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习作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效果

2015-01-13王萍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应用效果小学语文

王萍

摘要:由于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习作教学部分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然而,目前我国小学语文的习作教学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还存在很多的缺陷。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4-0118-01

新课改下,学校与教师加强了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重视。习作,就是通过语言文字进行创造性的表述,从而表达自我,实现交流。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启蒙阶段,教师应从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习作能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善于运用语言文字记录生活,为学生今后的语文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语文的习作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有话可写,易于动笔,善于表达。

1.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习作教学方式单一。教师在以往对学生的语文习作教学中已经形成了自己固定的教学方式,一味地沿用却未能进行创新,导致教学方式陈旧,教学形式单一。从习作要求、素材选择,到最后的讲评工作,都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在习作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完全不能引起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导致学生不能用心投入写作,对习作学习没有兴趣,产生排斥。

1.2习作缺乏素材。新课标要求学生的习作内容具有真实情感,然而大多数小学生还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仔细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导致习作过程中经常抱怨无话可写,作文思想空洞、与事实不符、空话连篇。有时候学生对某件事情感触极深,却不能形象地将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正是因为缺乏习作素材,学生只能用文字进行简单堆砌,拼凑而成,导致作文水平止步不前。

1.3习作讲评没有新意。每个教师会按照自己的评判标准对学生的作文内容进行相应的评论,这使得学生的写作习惯按照老师的标准发展,形成固定的写作模式,最终完成的作品也就没有新意,千篇一律。由此可见,教师的习作讲评对学生的习作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单一、固定的讲评方式会阻碍学生的习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应用

2.1习作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师应改变的教学观念,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例如体验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让学生在欢乐的教学氛围中学习,激发对语文习作的兴趣。比如要求学生以《可爱的小动物》作为标题进行习作练习。若是单给出一个标题与习作要求,便要求学生展开描写,会使整个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学生写作也只是应付作业,长期以往,学生的习作水平很难提高。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叙述将学生引入教学活动,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例如"同学们喜欢可爱的小动物吗?听说最近动物王国在举办'动物明星'的竞选活动,小动物们都踊跃报名参加了,场面壮观又热闹。到底是有哪些选手来参加呢?同学们来猜一猜。第一位选手:耳朵长,尾巴短,爱吃萝卜和青菜。第二位选手:粽子脸,梅花脚,前面喊叫,后面舞刀。第三位选手:个儿高又大,脖子似吊塔,和气又善良,从来不打架。同学们能不能快速猜出这三位选手分别是谁呢?"这时,同学们大都争先恐后地说出了正确答案。其实,同学们在这过程中便是抓住动物的特点来猜的,教师应在这时候抓住教学时机,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有哪些特点,在习作过程中抓住小动物的特点展开描写,还能适当加入自己的情感,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写出生动的文章。通过创设作文情境,并加以猜谜语形式的互动活动,让学生在欢乐的活动中投入学习,激发对写作的兴趣,帮助同学找准习作的出发点,积累写作方法。

2.2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习作素材是文章的基础,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日常观察能力,并鼓励学生进行相应的思考与总结,以丰富的生活经历与生活经验为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使文章具有真实的情感。小学生接触外界环境的机会比较少,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阅读或者背诵的方式积累素材。所谓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通过阅读的方式丰富见识、开阔眼界。还可以在平时的语文作业中安排摘抄任务,学习他人的优美语句,并引导学生定期将平时积累的素材进行整体归纳,让分散、零碎的素材变得集中而系统,在这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顽强的学习毅力,相信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习作能力。同时,教师还能通过拓宽素材的来源渠道来帮助学生积累素材,例如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多媒体影像,让学生能够从其他途径接触新鲜事物,获得新的素材,开拓思路。在学习《黄山奇松》一文时,有很多描写优美景物的句子,教师应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黄山之美,让学生身临其境,由视觉上的美延伸到文字上的美,由对桂林山水的喜爱延伸到对文章内容的喜爱,从而对文章产生深刻印象。

2.3创新习作讲评的内容与形式。教师应重视对学生作文的讲评,突破传统的讲评标准,从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两个方面进行创新,对学生的作文做出具体、全面的评价。在评价内容方面,教师应对文章的优点部分与缺点部分分别进行评价,使其保持优点,改进缺陷,全面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在评价方式方面,教师可以先让同桌互相交换,并为对方的文章做出自己的评价,这一环节同时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对方文章中的优秀语句、写作手法等,之后,由教师进行总体讲评。教师可以将学生中优秀的习作范文读给学生听,让学生分析文章中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地方。对于学生习作中的不足之处,教师应进行针对性的讲评,分析错误的原因与改正方法,使其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在以后的习作中避免错误,写得更完美。从整体看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与写作的乐趣,激励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

3.结束语

新课改下习作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应该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下,突破原有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不断完善习作教学的教学方式和讲评方式。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积累写作素材,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提高作文的内涵。同时,加强师生间的沟通,能够及时了解学生习作过程中的转变,对其进行正确引导,提高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欧阳立艳.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研究及策略分析[J].作文教学与研究,2013(54).

[2]韩自光.小学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4(10).

[3]高冬霞.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思考[J].基础教育,2013(5).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应用效果小学语文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