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阶段乐学美术的几种方法

2015-01-13赵桃桃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乐学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赵桃桃

摘要:在小学阶段教学活动中,美术活动是引导少儿创新能力与创造意识的最佳途径。美术教育处于艺术和教育的交缘地区,既有艺术属性,又有科学的内涵。本文利用引导、启发、激励以及与各学科之间相互穿插的方法进行研究,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美术是件快乐的事。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们学习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情感。

关键词:小学美术;乐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4-0345-01

小学美术是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意识,让孩子们在思想上从单纯的画画上升到能了解画画只是美术中的一部分。"美"包含非美学含义和美学含义,本文谈谈美的美学含义。美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指的是具体的审美对象,或是"美的东西";第二层含义指的是众多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特征,主要是形式和形象上表现出来的审美属性;第三层含义指的是美的本质和美的规律。

美术的学习要注重学生的精神面貌,若内心喜悦,学起来便有声有色,画面涂的颜色也非常鲜艳。但情绪一旦低落,色彩就显得暗淡无光。所以学习美术一定要乐学,在愉快的气氛中来接受美的熏陶。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乐学美术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充分备好每一节课

充分备好每一节课,是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我们不但要深挖教材、明确重难点、教学课件的准备,还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一些状况进行预判,等等。这些说起来容易,要真正地做好也并非易事。这就看你是否有一个认真的态度,体现教师对学生是否有一颗爱学如子的心。我们教师走进课堂,就如同战士持抢上战场一样,如果打了一场无准备之仗,当你射击时发现子弹没有上膛,那后果不堪设想。受伤害的是自己,侥幸生存或必死无疑。而我们面对的是天真可爱的学生,受到"伤害"的是他们,在我们的良心上是说不过去的。认真地备好每一节课,我们就会胸有成竹地走进课堂,充满自信地站在讲台上。就像大师绘画一样,做到意在笔先,挥洒自如地驾驭课堂,打一场精彩、漂亮之仗。坚持做好,会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

2.教学方法和切入点

课备好了,如何来演绎,这就是教学方法和切入点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对理论、技能技巧等美术知识掌握得很好,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你用什么样的方式把知识传授给他们,就像演员站在舞台上一样,不但要充满激情地演好,还要感染他们和你共同演绎。那么,这台戏的总导演就是你,你要灵活地掌握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不同的学生使用多种有效的方法。由于每个学生擅长的表现方式都不同,所以在美术课堂上,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绘画、手工可以在同一课堂中进行,体现尊重学生优化自主教学的特点,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表现绘画时,可以"先画后教再画",就是让学生先试着画一画,再教,然后再进行创作。例如,在《精细的描写》这一课,我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用线条练习画一画,要求尽量描绘得精细些。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品,了解学生对此课的理解,然后在教学中针对出现的问题重点讲解。然后,让学生欣赏作品,和自己的习作进行对比,最后,进行再绘画。通过"先画"后教到"再画",学生的绘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这种方法可以同样用于手工制作课,可以"先拆后做"。通过"试画"、"先拆后做"的过程,让教师更了解学生,让学生更了解自己,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并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使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这种方法并不是适合每节绘画和手工课,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可用的方法还很多,不仅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经验,还要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来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

3.各学科的整合辅助提高美术课堂效率

宋代苏轼诗曰:"画为不语诗,诗是能言画",这足以说明诗与画是密不可分的,无论在外国或中国,诗歌与绘画、文学与美术一向有着紧密的联系。就教育教学而言,不论哪一个学科的教学,永远不应当是孤立存在的、有限的封闭系统,它们都应当是同一种广博文化背景下的一部分。古往今来,语言文字与绘画是对"孪生兄弟"却是事实。肯定地说,美术教学与语文的结合,可以提高美术课堂效率。

除了和语文息息相关,美术教育和音乐也密不可分。在绘画时,如果加上轻柔的音乐,画出线条极柔和;如果加上欢快的音乐,就好像画出的景物也是色彩鲜明的。所以选择一些适合的音乐得以渲染,在音乐声中想象,在有声中启发,画起来会更有劲有利于技能表现和创造性的发挥。

美术自古就和数学联系紧密。在小学美术中,数字符号一般直观地表现在画面上,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三课《美丽的纹样》,所使用的图形可以是三角形、菱形、圆形等,画面非常直观地告诉你,数学中的几何图形可以用到画画中来表现你想要的图形。不仅这样,画面的构图方式也是利用三角构图、菱形构图等。

小学生背诵一篇课文是件非常容易的事,但让他们对一幅作品"看图说话"是很困难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学生们缺少欣赏的经历。因此,小学美术课程也要开设美术欣赏课。如何激起小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必须在教学的内容与教学手段上,安排欣赏课这一环节,利用幻灯、电影电视、讲座、参观等现代化教学途径,利用文学性的语言表述,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他们既陌生又有兴趣的不同风格的作品,像毕加索、塞尚、凡高、马蒂斯、夏加尔、杜尚等各种流派,各种造型语言的既抽象又具体的名作,让他们理解到作品中的精神内涵,色彩变化、等美感效果,挖掘他们的想象潜能,拓展思想,通过提高欣赏能力,从而达到在耳闻目睹的情境中将自己的情感自觉的倾注在技能训练过程中。

4.展现审美个性,培养审美意识

在教学中,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如:在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时,我仅仅介绍了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便让学生看画,自己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色彩、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单纯而明快的色彩;有的感受到的是强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笔触形成的视觉冲击力;有的领略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激情;有的则从作品中体会到生命被压抑而发出的呐喊;有的则感到每朵花就象一团火焰,这是爱的最强光。可见,展现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5.丰富课外活动

农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地大物博,学生外出比较安全,在学习风景写生、泥塑课时,可结合时间、气候、环境,有组织、有纪律地领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大自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画画、塑造。对周围的形、色进行辨识,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纯高心灵。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教师只有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情况下,认真钻研教学方法,努力探索教学规律,才能培养出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乐学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乐学电阻 明辨是非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种下求知乐学的种子
《乐学选集》阅读札记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淋漓尽致』乐学机器人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