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作业设计

2015-01-13余兴玲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问题策略

余兴玲

摘要: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语文作业设计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作业设计的随意性大,知识结构不合理,呆板单调。语文作业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几点:难易层次合理;精心挑选;充分考虑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形式多样;富有趣味性和开放性;贴近生活。

关键词:作业设计;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4-0153-01

1.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

1.1盲目随意性。教师没有很好的钻研教材,没有调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了作业而作业,毫无目的地布置作业,甚至随便照搬参考资料或上网不加选择的打印现成的试卷,有的连题型都不变,几年前老掉牙的题目还在用。根本没有认真的思考学生的现状,也没有考虑作业设计的目的。造成学生作业过重,过滥,水份多。各种辅导书、复习资料鱼龙混杂,纷至沓来,让人应接不暇,学生被搞得晕头转向,目标不明确,重点抓不住,难点没解决;且对每个学生来说难度不一,所以课后作业所用时间较多,而收效甚微。有的来不及完成和消化,有的难度偏高,学生慢慢失去了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加重了学生的身心负担,影响了教学效率。

1.2片面统一性。(1)老师在设计作业方面,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水平、智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差异,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让学生"平等"地完成老师每天所布置的作业。这样,学习好的学生感觉"吃不饱",水平一般的学生难以提高,学习困难的学生"吃不了"。(2)作业形式单一。作业本来是一种操作方式,不必限于书面作业,也可以是一项活动或一件制品。广义地说,在教学中教师随处引导学生设置问题,迫使学生为寻求答案而时时处于积极的思考之中,这也是无形的"作业"。但传统作业几乎都局限于书面答题,没有其他形式。

1.3批改单一性。作业评价单调,作业评语刻板教条化。从作业本检查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的作业评价,只是一些简单的等次,诸如"优"、"良"、"中""差"之类。有些作业虽然写了评语,但多数评语没有感染力,缺乏人情味。学生对这样的作业评价司空见惯,久而久之,也就麻木不仁了。作业评价严重地忽视了对学生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很难想象在学生毫无反省意识的基础上,学生能够独立面对社会,形成社会责任感!

2.语文作业设计途径

2.1注重以人为本 。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班级学生的语文基础基本上可分为好、中、差三档。在实践中,我把作业分为基础A、阅读B、写作C三种类型。A类作业主要是基础知识的积累,如抄抄词语、练练字,加上此类学生大多不够自觉,一般强制性地要求他们做在本子上交老师批阅,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B类作业主要完成课外阅读及摘抄任务,一周须阅读并摘抄3次以上,同时写下简单的评析文字,以读促写。C类作业则以写促读,规定每周至少练笔3次以上,长短不限,养成善于思考,质疑思辨的习惯。比如,教完古文《游褒禅山记》,我就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作业:一种是让基础较为薄弱,或迁移拓展能力薄弱的同学,做A类作业,先熟读文章,然后抄一句原文抄一句翻译;第二种基础比较扎实做了B类作业,布置他们收集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点,进行归类整理,或者做一些课外文段的迁移训练,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三种基础很扎实学习能力很强的学生,就布置C类作业,让他们写读后感,更深层次地读懂原文,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让学生在作业中表达内心感受。学生都有一本随笔本子,并且都起了充满个性的名字,我给学生布置随笔作业,重在让学生释放心情,释放语言表达的能力。字数多少不限定,可以写自己的学习生活、成长经历、身边的人和事,可以写亲情、友情、社会真情,可以折射社会问题等。而且,如果不想让别人看,我还允许学生用透明胶贴起来。因为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学生有话可说,就不会害怕写作了。每写完一篇要先自评,找其他学生评,然后再让老师指导。他人的评价,可使学生可以更全面的认识自己,逐步完善自己。

2.2注重大语文视野。 特级教师张孝纯曾提出"大语文教育"的主张,强调语文教育应把视线扩展到校外,这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念一脉相承。生活就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当地自然环境、风俗民情、传统文化、校园文化、节日文化都可成为有益的学习资源。"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语文作业的外延也等同于生活的外延。例如我让学生都备有一本摘抄本,摘抄内容包罗万象,就相当于学生自己编的一本书,有名人名句、术语名词、民间俚语、上佳广告语、古今诗词、历史掌故、精短文章、文学流派、精美流行歌词等。特别强调要注意搜集鲜活、新颖、很有时代意义的时评文章,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上的最新事件、热点问题等,基本每个星期,我都会选几篇精彩的时评推荐给学生,如《拿什么来拯救食品安全?》《陈光标是暴力慈善吗?》《药家鑫事件背后的思考》等等,学生可以摘抄或剪贴,每篇附上3、4个适合的话题词,让生活积累与写作紧密结合,以此解决其论据缺乏的苦恼。

2.3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明白,课堂上教师多关注后进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所以一直以来在我的课堂上,无论有领导听课,还是做公开课,我都会关注班级的后进生,从他们的身上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巩固,我不会像有些教师把每天学过的生字,每字写一行,甚至更多。如优等生可以把每字写两遍,组三个词语,再在三个词语中任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词写一句话。后进生每字写五遍,组一个词语。中等生把每字写四遍组两个词语,能用哪个词语写一句话就用哪个词语造句,如果都不能,也可以不写。我在教学《池上》这首古诗时,是这样设计作业的。优等生不但要会背诵古诗还要会默写,还能根据古诗内容配一幅画,并写出诗意。中等生要会背会默写,能说出诗意。后进生只要求会背古诗,会默写即可。这样就可使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跳一跳,够得着",后进生"低起点,小坡度"消化得了,让不同的学生学会不同的知识,人人都能得到发展。

2.4加强指导性、启发性——让学生学习得法 。

学生因为受自身学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限,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会有一定的局限,因此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

例如,《石壕吏》的作业可以这样设计:根据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发挥想象,将整首诗改写成叙事散文。

提供背景:一次我赴任途中,目睹了一个悲惨的故事。傍晚,残阳如血,苍茫的暮色中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几棵焦枯的老树上几只乌鸦在惊恐地叫着。经过长途跋涉,疲惫不堪的我来到了一个叫石壕的村子,在一个贫苦的农家住下……

在上述的案例中,教师在作业设计上,教师有意识地运用作品的空白,诱导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学生创造想象,从而引导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面对面地和作者、与文本对话,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和感悟。同时又对学生如何进行想象做了指导和一定的限制:所提供的材料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和背景,可以促使学生在发挥想象的同时,关注诗人所处的时代特征和人物当时的处境;通过示范,也让学生明白对诗歌的想象并不是简单地翻译诗歌,还可以补充添加一些环境、人物等的描写,把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融入其中。这样的作业设计既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又为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提供了方法指导。

总之,语文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我们不能满足和停留于传统的作业布置,而应顺应教学改革的潮流,融入新的理念,尝试新的类型,为生机盎然的语文新课程改革再添一片新绿。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问题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