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时机及渠道研究
2015-01-13赵志军
赵志军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不同国家应用的货币政策,我国面对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压力,而应用的宽松货币政策,进一步研究了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货币政策退出机制,内容有退出时机和退出方式,指出了退出时机的条件,以及各种不同情况的退出方式。
关键词: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时机;渠道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很大程度地冲击了我国经济的运行,国家经济即将下滑。中央政府及时预测到这一形势,很快颂布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中央银行审时度势,立即制订货币政策,有力配合了中央政策的推行。产生充裕的流动性消除了人们对将来通缩的担心;将大批信贷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不但很大程度地拉动了内需,而且有利于以后的经济增长。当前,人民币升值预期,急需对当前的市场进行稳定,才能保证人民币的预期,为了消除由于人民币预期而出现的国际热钱大量流入国内股市、以及房地产市场等虚拟经济,引起资产价格迅速下滑和通货膨胀。
一、金融危机下的货币政策
2008年,雷曼兄弟的破产导致整个世界进入金融危机,各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只利用几个月的时间,实现了联手降息,把基准利率降到历史最低点,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保持在0-025%之间,日本银行也把同业拆借利率下调到0-01%之间,中国人民银行也在2009年,下调利率到225%,接近历史最低点。
各个国家的中央银行不但下调了基准利率,而且联合起来,共同开展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和日本银行、欧洲中央银行等一起购买无风险国债,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对市场给予大量的流动性。在货币政策量化宽松的过程中,不同国家的财政也着手实施刺激计划。由于采取了货币政策 和财政政策,世界各国经济利用了两年时间,逐步得到了恢复,中国在此期间也一直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0年,由于希腊债务危机恶化,境外NDF市场上,美元对人民币报价达到2009年以来的最高标准,自此显示投资者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降到七个月的最低点。虽然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西方经济体的央行推迟了欧债危机的到来,但在欧元区不能确定经济前景的情况下,人民币针对美元的升值显示不断弱化。但是,人民币升值已经确定,2013年5月8日,中国货币交易中心公布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为6198,突破了62这一关口,创历史最高点,这一现状为货币制订人员增加了极大的难题
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必要性分析
依据上面论述可以看到,政策退出已经明确,但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时间才是退出的最好时机,应该采取什么方式退出,是各个国家自行退出,还是联合起来一块退出
2009年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时,提出,当前已有一些国家的政策和央行着手研究危机应对措施的退出方法,其中包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一是退出时机和力度的掌握,在理论上,在退出时应该保证危机已经没有影响、经济已经开始恢复。但在实际应用时,要求必须准确判断退出时机和力度。不然,如果政策过快退出,则会给经济恢复带来影响;如果退出过慢,就会引起新一次的资本价格下滑和恶性通货膨胀。二是选择哪一种退出工具,不包括应对危机的数量型工具规模、在合适机会应用常规工具以外,也可以应用其他工具,才能确保在经济恢复时以最快速度回收大量流动性,不会对信贷市场造成较大的影响。三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合理配合,以及主要经济体的交流与沟通。防止出现政策效应的漏损,或其他政策对经济体的损害。分析当前国内外货币政策环境,选择正确的退出机制,才能保证经济的稳定发展。
在各国经济持续回升的情况下,各国政策都在研究货币政策的退出情况,这是由于依据长远发展目标来分析,应用宽松的货币政策,会造成物价的大量上涨,对经济发展形成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货币政策不能取得长期效果。但分析短期内的情况,货币政策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可以防止经济出现倒退,保证经济状况的逐步恢复。因此,货币政策在金融危机中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具有较好的效果,如果经济已经平稳运行,那么就需退出宽松货币政策,依旧应用常规政策,防止形成第二轮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
三、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时机选择
在退出时,选择合适的退出时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退出过早,则会重新引起经济的波动,如果退出过晚,则会出现流动性泛滥,引起通货膨胀。在选择退出时机时,一是防止经济再次下滑,二是减少误用政策工具带来的不良影响。
依据2008年经济情况,不同经济体都还没有采取必要行动执行退出政策,美联储甚至发表声明,将长期应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促进经济的不断增长,防止出现新的经济下滑状况,欧洲央行和日本银行也将本国利率降至最低点,大量购买国债,以帮助实现流动性。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引起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极大贬值,这一现象给很多经济体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导致各国央行不得不干预外汇市场,尽管防止本国货币的升值以免对出口造成影响。全球货币政策必须实行协调行动,才能保证政策成功退出。如果中国提前退出,则会导致热钱涌入,会出现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现象,给我国货币带来严重影响。通过上面论述可以看出,汇率政策可以直接影响不同国家的经济状况,因此,无论是退出还是刺激经济增长时,一定要谨慎使用汇率政策。
虽然当前还不清晰发达经济体的经济状况,但通过分析公布 数据,我国经济确实得到了较快的恢复,GDP的增长速度在多个季度达到了8%以上,CPI增长速度更快,甚至出现过4%,比国际上通行的3%要高出很多,因此,中国央行多次调整利息,主要就是为了减慢通胀预期。依据当前央行的市场操作情况、利率情况和控制准备金的情况来分析,央行正在逐步退出宽松货币政策。2013年,很多市场机构已经不断调低中国全年消费物价指数的上涨预期。针对一个经济体来讲,应该在经济保持稳定运行的情况下才能实施退出政策,这个稳定时期就是GDP、CPI等主要经济指标在较长时间内能够稳定不变,再有,外部经济体的经济形势也处于稳定时期,不然的话,退出过早或退出过晚都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四、适度货币政策退出渠道
我国收缩流动性都是利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发行央行票据,从而达到正回购,还有限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等手段,人们对此常常会出现较大的反应,可以引发经济指标的剧烈波动,对宏观经济稳定要求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应该再寻找其他解决措施,有效利用当前流动性充裕的机会,广泛开展金融创新,如体制创新和产品创新,利用金融创新引入过剩流动性,才能解决当前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给予充足的金融支撑。
1引导和推动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建设,允许民营资本入股参股。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从而出现了大量的民间资本,假如不能合理应用这些资本,就会形成游资对当前市场具有消极影响,引起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2010年5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民间投资若干意见》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系统,自此,民间资本可以建立金融部门,在加强管理、规范经营、防范风险的基础上,适当取消金融部门的股比限制,在政策上给予民营资本兴办金融部门一定的支持。当前,我国还有大量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迅速实现改制,成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国家支持在农村设立新型金融部门,这些都要求较大的资金投入。因为当前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导致民营资本不能合理进入,再有,这些民营资本的合法权益也不能保障。需要尽快消除阻碍民营资本进入的阻力,保障民营资本的合法权益,支持民营资本合理进入。
2促进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
信贷资产证券化就是指,银行把流动性差但可以在将来产生稳定现金流的信贷资产应用一定的设计,使其成为一个资产池或资产包,重新分割资产中的风险与收益情况,将其变成一种可以在资本市场上流通的证券的一种融资方法。对于银行本身来说,信贷资产证券化就是集中分散的流动性差的贷款,利用机构发行证券,在金融市场上降价出售,这种办法可以把银行风险转嫁到其他方面,提高银行的资产质量。对于投资人员来说,购买贷款证券和购买债券一样,可以得到较高的收益。所以,利用信贷资产证券化,不但可以分散银行的大量不良资产,还可以增加投资品种,加速证券市场繁荣发展。2005年,美国资产支持证券总量迅速增长,早已超过联邦政府债券的发行数量。当前,我国范围内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工作依然处于起步阶段,有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因此,发展前景异常广阔。2009年,银行新增货款中,中长期贷款占到70%以上,假如将10%实现证券化,也就是6700亿元,则会比上市股份制银行融资数量多一倍,同时可以使银行信贷风险有效下降,收回了巨额流动性,投资人员收到的现金回报远远高于存款利息,有利于市场的稳定运行。
3创新外汇管理体制,避免外汇占款问题。
外汇占款是银行通过购买外汇储备,形成的人民币基础货币投放,会引起流动性过剩。到2009年底,我国外汇储备数量自1994年的516亿美元,增长到23991亿美元,这种增长规模在外汇管理体制改革20年的时间内,增长率平均每年达到16%。特别是2004年以来,因为人民币始终处于升值阶段,还有国际收支双顺差等,导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每年都会增加2000亿美元以上。我国央行的目标是始终坚持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这一政策也可以解决外汇占款。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人民币债券境外发行等,并且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要加快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利用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可以创建一个不但有利于人民币走出去,而且也可以让人民币流进来的交易圈,可以加速使国外贸易商、投资人员、居民手中的人民币尽快加到国内市场,用于国内金融资产和投资,实现境外人民币的合理流动,这也是一项极其困难的工作,要脚踏实地、认真推进。
4不断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等多种层次的市场,股票市值达到全球第二。但依据刘洁对中国、日本、美国、英国等上市公司利润和M2的比值相比得到结果,依据我国传统流动性水平,具备充足的流动性,可以把全部国有、非国有工业企业引入资本市场,这种情况 表明应用公开发行股票、资产注入、定向增发等手段实现资本化,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审批制、内幕交易等,主要工作应该是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不受损害,要求国家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这一工作。资本市场不但可以调整货币政策,而且可以改变企业内部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法。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是一个缓慢与可实现控制的过程,特别要具备一些财政政策和手段的支持,利用退出方法的创新,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五、结语
总之,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其他一些经济体,在实行货币政策退出机制时,一定要审时度势,科学设置货币政策
退出时机、工具、方法。在经济危机时、在人民币出现升值压力时、在通货膨胀压力较大时,成功的退出机制不但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运行,而且有利于货币史的积累与借鉴。2013年,我国市场流动性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存在一个原因就是一些金融机构不能科学管理流动性。
参考文献:
[1] 王丽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文献综述[J]经济视角(下)2012(02)
[2] 李永刚美国QE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3] 李永刚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世界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J]高校理论战线2012(01)
[4] 陈燕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的中国货币政策思考[J]企业经济2011(12)
[5] 张彩琴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及其对经济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1(35)
[6] 张学勇,宋雪楠金融危机下货币政策及其效果: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11(09)
[7] 翟会颖,刘婧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运行效果分析[J]商业时代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