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

2015-01-13黄菊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猴子长方形正方形

黄菊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2-0209-01

人类的数学学习活动,从最初的结绳记数等自然经验的积累,演变成以班级授课形式为主的学校数学教育,已有数千年历史。教学过程既是一个可控制的信息流通过程,又是完成数学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在从事了多年的低年级数学教学后,有几点感悟与大家一起分享。

1.让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数学的产生和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生活处处皆数学。生活经验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生活中的数学引进课堂"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发挥出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创造性。这样不仅能能使学生明确数学源于生活的本质,更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分类》教学,《分类》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内容,对同种物品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对不同的物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师:小朋友,你们去过超市吗?今天,我们一起到大森林里的超市去逛逛!出示课件。森林里,动物们纷纷到大象伯伯超市购物,各种商品杂乱地放在柜台上,大象伯伯东找找西找找,忙得满头大汗。

师: 看到这儿,你们有什么话要对大象伯伯说啊?

生: 大象伯伯,你的货物摆得太乱了,如果你把相同的东西摆在一起,就不会那么忙了。

师: 你们说得真好,大象伯伯一定会感谢你们的。(懂得要用数学来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怎么帮助大象伯伯来整理超市的东西啊?

生依次说说。

师:很好,象这样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类。你们能用今天学到的分类知识回家整理一下自己的小房间吗?(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带到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的数学问题。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让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切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我们倡导"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让数学从抽象的形式中解放出来,走向生活,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特别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2.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以其特有的优势走进了课堂,成为广大教师的有力助手。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合理地使用媒体,这本无非议。但一味使用媒体,媒体已有"助手"变成"主教"。非数学的内容,精美的画面,Flash动画的演示,干扰了学生的思考与研究。其次,课件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使他们对数字的认识缺少了直接的感知和体验,影响了概念的形成。有句话说:"听来的忘的快,看到的记的住,动手做更能学的好。"低年级的教学,动手操作活动是多种感官协调参与的学习活动,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着,有是智慧的创造者。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之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之变成创造的聪明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操作启动思维,思维服务于操作。动手操作的过程是手和脑配合并用的过程,是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动动手更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1、拿出每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师生共同操作。

(1)引导学生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对折,边要对齐,看上下两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上下两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左右对折,方法同上。然后把正方形纸的两个斜对着的角对齐,折后观察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继续对折一次,观察折出的几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2)用长方形纸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要求学生先思考:怎样折长方形的纸,就能使分成的两部分完全合在一起?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以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再翻开课本进行核对。

(3)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一边与正方形边长相等)先将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让学生观察:两个图形的边有什么关系?空间观念的形成,只靠观察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活动,让他们自己去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分析器官共同活动,空间观念便易于形成和巩固。

观察是小学生获得初步空间观念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的观察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一味的靠看课件演示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如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通过实验检验,这样把长方形、正方形做了很好的观察,进行了恰如其分的区别。几何图形的认识是靠他们自己动手操作、认真观察逐步获得。

3.充实创新教材,挖掘教材潜在的内容

数学具有逻辑的严谨性,在教材中它总以完善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许多题目都是经过数学处理的,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因此,我们要善于处理教材,在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可以根据学生的认识实际灵活使用教让课堂教学生活化,使整个学习过程更活泼、主动,更具有个性化,并能充满生活的气息。深化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如第二册P18的小猴子图:让学生认真观察: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够根据这幅图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如何列式?还有不同的列式吗?请与你同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树上有8只猴子,树下有9只,一共有多少只猴子?树下比树上多几只?树上比树下少几只?

生:有黄猴子8只,黑猴子9只,一共有多少只猴子?黄猴子比黑猴子少几只?黑猴子比黄猴子多几只?

上面是一般同学提的问题,有的学生还能提出树上有3只黑猴子,树下有6只黑猴子,一共有几只黑猴子?……一题多编,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编,能让学生加深理解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加深理解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使得学生善于分析联想,开阔思路,对问题很流畅地作出反应,进而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智能的发展,这是培养和发展学同时,让学生明白不是看见1,2,3等数字才是数学,生活中很多问题是需要数学知识来解决的。学生的生活是五彩斑斓的,充分利用起来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源泉。让数学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4.真诚的评价能激活学生思维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把握评价的时机,充分利用评价语言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可以激活学生思维。。低年级的小朋友要多予表样和鼓励,给他们真诚的评价。让他们积极开动脑筋。珍惜学生在心灵深处对成功的渴望,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收获自尊,收获自信心,同时要引导学生从失败中感悟,反思,减少失败后的灰心,增强继续努力,争取成功的信心。

猜你喜欢

猴子长方形正方形
我爱长方形
剪正方形
剪拼正方形
分类数 不出错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男猴子和女猴子
淘气的猴子
巧替换 妙解答
猴子出海