,读高中时对语文老师常即兴赋诗一首也特别感兴趣,觉得这些细节在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刻痕,几十年过去了仍清晰可见。这也许正是“养成”之效吧。多年来,笔者在课堂上就常来点“节外生枝”,安排点看似点缀的小环节,像开展课前交流展示活动就一直坚持做,先前只是课堂的“小插曲”,后来逐渐演变为“主打节目”。
笔者的课前交流展示活动是开放性的。交流展示的时间开放,每节课前3分钟也可,10分钟也行。交流展示的排序开放,大致由课代表按座位编排依次轮流,也可以由学生自告奋勇即兴表演。交流展示的形式开放,或朗读美文、发表演讲、做专题小讲座、化妆表演,或媒体欣赏等,各取所长,自由发挥。交流展示的内容开放,可以围绕教材学习介绍相关的知识和见闻,像针对必修一梳理探究中《奇妙的对联》讲述有关对联的趣味故事;可以展示自己的随笔佳作,以真实的体验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写作体会与感受;可以分享自己读到的经典美文,讲述自己阅读审美的过程及心灵的震撼;可以推荐一部名著,述说自己走进名著、走进名家情感世界的经历;可以就某一主题发表演说,展示自己思想的魅力与口语表达的风采;可以讲解某一语文专项知识,激发同学们梳理探究的兴趣;可以讲述名人学习语文的故事,引领同学们追踪名人的足迹;可以介绍自己学习语文的做法与经验,激励伙伴们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可以表演一个微型课本剧,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诠释自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与把握;可以利用多媒体欣赏古诗与流行歌曲等,让学生们立体地感受语言的艺术……总之,凡于语文学科学习有关的内容,都可在交流展示之列。
实践告之,这种看似点缀的小活动不只是搭建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平台,不只是调节了课堂教学的气氛,也不只是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吸引学生去感受语文的魅力,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自觉开发语文学习资源,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三、语文教育的养成,在颠覆传统的语文训练设计中
长期以来,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非理性、非科学的作业已把学生的时间挤干榨尽,把学生折腾得身心疲惫,使得学生谈作业而色变,把完成“例行公事”的作业当做痛苦的交差。这不是在“养成”,这是在“摧残”。我们要从“语文养成教育”出发,对作业进行大胆的改革。笔者也设计了一项颠覆性的作业,就是改变一贯的每周一篇小作文、间周一篇大作文的习惯,引导学生开展自编随笔文集写作活动,基本做法是:
1.前期准备,展示研读现当代作家作品集和中学生文学新星习作集,使学生对文集的内容编排、版面美化、封面设计等方面有些感性认识,同时在浏览琳琅满目的图书中萌生编写文集的冲动。
2.活动过程,先让每位学生精心挑选一个大32开本的硬壳笔记本,并为文集命名,名字要体现一个主题,力求新颖而有寓意、有个性,用艺术字题写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并署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范围,自定文集的专辑,如“家庭亲情”、“校园生活”、“社会瞭望”、“与名人(名作)对话”、“心灵独语”、“人生感悟”,等等。写作前留足写序言、编目录的页面,并设计出带有个人风格的目录编写样式,话题写作自由灵活,述自己最想记述的人和事,抒自己最想抒发的情感,发自己最想发表的议论,立自己最想确立的主题,拟自己最想拟写的题目,一概由自己做主;为了相互启发彼此鼓励,经常辅之以互动激励式的交流,一般每周有一个固定时间,也结合课堂教学相机穿插,或自选对象面对面交流切磋,或组与组间大面积交流,或由教师选出优者供大家观摩,或由学生推出有特色的范本进行展示,真正让学生们做到激情不减,欲罢不能;写完一本,要为文集作序,可自写,也可互请同学写,内容不作限制,只要与作文有关即可;为保证善始善终,并进一步起到长久的激励作用,一个学期之后或在一本随笔文集编成时,举行“××随笔文集《××》杀青新闻发布会”,由作者介绍创作体会,第一读者谈感受,进行为期两周或更长时间的交流展示活动。
活动的效果很令人惊喜,一个学年下来,除极个别学生外,大都编成了一本200~300页的随笔文集。我们还从中遴选出优秀习作,编印成随笔精选集,已成书的就有《你也有一支生花妙笔》、《冶秋——我们的随笔纪念册》等。更大的收获在于让学生们走出了作文的误区,对作文训练有了新的认识,焕发出了极大的写作热情,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正如学生在小结时所说:放下“架子”,就像给好朋友写信、在同学纪念册上题词一样,心理是轻松的,情感是愉悦的,很自然地让作文与生活融为一体了;走出“套子”,可以大胆地写,自由地写,敞开心扉写,写网上体验、写电话情结、写神交名人、写街头物态……万花筒般的生活都会在自己的笔端流淌,这样的写作感觉就一个字——“爽!”抛弃“模子”,把作文作为一种自由的“对话”,张弛徐疾,纵横开合,完全由自己的情与意决定,各有各的角度,各有各的手法,可以是“思想火花集”,可以是“梦中呓语录”,可以是“网页制作式”,可以是“手机短信式”,可以是“美文批注”,可以是“开心一刻”……我们所写的都是真正的自己的作文;告别“鞭子”,不再像过去一提到写作文就个个唉声叹气,不再像过去被老师逼着写,头脑抠得唧唧直叫也挤不出几个字,也不再像过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应付交差,而是学着大作家、明星们来出书,找到了“我要动笔写”的感觉,咋想就咋写,大脑里就像有泉眼似的,汩汩地往外冒,写了这篇又想到下篇了。这个活动实践也令我深有感触:人的心理恐怕就隐藏着无穷的奥秘,往往只要搭建一个平台,人们就乐意从心里掏出来展示,无限精彩便纷至沓来;语文学习也隐藏着无穷的奥秘,往往变换一种方式,就会有新奇的发现,获得美妙的享受。
从上述几个侧面的实例可以看出,语文养成教育确实渗透于语文学习生活的枝末细节中,一个细节的变化,便让语文教育走向“养成”。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原来只是转一个弯而已,两者的距离并不遥远,学生语文学习“三感”的养成也并不遥远!
(编辑:郝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