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探究性教学分析
2015-01-13袁琦
袁琦
摘要:生物教学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及社会发展。高中生物"生活化"的教学是在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前提,"生活化"将生活与生物教学密切联系在一体,从生活导入、运用和延伸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调动他们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他们的多元化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2-0239-01
探究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因而,教育就以把人培养成社会生活的主体作为了终极目标,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与能力的获得过程,也不是一个纯粹的科学知识技术的传递与习得的认知过程。而是一个通过文化活动将社会成员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所以,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只有把人置于他的生活世界之中,面对生活世界去体验、反省、批判、创造,人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体现,人才能找到存在的价值,才能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那么,作为高中生物课程又该如何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实现学生书本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呢?即高中生物课程如何生活化呢?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结合笔者几年的教学工作以及学生的教学反馈,学生反映最多的就是希望教师能在课堂上多联系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因此,教师如果能创设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展示给学生,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引入到课堂上,将学生生活与生物学习之间联系起来,必然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不知不觉地进入生物学习的世界。例如,在进行"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教学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景:吃比较咸的食物如咸菜或带盐味的瓜子等的时候,你的口腔和唇的黏膜为什么会感觉干涩?在做凉拌黄瓜的时候,只是加入糖、盐等调味品,并没有加入水,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为什么碗里会出现很多水?为什么把萎蔫的青菜放入水中后会变硬挺?通过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产生一探究竟的心理,从而激发出学生探究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的兴趣和主动性。
2.利用生活素材,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本质
生物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在学习了生物知识后可以解释一些生物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这也正是学生认识世界、树立正确世界观的很好的载体。比如,糖尿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的限制,受限制的并不仅仅是甜味食品,连米饭和馒头等主食都需定量摄取,这是为什么呢?运用生物学的知识来回答类似的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核心概念"糖类"的理解,这可以在《细胞中的糖类》教学中应用。而在学习《通过激素的调节》时,教师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糖尿病人细胞中缺糖吗?糖尿病人吃得多是因为缺糖吗?这些问题结合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可以使学生对糖尿病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利用生活素材的时候,教师要注意生活现象问题化,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很多生活现象中都包含着生物知识,只是学生在没有学习相关生物知识的时候不知道而已,这就要求教师把这些现象问题化,从而引导学生探究其中蕴含的生物知识。比如,剁白菜馅的时候为什么在放盐后会有很多水出来?为什么发面的时候会越发越软?为什么树叶埋在地下会烂掉?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让学生应用已经学到的知识进行解释,它们既是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好材料,也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好材料。
3.学以致用,让理论回归生活
长期以来,教学大都侧重于学生解题能力的训练,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合理地应用于生活实践,那么教学明显是失败的。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应该回归生活,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距离,让学生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在讲完"细胞呼吸"之后,教师可以请学生思考一些生活中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问题:制作创可贴的材料为什么要尽可能透气?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为什么要及时松土?为什么要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而人在剧烈运动后为何经常会出现肌肉酸胀乏力?学生对这些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很感兴趣,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作业布置生活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那么学生的作业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学习生物学就是要应用到将来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去,因此作业不应是为了做题而做题,为了知识点为了考试而做题,而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作业应该由传统教学中的"统一"、"专制"走向"自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同合作",由"题海"走向"求精""求活",应该具有个性化、活动化、生活化。因为生活世界是生动的,作业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意识到他们正在学习的生物学知识的价值,从而体验到学习生物学的乐趣与价值,增强学习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信心与动力。例如学生在学习三大营养代谢之后,就可以布置学生把自己经常食用的食物进行归类,让学生收集有关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为他们自己或家人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如果家里有肥胖者,在平时的饮食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如果家里有糖尿病的病人,他的饮食要注意哪些,家里有脂肪肝的人,其饮食又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等等。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给学生带来荣誉感和学习生物学的价值感,从而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学习生物学。
当然,对于生物教学的生活化,教师要注意把握尺度和标准,切忌为"生活化"而"生活化"。
参考文献:
[1] 刘金红. 如何把现实生活融入生物教学[J]. 学周刊. 2014(09)
[2] 张敏. 与生活"联姻"让学生更加快乐地学习生物[J]. 文理导航(中旬). 2014(03)
[3] 周琴.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 新课程学习(中). 2013(08)
[4] 孙江华. 让生物走进生活 让学生情趣飞扬[J]. 成功(教育). 2012(16)
[5] 戴丰珍,董新姣.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学的生活化[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