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由心生”

2015-01-13戈德蓓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歌唱教学审美教育初中音乐

戈德蓓

摘要:美由心生,心随乐动。音乐教育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初中阶段的音乐歌唱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音乐教学来实现。本文主要对初中音乐歌曲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之美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音乐;歌唱教学;美由心生;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4-0341-01

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以审美为核心,美由心生即审美教育作用于人的情感之后而体会到的一种美,这是蕴涵在音乐作品深处的一种丰富情感体验。在初中音乐歌唱教学审美教育过程中,如何才能实现美由心生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营造美的音乐歌唱教学环境和氛围

通过营造优雅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们的歌唱兴趣和热情,其中与教育教学相适应的氛围是激发"美"的情感第一步。审美教育过程中,老师可利用挂图和黑板报等设施,对教室进行布设,让学生进入音乐教室后首先从视觉上有一种进入音乐大厅的感觉。同时,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设备、录音机等,播放与上课内容有关的歌曲、音乐或视频,在听觉感官上给为学生营造美的音乐氛围,让学生们听到音乐就评然心动。审美教育过程中,应当精心设计导入这一环节,将学生带入一种美的情境之中。以《念故乡》为例,课前老师应当带领学生进行发声练习,然后再正式上课。在此过程中,老师先做哑剧动作,让学生猜是什么意思。比如,老师蹲在地上用手做点炮仗动作,发出咝咝的声音,而且声音由弱变强,就像炮仗在点燃引线后发出的声音,然后再"嘣"一声,像炮仗爆炸一样!由于老师的动作惟妙惟肖,学生很快就说出了答案。通过该种方式可以看出学生非常感兴趣,顺势让学生也尝试着做一次声音力度的强弱变化的练习,学生非常积极地配合着老师教师的手势,把力度渐强渐弱做得非常好。这个开头使得后面歌曲的学唱变得轻松而愉快,教师教得应心得手,学生学得有滋有味,不失为一节非常成功的课。

2.用美的范唱激发学生们美的情感

通过以上设计和营造环境氛围,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先动情的进行范唱。抛开老师的歌唱功底和技能,老师只要能够动情地演唱,学生就会受到感染。在范唱过程过程中,要注意伴奏,不仅能够将学生的思绪引入其中,而且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歌唱热情。在《江南好》教学过程中,这首用苏州弹词曲调新编的短小唱段,吸引了很多学生。在此过程中,为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歌曲中的美,要积极调动学生的演唱热情,在范唱上多下功夫。为让学生了解歌曲之"美",唱出歌曲中苏州弹词的韵味,将歌曲和歌词示范给学生,将某些字词优美地表现出来。比如,带领学生用苏州话学唱歌曲让学生体会倚音、波音在歌曲中的作用和曲调中所透出来的吴歌小调的风格特点。

3.深挖音乐歌曲自身之美

深挖音乐本歌曲之美是审美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提升音乐歌唱表现力。经典音乐歌曲之美,能被广泛的传唱、经久不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歌曲之很美。比如,美的歌词、旋律和配器,同时也是歌唱者美的声音和表现。由于被选进教材的歌曲多是经典之作,因此在音乐歌唱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过程中,要深挖音乐歌曲之美,让学生能够真正地体会到节拍、节奏和力度变化对歌曲之美产生的影响,进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音乐歌曲之美及其感染力。比如,老师可通过配乐朗诵歌词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歌词之美和歌词内涵,探讨音乐歌曲的语言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为歌唱时的吐字清晰、用情发声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在学唱意大利船歌《桑塔露琪亚》教学过程中,可以从歌曲的节奏、情绪以及歌词等方面挖掘其自身之美;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这首歌曲,并且要求身体随音乐而动,感受四三拍的特点。根据所听到的音乐歌曲歌词想象其所描绘的图画,一边向学生展示威尼斯风光图片,一边动情地歌唱,歌唱过程中特别注意体态、动作以及表情的美感与协调。通过深挖音乐歌曲自身的美,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歌曲、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提高审美教育质量和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明确目标,在歌曲演唱过程中表现"美"

初中音乐歌唱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情感之美和演唱时的声音之美、表现之美,因此教师应当先给学生明确歌唱学习的目标,整个教学活动应当紧紧围绕着这一目标和要素挖掘和开展。

第一,情感之美。在充分理解和感受歌曲情感、内涵基础上,有效结合歌曲的主要旋律特点,对歌曲的力度、声音和速度进行处理,从而表现出歌曲的情感之美。在此过程中,老师可通过配乐朗诵、旋律聆听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情感之美。

第二,声音之美。这主要是指发声、节奏以及吐字和音准方面的内容,音乐歌曲演唱过程中的声音之美,应当具有松弛、自然和圆润等特点,并且随着歌唱者的情感变化强、弱起伏。美的吐字应当是自然、清晰的,而且节奏要稳、声音要准,这是歌唱声音之美的重要要求,同时也是最基础的。审美教育过程中,要做到声音之美,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发声训练,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轻声演唱,以免出现喊唱现象。每次歌唱前必须要作一定的发声练习,哪怕仅仅是复习歌曲,要做到清晰自然的吐字,要做到歌唱节奏稳、声音准确,则要通过平时多进行节奏、音准的训练以及通过充分聆听歌曲来解决。

5.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过程中,音乐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让更多的学生在音乐的殿堂里自由翱翔,感悟美由心生的本质和内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友军.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歌唱教学[J].音乐天地,2010(01)

[3]潘向红.初中歌唱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02).

猜你喜欢

歌唱教学审美教育初中音乐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歌唱教学三部曲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