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教师进入新课程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2015-01-13刘晓东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教育观念人文性知识结构

刘晓东

摘要:立足美术课程改革的全球发展趋势,从人文性质的角度分析了美术学科的人文功能、人文内涵和新的课程标准下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提高美术教师的教学观念、完善教师的生态型知识结构,摒弃一味追求专业技能的精练,而应该全面加强自身修养,建构教师全面、平衡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美术新课程;教育观念;人文性;知识结构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4-0343-01

课程改革是世界学校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我国在迈入21世纪时加快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从而保持了中国的教育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持续发展。新课程的实施犹如劈波斩浪、乘风扬帆的大船,与之同行的教师只有尽快调整行为,转变角色,才能跟上时代潮流。美术新课程同样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式等),作为课程改革中美术教师的基本素质面临着新课程的挑战。

我认为新课程改革再怎么改,再怎么"新",也不能脱离了教师这一最基本的要素。如果教师没有具备一个教师的素质,怎么能进入课程,又怎么能去实施新课程呢?就不可能发挥新课程所带来的优势,这不是可笑致之。特别对于一个美术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因此作为课程改革中的美术教师基本素质面临新课程的挑战。

1.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强调转变教育观念,传统的教学比较习惯于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组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如我小时候美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让你一味的去临摹。但在如今的新课程下能行吗?这不是误人子第吗?所以美术新课程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内在的发展需求和美术教学相吻合,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2.构建超越学科的生态型知识结构

美术教师大都具有美术专业知识和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对强调学科知识的常规教学胜任自如。美术新课程却更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强调美术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培养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等等这些要求促使我们美术教师要紧随社会发展,学习与美术课程相关的其他新技术、新知识,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和人格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形成开放状的生态型知识结构,真正实现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3.不断创新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3.1注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美术教学中,运用课件教学不失为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前运用计算机把课件做好,上课时老师只须将电脑带到教室。电脑展示的画面色彩丰富,有动画效果,有故事情节,有优美的音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使美术课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

3.2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示范——模仿教学模式是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师首先通过示范提供给学生该绘画过程的情感认识,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领会其中的道理,让学生边思考、边选择、边模仿、边体验。尝试——指导教学模式。尝试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先让学生(个人或小组)自主尝试来学习绘画方法,教师的指导分析贯穿在学生尝试学习的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边学习教材、边尝试绘画、边探寻方法。在学生尝试绘画和教师针对性的指导(有时包含部分的示范)的基础上,再经过进一步的实践活动来完善并获得技能和得到体验。

3.3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在安排学习任务及各项教学环节中,要尽量考虑学生的差异,分别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在各自特长的方面表现其领先的优势,让他们有机会"露一手",并给予积极的评价,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

3.4由传统美术技能教学,倾向美术技能与审美教学的和谐统一。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智、能结合。到底怎样结合?(1)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2)要引起学生的重视。美术课虽非主科,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的眼光,对生活的热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4.改善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成人化认识观

4.1美术教育的专业课内容多样化。美术教学的内容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教学内容的多样、新颖、贴近儿童的生活的才能引起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 美术教师的美术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在美术教学中,我们不能对儿童进行单一的教师范画、儿童模仿的教学模式,而是通过如游戏、故事等一系列的方法、手段来增强儿童对绘画的兴趣。

4.2充分理解儿童作品的特点。由于儿童的认知、情感、视觉、动作技能等与成人不同,儿童的作品表现也与成人有着质的区别。儿童画的线条、形状和色彩都表达了儿童的思想和情感,每幅画都充满了稚趣,充满了儿童的想象和创造。 充分尊重保护儿童的作品。笔者在实习期间,有一位儿童把画得好好的画面上加满了黑线条,整个画面被毁,真想狠狠地批评他不爱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当我走近他身边,他却兴奋地告诉我:"老师,这是我画的是《红猫蓝兔七侠传》他们正在比武,这是红猫他们在搏斗,这是……"。听了他的讲解我完全沉浸在他的津津乐道之中,这就是儿童有声的思维,其中充满了想象和丰富的情感。试想如果我不听他解释而是直接去批评他指责他的画脏乱,不就扼杀孩子的想象力,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同时我们也要对该幼儿画的搏斗的场景与画面美观提出技巧上的建议,这样既尊重他的劳动成果又保护了他的创造性,使他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总之,21世纪美术教育将以其独特的方式参与发展社会智力和发展人的智慧,美术教育的目的将指向人类的素质教育,美术教师自身只有从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充实创造,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社会重托。

猜你喜欢

教育观念人文性知识结构
把握核心概念 优化知识结构
我国正当防卫研究的网络知识结构与核心脉络
概率统计知识结构与方法拓展
浅析初中英语教育中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俄语专业实践教学
由《星际穿越》看科幻电影的人文性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基于九因子模型的新手教师TPACK知识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